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課是高等學校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不僅使學生能夠將理論知識學以致用,而且極大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在心理測驗實驗教學過程中,我們通過增設設計性實驗的比例,提供學生校內實踐平臺,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設計性實驗做中學實踐21世紀中國社會需要的是能解決社會實踐問題、不斷推動社會前進,既具有較高理論知識水平,又具有較強社會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獨立性的復合型人才。教育傳輸知識是基礎,而應用知識是目標;大學教育,讓學生掌握理論知識很重要,但對學生利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更重要。理論聯系實際的教育理念一直為教育者所稱頌,但目前主要以課堂上舉例論證、學校組織校外參觀作為主要形式。要想真正做到“教學做合一”“從做中學”需要教師充分調動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其切身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實踐。實驗課是高等學校開展教學實踐的重要途徑之一,不僅能夠為學生提供校內的社會實踐平臺,拓展實踐活動渠道,而且能夠極大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增強對于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本文試圖以心理測量實驗課程為例來探討實驗課中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一、心理測量實驗課程現狀及局限性心理測量課程是以現代心理學和統計學等為基礎,運用各種測驗方法和手段,對個人的行為、能力、及人格特質進行測量和評價。心理測量已成為心理和教育科研活動的重要輔助手段,并在人才選拔、就業指導、臨床診斷、智力鑒別等方面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心理測驗的使用對心理學應用于實踐、使心理學走向“硬”科學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見,心理測量作為心理學的一門研究方法或技術類基礎學科,對測量知識的實踐應用是其核心價值所在。但目前的心理測量實驗課程設置主要以驗證性實驗為主,課程目標主要是熟悉智力測驗、人格測驗、心理健康狀況調查量表等成熟測驗的一般操作流程。在傳統的實驗教學模式下,學生根據心理測驗指導手冊描述的詳細流程,按部就班地進行測驗的實施、計分、分數轉換和撰寫結果報告。在這種模式下學生幾乎完全處于被動的模仿狀態,雖然能夠熟悉各種成熟測驗的使用方法,但卻很難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而且僅學習成熟測驗的使用,無法讓學生體驗到問卷編制的實際過程,不利于學生掌握和鞏固心理測量理論中關于問卷編制的知識,諸如如何根據研究目的有針對性地編制問卷、如何收集數據進行問卷有效性分析等。此外,隨著心理測驗軟件的開發和市場化,成熟的心理測驗已完全可以通過計算機程序在線完成并即時給予結果反饋。科技的發展和信息技術的推廣,同時也為心理學專業人員應用心理測量原理編制問卷,進行更為廣泛的社會調查和研究活動提供新的機遇和挑戰。例如,組織內如何有針對性的對管理者及員工進行績效考核、及時了解大學生群體的擇業觀從而有針對性的給予就業指導,等等,在對社會熱點問題的客觀科學的調研基礎上、制定相應對策是心理測量在現實生活中的價值體現,也是心理學專業的學生需要培養和具備的專業技能。因此通過心理測量實驗培養學生對于心理測量知識的實際應用能力為提供學生面向社會,服務社會的專業技能提供平臺。二、心理測量實驗課程的結構調整針對上述不足,我們對心理測量實驗教學內容進行了相應調整,減少驗證性實驗,增加設計性實驗內容,提供學生編制問卷進行社會實踐調研的機會。1.保留部分驗證性實驗內容我們保留了一些基礎性、操作技能性強的心理測驗(如瑞文智力測驗、明尼蘇達人格問卷等),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心理測驗施測技能和操作流程,訓練學生嚴格按照標準化操作流程進行測試,培養學生客觀、科學的實驗和研究素養。2.增加設計性實驗內容這類實驗以提高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目的。設計性實驗安排在心理測量理論課程之后進行,鼓勵學生觀察現實生活中的各種現象、尋找和發現問題并設計針對性強的問卷,進行調查和研究。設計性實驗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并可以培養學生應用心理學基礎知識和心理測量學的基本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三、心理測量設計性實驗課程安排1.學生自主選題、初步進行可行性分析實驗前4周,布置調研選題任務,以組為單位(5~6人左右),以社會熱點話題(如信任危機)、青少年的不良行為(如網絡成癮)、與大學生成長密切相關的素質狀況(如心理資本、樂觀性、堅韌性)等學生自己所關心和感興趣的話題作為切入點,初步選定問卷調研主題。并進一步針對選定主題,查找相關研究資料、進行文獻綜述和分析,初步完成問卷編制及調研可行性分析報告。通過學生自主選題,不僅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培養學生對周圍環境及各類社會現象的敏銳觀察力及洞察力,訓練學生的專業敏感性。2.制定心理測驗的編制方案學生根據心理測量理論課程中對測驗編制的基本原則和步驟制定測驗編制流程,并在實驗課上由每組學生匯報編制方案,由教師和學生共同討論,并修改確定最終方案。3.心理測驗編制過程根據特定的調研主題,選擇恰當的測驗編制方法。(1)綜合使用訪談、開放式問卷等方式廣泛搜集相關測驗題目,擬定初步問卷。(2)進行問卷預試,試測過程中需要學習如何獲取受試者的信任與合作,排除和控制無關因素對于測驗真實性的影響。(3)分析問卷中各個測驗題目的有效性,加深對于項目鑒別力和區分度的理解。(4)將有效題目合成最終測驗問卷,進行正式測試,收集數據。(5)搜集測驗的信效度資料,加深對于測驗信效度的種類、計算方法、適用范圍的理解。(6)撰寫心理測驗指導手冊,訓練學生嚴謹科學的專業素質。由于問卷編制建立在學生自主選擇的前提下,因此學生在編制和實施過程中能夠保持高度的主觀能動性,促使學生及時復習和鞏固理論知識,學以致用,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充分了解自己所學專業的價值,進一步穩定和鞏固專業思想。4.撰寫實驗報告撰寫實驗報告,一方面,培訓訓練學生以書面的形式總結研究經驗和報告科學成果;另一方面,對于設計性實驗我們著重要求學生對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討論,撰寫問卷編制的心得體驗。我們通過增設心理測量實驗課程中的設計性實驗比例,創建校內社會實踐平臺,使學生加深對專業理論知識的理解,增強對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建構合理的知識結構,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完善,為學生融入社會搭建橋梁。此外,也可提升學校的整體育人質量,為社會發展輸送最適合的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吳國英.高校人文社科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建構研究——基于營銷理念[D].天津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0.
[2]姚建光.參與式教學:理論建構與實證樣本[J].中國教育學刊,2011,(1):54-56.
[3]鄧巖浩.改進教學內容和模式培養學生獨立工作的能力[J].實驗教學與儀器,2007,(1):14-15.本文系浙江理工大學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實驗教學改革項目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