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大學生英語學習的過程中,英語新聞能夠有效的將英語與新聞故事結合在一起,通過閱讀生動、新鮮、有趣的英語新聞故事學習英語,更加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提高學生對英語的學習熱情。由此可見,英語新聞的學習對大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本文對英語新聞學習的方法做了簡單探討。
在以漢語為母語的我國,英語作為一門外語,學習起來也并非一件簡單的事情。改革開放以來,英語更是成為了高校學生學習的一門必修課程,開始了課堂板書英語教學之路。然而,傳統的板書英語教學因拘于死板的教學模式,老師對每個單詞、每一個句型進行講解,雖列舉大量的例子進行示范,學生也匆匆忙忙的做筆記,但由于課堂氣氛沉悶,學生把英語學習當成了一份任務,學習效果并不理想。在他們心中,學習一門外語已經顯然只是為了迎合如今我國的考試制度,對英語學習充滿厭倦。英語新聞是將英語與新聞兩部分結合而成,英語新聞的內容豐富多彩,人文、地理、時事、自然景觀等等各種各樣的新鮮事情都涵蓋在英語新聞的范疇之內,學生在學習英語新聞時便會很容易被新聞故事所吸引,極大的激發了學生對未知事物的強烈的求知欲望,學生通過英語新聞閱讀來獲取更多信息,潛移默化中學生忘記了英語學習的一切煩惱,并且掌握了大量的英語詞匯,提高了自己的英語水平。由此可見,英語新聞無疑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重要的學習方式。那么怎樣才能更有效的學習英語新聞呢?筆者簡單歸納了以下三條:
夯實基礎知識,做好前期準備
英語新聞的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就猶如水滴匯集成大海、泥沙匯集成沙漠一樣需要一點一滴的做起。如果將英語學習比喻成一棵大樹,那么這棵大樹的成長必然要經過發芽、生長、茂盛這樣的一個成長過程。同樣道理,英語新聞的學習必然也要從基本的英語詞匯積累開始,沒有一定的英語詞匯量,英語新聞閱讀當然也就困難重重。其次,還要不斷的加大英語語法知識和文化背景的儲存,只有夯實自己的基礎知識,才能更好的理解英語新聞的內涵,英語學習的效率才會顯著提高。在英語新聞學習時,英語的口語發音、語法常識、基礎詞匯等都是英語學習必不可少的部分,如果連最基礎的英語句式或者單詞都不理解,那么又何談整篇英語新聞文章呢?所以說,學習一門外語就和蓋高樓是一個道理,根基首先就必須要打好,做好前期準備。在整個英語新聞學習的階段過程中,基礎知識的學習是最為枯燥乏味的,學生在學習時也常常會感到困難重重,但它卻是每一個英語學習者學習征途中不可回避的一條必經之路。一個真正的英語學習者就應該時刻對學習充滿熱情,有著不畏困難、潛心修學的恒心。與此同時,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同時還應該注意到,英語是生活中人們用于交際的語言,它也體現著生活的各個方面。因此要想真正的掌握英語這門語言,就應該更加全面的了解生活,新聞是人們最新生活的濃縮,從英語新聞的閱讀中,我們可以從各個方面汲取英語營養,從而構建一個完整的英語知識體系。
英語的學習簡略的說無非就是聽、說、讀、寫、譯這五大部分。其中的每一部分都并不是切割獨立的,在英語的學習過程中,收聽英語新聞廣播、討論英語新聞事件、朗誦英語新聞材料、撰寫英語新聞報道、翻譯英語新聞作品、五種技能應互相關聯、相互滲透、相互輔助,將英語學習的整個過程有機的結合在一起。
提高英語新聞閱讀效率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人們閱讀英語新聞主要是通過報紙、電視和網絡這三種途徑。報紙是一種以文字和圖片組合而成的靜態平面媒體,電視則可以將聲音與畫面結合在一起,電視英語新聞以試聽的方式出現。在這三種閱讀途徑中,網絡新聞閱讀結合了報紙、電視的所有的特點,可以說,隨著網絡閱讀優勢的逐漸明顯,網路英語閱讀已成為學生英語學習最普遍有效的方式。
對于英語材料的閱讀而言,我們從剛剛學習英語時便已經開始接觸,并有意或者無意的培養自身的閱讀能力。但英語新聞閱讀與我們平常所接觸到的普通的英語材料閱讀卻大為不同。首先,英語新聞的書寫一般都有自己管用的格式,整篇文章從結構上由標題、導語、主題和結尾四大部分構成。新聞的標題點名主旨,導語是新聞的前奏,通過簡略的語言對整篇文章做一概括,同時起到引導正文的作用;主題是導語在內容上的補充,通過主語部分的細節描述,我們可以更加全面詳盡的了解整個新聞故事的發展過程;結尾部分是對整個新聞故事的總結和深化。新聞材料的結構一般可以分為“倒金字塔”和“金字塔”兩種形式。所謂的“倒金字塔”就是指將新聞材料的最重要的核心部分放在文章的前部分,并按照所報道的新聞事實的重要性的順序將新聞故事依次排列,而所謂的“金字塔”式的排列則與“倒金字塔”在新聞故事的排列順序上正好相反。因此,了解這些新聞用語以及新聞文章的結構組成特點等能夠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英語新聞,提高英語新聞的閱讀效率。
學生在進行英語新聞閱讀時,可以根據不同的新聞內容選擇不同的閱讀方式。通常情況下,當遇到一些句型優美、內涵豐富的新聞故事時,我們不妨放慢閱讀速度,靜下心來對整個新聞故事細細品讀、仔細考究,分析它的結構構造,甚至它的每個單詞每一個短語都盡量不要錯過,要經過反復的咀嚼,這樣的閱讀方式,我們稱之為精讀。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需要我們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細細品味、句句斟酌,在如今這個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信息的種類多而雜,在這樣的一種社會背景下,如果我們對每一則新聞都不加選擇的進行精讀,顯然是不現實的。對于普通的新聞故事,我們在閱讀時不必拘泥于一字一句,《桃花源記》中曾記錄了我國東晉著名詩人陶淵明的閱讀習慣,文中這樣寫道:“不慕名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意思就是說讀書只需要領會文章的要旨就可以了,沒有必要非要咬文嚼字刻意的對文章進行逐字翻譯。而在現在社會,這種閱讀方式同樣適合現代人的閱讀習慣。
英語新聞聽力的
培養應受到重視
在我國的高考體制影響下,學生從小接受的教育似乎只是為了應對當前的考試,重視筆試成績和應試技巧,卻完全忽略了英語的實際交流能力。多數學生在考試時能夠取得優異的成績,但脫離了筆和紙,在日常生活中,卻很難聽懂英語,因此,學生的聽力水平普遍處于很低的水平,學生在進行英語新聞學習中,聽力的培養成為了最為薄弱的環節。鑒于此,我們要在新聞聽力上多下功夫。由于英語新聞在用詞上多選用中性詞語,且很少使用復雜的專業術語,敘述新聞事件時也遵循簡明扼要的原則,因此整篇英語新聞符合大眾的口味,學生在閱讀時很容易理解文章的含義,極大的降低了英語聽力的難度。
與上文中所提到的閱讀技巧類似,英語新聞的聽力也可以分為“精聽”和“泛聽”兩類。“精聽”對學生的要求相對較高,學生不僅在聽完英語新聞之后能夠理解文章的大致含義,而且還要聽懂每一個單詞的發音,甚至連該單詞在該句子中的弱讀和連續等語音現象都要能夠摸索出來。在我國的英語教學中,學生學習英語是從單個英語單詞和詞組的發音開始,然而一旦將多個單詞或者詞語組合成一個完成的句子和段落,由于單詞與單詞之間的發音間隔時間較短,有的單詞還會出現連讀、弱讀、不完全爆破、失去爆破、中印的轉移等等現象,因此這無疑給英語新聞的聽力的“精聽”增加了不少難度。學生在“精聽”的過程中就要特別注意詞語之間的這些微妙的發音變化,
“泛聽”類似于上文的“泛讀”,強調的是理解大致含義,而不要求句句斟酌、求全責備。面對眾多的英語新聞信息報道時,我們便可以針對那些感興趣或者利用價值高的新聞信息進行有選擇性的“精聽”和“精讀”,同時,我們還應該豐富自己的見聞和學識,努力開拓自己的視野,“泛聽”各種體裁的新聞材料,包括體育、文化、科技等等。
英語新聞的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任何一個成功的人都要經過一番辛苦的努力,尤其是對于一門外語學科來說,更要有持之以恒、不怕吃苦的精神。除此以外,英語新聞還需要一定的學習技巧,努力的提高自己的學習效率,那么學好英語新聞將不再遙遠。
| 作者單位:廣東外語藝術職業學院
編校:王 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