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次見到潘林杰老師,是他剛參加完2012年4月在湖南長沙舉行的第二屆全國中學語文優秀課例展評并獲一等獎(初中組)回來。作為年輕的“80后”教師,潘林杰的性格非常開朗,臉上時刻帶著微微的笑意,讓人感覺就像是有一股暖暖的陽光照在身上一樣。當記者走進潘林杰任教的班級,發現學生的整體面貌也和他們的班主任潘林杰一樣,非常地陽光、開朗、活潑。
潘林杰告訴記者,2004年大學畢業踏上三尺講臺,他就有“大干一場”的銳氣與決心,但時間不長就有心無力。經過分析,潘林杰找到了原因:自己嚴重缺乏教育教學理論的支撐。于是,追求上進的潘林杰把業余時間都用于教育理論學習——把自己教學中遇到的困惑一一通過學習得以解開,同時還發現了更多存在的問題。就在這發現問題、搜集查找、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他一邊深入學習教學理論,一邊虛心向老教師請教,幾年下來,光是讀書筆記他就寫了厚厚幾本,最終成為學科教學骨干。
潘林杰漸漸發現,如今的語文教學過分強調文本的詳細講解,導致學生對文本不能從整體上把握,忽略了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他嘗試讓學生自己讀書,自己感悟,自己發現,從發展學生的自信和勇氣中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讓學生學會學習,結果取得了不錯的學習效果。在參加2012年全國中學語文教師基本功展評(初中組)遞交的光盤課中,潘林杰就采用了讓學生自己讀書、感悟、發現的教學法。他先是問學生:“我們班同學有沒有喜歡第八自然段的?”然后讓學生談談喜歡這段的哪個句子。有學生回答:“我喜歡第八自然段的第一句,就是‘有一天,我在家聽到打門,開門看見老王直僵僵地鑲嵌在門框里’。特別是這個‘直僵僵’和這個‘鑲嵌’,它們與前面第7自然段最后一句‘開始幾個月他還能扶病到我家來,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來代他傳話了’相呼應,前面說‘他’的病已經重得不能登門拜訪了,但是在過了十幾天之后,‘他’又來了,而且‘他’這一次來是為了感激,也就是說‘他’對作者的感激是非常強烈的,不然‘他’也不會拖著病來這里送雞蛋和香油。”潘林杰順勢引導道:“很好,我們這位同學的理解非常的到位!老師也很喜歡這個語句,這個語句我想請個同學,我們班平時最擅于表演的同學來模仿一下老王當時的情形和病態,哪位同學來試一下?好,這位同學。(生走到講臺前,面對同學們)同學們在看我們這位同學模仿的時候,要注意觀察,等下全班同學做個點評。好,老師來讀這個語句,這位同學開始進入這個狀態。”通過讓學生自己讀書,自己模仿“老王”的衰老以及虛弱等動作,潘林杰引導學生對課本描寫、學生的表演進行點評,讓學生輕而易舉地就掌握了作者的“強笑”不是真正發自內心地想笑,作者的“強笑”就是表現了她看到“老王”時的驚訝、同情還有辛酸,還有看到“老王”拖著如此病弱的身體來報恩而感動。課上到這里,讓學生在平時的生活中做一個有心人、關愛他人的教學目的就水到渠成了。
在這堂展評課中,潘林杰通過設疑導入→請學生齊讀課題和作者→整體感知→合作研討→拓展延伸→教師小結這6個環節,引導學生自主地學習、掌握文章人物的品格,這也反映了潘林杰所追求的教學境界——讓學生從自主學習中發現學習的樂趣。潘林杰說:“在課堂上,我主張教師快樂地教,學生快樂地學,因為教育原本就應該是快樂的,快樂是課堂永遠的主題,而教師要把學習的快樂帶給學生,就要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從而切身地感受到學習帶來的樂趣。”
教育家魏書生說過:“每堂課都要讓學生有笑聲。”潘林杰非常認同這句話。除了教會學生自主學習,在課堂上,潘林杰也非常注意運用風趣幽默的語言向學生傳授知識,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輕松地掌握知識。潘林杰說:“幽默是一種智慧,具有幽默感的語言可以讓人身心愉悅。教師的幽默可以打破沉悶的氣氛,融洽師生情感,激發興趣,活躍課堂,使學生在愉快的笑聲中掌握知識、發展思維。”
潘林杰喜歡用幽默的語言導入新課,讓學生對新課總是充滿了期待。在分析《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這一作文題目時,他先讓學生看一段教學實錄,然后說道:“同學們,世界上的人形形色色,有的容貌出眾,有的長相普通。今天請大家評價評價潘老師的外貌特征。”學生有的說優點,有的說缺陷。當學生指出他的缺陷時,他就用幽默風趣的話語道出它的“有用”之處,并用“在別人眼里是缺點的東西,說不定正是值得你自豪的優點呢!”這句話自然引出了課題。這種充滿人情味的導入,使學生感到真實、親切,也調劑了課堂教學的氣氛和節奏。
上課有時難免會出現“不和諧”,如個別調皮的學生喜歡在回答問題時和老師“作對”,對此,潘林杰便采用幽默的方式來應對。如在講解曹操的《龜雖壽》中的“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時,潘林杰問學生:“有志干一番事業的人,雖然到了晚年,但是他仍然有一顆什么樣的心呢?”有個學生很“主動”地在下面叫了一句:“有一顆幼稚的心!”頓時,全班哄堂大笑。潘林杰哭笑不得,只能“順水推舟”:“如果年紀大了還有一顆幼稚的心,那恐怕是得了老年癡呆癥吧!”在學生開心一笑中,潘林杰巧妙地轉入正題:“但是呢,我們的詩人曹操就不是這樣的了,他身體還很健康,還不服老,仍然有一顆‘壯志雄心’,所以他才能繼續開創自己的事業。”
潘林杰告訴記者:“幽默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可以快速地拉近與學生的距離。”他向記者說了這么一個例子:2010年12月份,他參加梧州市舉辦的現代文閱讀探究課比賽,由于上課的對象是未曾謀面的學生,為了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把課堂氣氛調節到最好狀態,他與學生行了見面禮之后,就對學生們說:“沒有見到我之前,你們有沒有熱烈討論過新老師是玉樹臨風還是風流倜儻?是苗條可愛還是高大威猛?”學生大笑,說:“有啊!”潘林杰說:“現在我這張老臉突然襲擊你們真誠期盼的視覺,有沒有覺得這張老臉特別對不起觀眾?”學生大笑不已。就這樣,潘林杰用幽默風趣的語言讓教室笑聲掌聲不斷,讓學生在快樂的氣氛中進行了一次快樂的閱讀之旅。
在八年的教學實踐中,潘林杰一邊注重學習理論知識,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改變自己的教學行為和教學模式,一邊利用性格開朗的優勢和學生打成一片,讓自己和學生在良好的師生關系中達到教學相長,共同提高。
(潘林杰,現任教于梧州市藤縣第三中學,2010年被評為廣西中學語文優秀教師,2011年獲梧州市初中語文教師教學技能大賽一等獎,2011年10月參加廣西中學語文優質課比賽獲一等獎第一名,2012年獲全國中學語文優秀課例展評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