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辦公桌上,有一張046班師生畢業合影。照片上,站在我身邊的是一個秀氣而憂郁的女生,每每看到這張照片,關于她的故事就會不由自主地浮現。
她叫玉,記得剛接這個班的課時,就有老師提醒我:那可是塊“硬石頭”,千萬不要惹她。我的心里一下緊張起來。接下來的日子,她的問題開始逐漸暴露:上課睡覺、吃東西,和老師頂嘴,滿嘴臟話,不完成作業……怎么辦呢?我絞盡腦汁。作為老師,我不能對學生的壞習慣不聞不問。想來想去,我覺得還是應該找機會“碰碰”這塊“硬石頭”。
一天中午放學后,我看到教室門開著,進去一看,發現只有玉一個人。“你怎么不回家?”我問。她冷冷地回答我:“不想回!”頭也不抬,眼睛繼續看著手里的漫畫書。“吃飯了嗎?”我接著問。她只搖了一下頭,便不再搭理我。“我請你吃飯,怎么樣?”我試探著再問,她看了看我,有些懷疑。我索性拉起她的胳膊,走出教室。吃飯的時候她告訴我,她四歲那年,父母離異了,她跟隨父親生活,但父親除了工作就是喝酒,有時發脾氣還會打她,而且從來不過問她的學習。母親更是連看都沒來看她幾次。
“我是個沒人要的孩子。”她憂郁地說。
“我可以做你的朋友啊!”我很自然地接話。聽我這樣說,她顯得有些吃驚,但還是淡淡地笑了。她的笑給了我希望,我覺得自己應該可以讓這塊“硬石頭”變“軟”。從那以后,上課時我開始有意識地提問她,雖然最初她能回答的問題并不多,但明顯可以感覺到她上課的注意力集中多了。她的作業總是不能按時交,我就總提醒她,下課后也盡量找機會和她聊天,漸漸地,她喜歡和我說話了。
她生日那天,我買了一套彩色熒光筆作為她的生日禮物,因為我注意到她很喜歡畫畫。放學時,我把禮物送給她:“老師送你的生日禮物,喜歡嗎?”她有些意外:“老師,謝謝您!已經很多年沒人送我生日禮物了!”我對她說:“那以后你的每個生日我都送你一份禮物吧。”她看著我,開心地笑了起來。
漸漸地我發現,在我的語文課上她睡覺少了,說話少了,筆記記多了,舉手得次數也多了,作業也能按時完成了。有一次下課的時候,她悄悄來找我,神秘地對我說:“老師,您今天的課講得真好,我全聽懂了!”聽到這句話,我心里激動極了,我知道這不是我的講課變得有多好,而是她用心聽課了。慢慢地,她的語文成績由最初的三四十分爬升到及格線,期末考試時,她還考了68分,雖然成績并不高,但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她點滴的變化以及成績的進步,都讓我欣慰不已。
畢業之前,她曾給我寫過一張字條:“老師,是您打開了我的心結,使我能像其他人一樣快樂;是您讓我感受到了被人愛是多么幸福!老師,雖然您的愛代替不了母愛,但卻讓我感到實實在在的關懷。”
愛是一個口袋,往里裝會有滿足感,往外倒會有成就感。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師,我們能做的或許不是那些波瀾壯闊、驚天動地的壯舉,如果我們都能打開自己愛的口袋,把愛播灑向那些如阿玉般的孩子們,我們收獲的不僅僅是成績、理解、感動,還將是自我的蛻變和靈魂的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