一、前言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我國高職院校思想品德教育也面臨著一系列新的挑戰。當前,各大高職院校為提高思想品德課的教學效果,在重視對課堂理論教學環節探索的同時,也越來越把做好實踐教學環節置于突出位置。互動式教學是高校思想品德課教學改革的主要方向和重要突破點。然而,不少思想品德教師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對如何實施課堂教學活動的認識存在偏差,未能擺脫教學困境,影響了教學效果。鑒于此,筆者初步探索了構建高職院校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互動模式的有效途徑,以期對學界相關研究者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二、高職院校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互動存在的問題
在高職院校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課堂教學互動存在著諸多問題,這些問題主要是由于課堂教學的觀念陳舊、教師自身素質有待提高、新型師生關系尚未形成和學方法和手段的落后,其具體內容如下:
1.教師課堂教學觀念陳舊。目前在高職思想品德教師中普遍存在的陳舊落后的教學理念,對“教學互動”模式缺乏完整的認識,教師的教學觀念嚴重落后,已經遠遠不能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思想品德教師受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突出表現在教學中以教師傳授、灌輸知識為主,以大綱和教材規定的目標為教學目標,重在理論知識的掌握,強調知識的嚴密性、系統性、完整性和邏輯性,缺乏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不能體現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面向全體學生的教學原則,與素質教育的要求不相適應。
2.教師自身素質有待提高。長期以來,一些高職院校的思想品德教師的素質和能力不能滿足“教學互動”模式的要求。教師綜合素質的欠缺是制約教育水平提高的瓶頸,在實際教學中,許多教師的素質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要求,處理教材、組織課堂教學能力較差,課程設置也明顯滯后于社會發展的需要。面對思想品德教學中出現的新問題,沒有把自己視為教育科學的研究者,只擔當了知識的傳遞者的角色,缺乏對新材料、新問題、新觀點的分析和判斷能力,致使教師的教學質量低、教學質量效果差。影響了教學互動行為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3.新型師生關系尚未形成。在現實教學實踐活動中,舊的師生倫理關系被打破,新型的師生倫理關系又因教師的認識守舊等因素干擾尚未形成,致使師生關系在多重矛盾中復雜而又緊張。傳統的師生關系是尊師重教,多以教師問學生答的問答形式教學,基本是教師講、學生聽,就事論事,缺乏交流和互動。教師不能充分顧及學生的心理特征和個性特點,忽視了學生的獨立性,忽略了大部分學生的全面發展,造成師生關系的疏遠化,并且嚴重影響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違背了推進素質教育的宗旨。
4.教學方法和手段的落后。在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今天,現行的教學模式對促進學生個性發展還存在著一定的差距,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手段仍然局限在黑板、粉筆、教科書、練習冊等狹小的范圍內,教學方法缺乏創意。教師在教學上更多地沿襲了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滿堂灌式教學方法,這種教學方法比較枯燥、乏味,偏重對學生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學生能力的培養。教學方法和手段的落后,使學生缺少參與意識,學生對思想品德學習的興趣和主觀能動性也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嚴重制約了思想品德教學互動的實施。
二、構建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互動模式的有效途徑
教學互動是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之一,下文立足高職院校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現狀,針對當前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構建教學互動模式的有效途徑進行了積極探索,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改變課堂教學的觀念。高職院校的思想品德教師應牢固樹立學生主體意識,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在學習思想品德課程中的主動性。在實際教學中,應根據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以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性。思想品德教師要突出教師的主導作用,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以滿足所有學生求知需求為出發點,制定教學目標,培養學生主體意識和主動發展精神。教學要求應處于各層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域,多引導和培養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互動,讓學生在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互動中學會學習。
2.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隨著教育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教師的能力直接影響教學效果、教學質量。構建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互動模式,對廣大思想品德教師的能力和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力提高思想品德教師的自身素質已成為當務之急。當前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中,思想品德教師在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的基礎上,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質,提高知識應用能力。只有通過擴大知識面以及教學水平與教學能力,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素質和能力,才能在長期的實踐中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進而實現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有效互動。
3.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教學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是師生雙方相互交流、相互溝通、相互啟發、相互補充的過程。新型的良好師生情感關系應該是建立在師生個性全面交往基礎上的情感關系。實施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互動,要求師生之間的關系是平等、民主、和諧、互動的師生關系。每個學生都有特定的權利和尊嚴,教師必須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尊重每個學生做人的尊嚴和價值,真情對待學生,關心愛護學生,積極開展一系列的互動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情感體驗,改進教學活動,才能準確地把握每個學生特點,有針對性地點撥、指導。
4.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化。要提高教學質量,構建思想品德教學互動模式,必須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在高職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上,教師應結合課程教學內容,貼近學生的培養目標,采取師生互動的“體驗式”、“互講式”、“問題式”、“案例式”、“專題討論式”等教學方法來進行課堂教學。另外,還應在熟練掌握現代教育技術的基礎上,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多樣化、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將傳統教學方式與現代電化教學方式的有機結合起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積極性,實現傳統教學方式與現代電化教學的優勢互補,加強課堂上的教學互動。
三、結語
總之,師生之間的和諧互動是新型課堂教學模式的主要特征。在高職院校的思想品德課堂教學過程中,注重從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雙向互動中提高教育教學的效果,改善與學生的對話及交流方式,激發多維互動作用,是貫徹科學的發展觀,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思想的根本體現。只有廣大思想品德教師在教學中不斷探索,通過主動思考、積極探索、合作交流,使學生在知識與技能方面協調發展,才能提高思想品德課堂的活力,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
參考文獻:
\\[1\\]徐亞超.提高高職學生課堂學習效率的實踐探索\\[J\\].遼寧高職學報,2010,(04).
\\[2\\]劉麗君,劉傳平,任世存,王鋒.論互動式教學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應用\\[J\\].今日南國,2008,(06).
\\[3\\]趙國龍,朱明賢.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互動式教學的“互動”范疇\\[J\\].教育探索,2008,(04).
\\[4\\]武學成,張鴻蔚.高職商科院校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討\\[J\\].遼寧高職學報,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