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班主任對學生的影響不僅是在課堂上,更是融合在日常教學以外的點點滴滴,班主任對人對事的態度直接影響著學生觀點和習慣的形成,因此班主任的個人修養非常重要。魏書生老師在《班主任工作漫談》中談了很多班主任的個人修養問題,也偶爾涉及了我所感興趣的關于如何對待學生的問題。
在《多互助》一文中,魏老師講了一個讓我很受啟發的比喻。他說:“教師埋怨學生難教,就像醫生埋怨患者難治一樣,而醫生的醫療水平是在治療疑難雜癥的過程中提高的,同樣,教師的教育水平也是在把難教的學生教好的過程中提高的。”這樣一想,我們平時總抱怨學生“素質差,沒法教”的話都是不明智的話,這只是在隱隱地為自己教不好找借口而已。
《發展自己的長處》這篇文章中令我感興趣的是魏書生老師講到了他自己在19歲時初當班主任的經歷。他說他當時“沒有受過師范訓練,不會做班級工作”,于是“便努力尋找自己的長處”。魏書生認為他的長處在于“善于商量”。班級紀律不好,找班干部一商量,找到了不錯的辦法;學生勞動不積極,大家一起商量了一個勞動競賽的方法,就能“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勞動積極性?!彼馨岩黄獎偰玫绞值男抡n用短短8分鐘的時間備好去上課,而且能夠讓全班同學在下課后還主動要求“拖課”,也正是他在課堂上采用師生之間的真誠“商量”達成的,能有這樣從容的心態真是令人佩服,能用這么短暫的時間把一篇完全陌生的課文上得如此精彩又是令人羨慕。
而《比天空更廣闊的》一文對我來說就像是一次心靈的洗禮。文中說:“一個人的胸懷,可以像天空,像大海,也可以像湖泊,像游泳池,像臉盆,甚至還可以像小馬蹄坑。我們一定要樹立一個觀念,決不能讓自己的胸懷像馬蹄坑一樣狹小,而要千方百計把自己的胸懷開拓成游泳池,開拓成湖泊,開拓成大海,甚至使胸懷比天空更廣闊。”仔細品味這幾句話,我們的身邊有很多人的心靈如小馬蹄坑一樣,總會因雞毛蒜皮的小事情而爭得面紅耳赤,既傷了別人也苦了自己。所以我認為培養學生具有比天空更廣闊的胸懷,是今天創造和諧社會的重要途徑之一。
學習,需要一種虔誠的心態,尤其是向魏老師這樣對人生、對教育有宗教般虔誠的智者學習。至少,我是這樣理解的。讀了《班主任工作漫談》,我真正感受到了魏書生老師的教育魅力!學無止境,教育的魅力也無止境,我唯有悉心學習之。(責編 韋 力)
本書大多數內容是申屠待旦老師近年來教育隨筆的改寫。書稿分8個部分,從關注學生成長到構建生命課堂,從實施人文管理到培養陽光教師,從思考新教育到研究新課改,顯示了一位年輕教師超越了學科的界線思考宏觀教育問題的情懷。盡管有些文章還不完全成熟,但能夠看出,他的思考是真實的、認真的,他對教育的追求是執著的、堅定的。
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內因和外因。教師和家長的評價,就是孩子成長的重要外因,由于孩子不成熟,他們對成人的評價往往是采取完全相信、堅決照辦的態度。因此,我們應該格外注意自己評價的科學性和準確性,以免誤導孩子。而這本書就是教老師們學會“用”哲學。本書精選10幅漫畫、20個寓言故事、30個教學案例,匯集30余位名師的哲學感悟,是一部獻給教師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通俗讀本。
本書力求在兩個方面展示鄉村教育的深層意蘊:一是在鄉村教育自身的視域中揭示鄉村教育的人文意蘊,突顯鄉村教育何以呵護鄉村少年完整的生命成長;二是于現代教育的整體背景之中,審視鄉村教育在整個現代教育體系中的位序,探索鄉村教育之于現代教育不可或缺的人文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