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競賽構建了一個“實戰”的情景,給了學生一個學以致用、展示個人才華的機會。通過組織學生參加各類競賽,可以促使高校轉變人才培養觀念,加快教師專業發展,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大學生競賽計算機應用型人才人才培養當前,面向大學生的科技競賽與技能競賽種類繁多,競賽規模越來越大,競賽內容也越來越豐富多彩,受到了高校師生的廣泛喜愛。在江西省與計算機專業相關的大學生競賽有:信息技術應用水平大賽(ITAT)、大學生科技創新與職業技能競賽(2011年之前稱之為“大學生電子電腦科技活動”)、大學生創意文化藝術節的各類競賽等。這些競賽的宗旨是通過開展競賽活動,增強大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引導高校在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協作精神和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加強動手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的訓練;提高學生針對實際問題進行設計開發的能力等。隨著各類競賽的影響越來越大,與之相關的教育研究活動也逐漸增多,針對“以賽促建”“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創”的專業論壇、課題、論文等研究活動和成果也受到了大家的關注。筆者多次參加了各類競賽活動,所指導的學生在競賽中獲得了不錯的成績。在長久而深刻的反思總結后,筆者認為大學生競賽在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促使高校轉變人才培養觀念隨著計算機相關競賽的組織規模不斷擴大、競賽內容日趨多樣化、影響力越來越大等原因,越來越多的高校開始積極組織師生參與各類競賽。此舉既能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形成良好的教學氛圍,又能提高學校辦學水平和社會知名度。但真正使各高校對相關競賽趨之若鶩,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各類競賽中所傳達出的一些教育政策、專業發展傾向和人才培養目標變化等這類對高校發展至關重要的隱形信息,尤其是國家級和省部級的專業競賽,其內容和特點往往代表著國家對高校人才培養的要求。這類信息通常蘊含在競賽文件中,如競賽內容安排、評價指標體系等,如我們一直在提的創新能力、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團隊協作精神等,這些重要的應用型人才評價指標正是因為各類競賽而深入人心。國家級和省部級競賽的組委會,通常是由計算機專業的學科帶頭人和IT業的領軍人物組成,他們處在計算機專業最尖端、最前沿的陣地上,其共同討論而制定的各項參賽文件自然也就代表著專業的發展趨勢、行業的前進方向和人才的培養目標。我們一直十分重視各級相關競賽,院領導接到競賽的通知文件后都會組織各教研室主任和骨干教師開會討論,深入理解競賽文件中所傳遞出的導向性信息,準確把握專業發展趨勢與行業需求變化,及時跟進相關專業與課程的設置安排,不斷修訂人才培養方案,完善培養模式,改進教學管理,與時俱進,大力提高專業建設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如我們將《網頁設計與制作》課程由原來的大二第一學期改為大一第二學期,將《Flash動漫設計》課程由由原來的大三第一學期改為大二第二學期,同時在大三第一學期增開《創新實驗課程》;在2011年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將競賽培訓列入實踐課程體系等。二、促進教師隊伍的建設,加快教師專業發展步伐優秀的師資隊伍是所有高校都渴望擁有的,如何讓年青教師迅速成長起來?競賽活動是個很好的載體。我院一直致力于教師隊伍建設,通過不斷探索,總結出在教師培養方面較為有效的一種方法是:依托各類競賽建立相應的教學團隊。通過科學的標準遴選核心教師作為團隊帶頭人,合理配置在教學技能、教學經驗和教研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梯度差別的團隊成員,通過共同協作,指導學生參賽,參與團隊教學和交流,讓年青教師快速成長。團隊成員在教學建設工作中更好地發揮各自的特長和優勢,并在教學及教學改革工作中優勢互補,緊密協作,推動教學建設工作的開展。而就教師個人而言,在對競賽進行長期關注的同時,通過組織和指導學生參加各類競賽,可以有效促進“教、學、研”的統一。由于各項競賽內容往往透露了專業發展趨勢、行業走向及人才需求,這就使得教師在指導過程中能及時發現課堂教學的一些不足,如教學內容上的缺失或是教學方法上的誤區等。通過對這些不足的分析與調整,教師在相關知識點的安排上將更加合理,教學重難點分析及教學方法選擇也必將有相應的調整,從而使得整個課程設計更加科學有效,課堂教學質量自然也就得到了提高。同時,競賽對于教師也是一次寶貴的學習與交流的機會,計算機專業競賽通常都會有相應的門戶網站、各類交流平臺及相關的會議,教師可以通過它們和許多的學者、企業家、同行等進行交流探討,吸收各種新知識新觀點。另外,在指導學生時經常要面對學生提出的各類新問題,這就迫使教師必須不斷加強專業知識學習,努力提高專業水平和教學技能以適應教學需求。另外,我院領導一直鼓勵教師依托競賽開展各項教學改革研究,截止目前已成功申報并結題了兩個省級教改課題,發表的相關論文十余篇。三、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多年的參賽經驗告訴我們,組織大學生參加競賽最大的作用在于極大地提高了人才培養的質量。在整個的競賽過程中,受益最大的既不是學校,也不是教師,而是每一位參賽的學生。一方面,競賽構建了一個“實戰”的情景,給了學生一個學以致用、展示個人才華的機會。許多學生表示,在參加競賽之前,對所學知識往往局限在抽象的認識上,通過競賽這樣一種極為具體的形式,尤其是在獨自或合作解決問題并完成相關作品之后,他們對所學的課堂知識有了全新的認識,對它們的理解和掌握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而將課堂所學運用在實際問題解決上所取得的成就感與贏得競賽成功的喜悅,更是極大地增強了學生的學習信心和學習興趣,對后續的學習有很好的推動作用。另一方面,學生的綜合素質在競賽過程中得到了較為全面的提高。在我們組織的賽后問卷調查中,所有參賽的學生都表示,和競賽之前相比,他們感覺自己的分析能力、動手能力、知識運用能力、協作能力、表達能力、心理素質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學生在表達能力和心理素質方面的提高,答辯的過程較好地鍛煉了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和應變能力,現場賽熱烈緊張的氣氛以及競賽失利的殘酷更是讓學生的心理素質得到了很好的磨練。在計算機應用型人才培養中,我們一直強調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協作精神、問題解決能力等,培養模式與方法也多種多樣,而組織學生參加各類競賽是成效十分顯著的一種。學生在競賽中所獲得的遠不止那些榮譽和獎杯,也遠不止在后續學習中表現出的更強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能力,這些寶貴的經驗不僅為他們提供了處理實際問題的方法,更能為他們日后面對新問題新情景時提供了參考,其適應社會的能力也將大幅增強,而這一切恰恰是我們一直在追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