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落選,“誤入詞途”
1976年出生的張艷惠,是山東省臨沂市久泰能源集團一名電氣運行工,父親是一名初中語文教師。因受父親的影響,張艷惠自幼喜愛文學,經常捧著徐志摩、艾青的詩歌或老舍、朱自清的散文一讀就是半天。受名家名作浸染,她也學著信手涂鴉,將自己偶有靈感時的所思所想記錄下來,這個習慣一直伴隨著她的成長。張艷惠寫了兩篇回憶故鄉的散文,無意中看到電氣班組訂的《臨沂廣播電視報》有文學副刊。“別人的作品可以發表,我咋不能試試?”她悄悄地將文章發到報社郵箱。沒幾天,文章被編輯潤色后以《老楊樹的故事》和《故鄉的小路》為題發表了。當工友在車間里揮著報紙大喊張艷惠的名字時,她才知道自己的文章發表了。
2008年12月3日上午,下夜班后在家補覺的張艷惠正睡得迷迷糊糊,手機忽然響了。原來是“臨沂在線”的編輯向她約稿。她急切地打開電腦,當看到該網站征文是為紀念改革開放30年舉辦的,她的心一下涼了半截:自己寫的都是個人的小情小調,咋能跟改革開放這么大的主題掛上鉤?抱著“有棗沒棗打一竿”的念頭,她還是構思了半個月,寫了一首詩《激情飛揚三十年》,投給了網站并貼到自己的博客上。沒想到,她的這次投稿石沉大海。丈夫笑道:“上次你那兩篇小豆腐塊肯定是給報紙打補丁,你一個普通工人咋能脫胎換骨變成詩人、作家?”
這天晚上,心灰意冷的張艷惠打開博客,發現《激情飛揚三十年》后面有一個名為“莎光”的陌生人留言:“這首詩很大氣,我比較喜歡,你能不能改成歌詞由我譜曲?”參加征文無人問津的小詩能改成歌詞?這個叫“莎光”的不速之客是什么來頭?張艷惠在網上一搜,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莎光是著名詞曲作家,幾十年來創作了大量膾炙人口的歌曲,蔣大為、董文華、毛阿敏、韋唯、劉歡、那英、蔡國慶……許多著名歌唱家都曾唱過她的歌。鄧穎超同志在世時,非常喜歡的歌曲《生活就是這樣》也出自莎光之手。除了寫東西,張艷惠另一個愛好是聽歌。此時,她驚訝地發現,自己少年時代最喜歡的一首歌、由蔡國慶和那英演唱的《望春》,竟是莎光的成名作。張艷惠沒想到,自己心目中的偶像會給自己留言。
激動過后,張艷惠喊來丈夫指著電腦屏幕說:“有位著名作曲家看好我的作品,她還是我當年的偶像呢!”丈夫不屑地說:“人家是名人,咋會看上你那些順口溜?我看不是重名就是有人拿你取樂!”丈夫的話讓張艷惠心里打起了鼓。她便按照留言人的聯系方式聯系了對方,確定對方確實是她少年時代的偶像莎光。張艷惠決定,無論如何都要試一試。在接下來的十幾天中,她構思著一遍遍地修改那首《激情飛揚三十年》。
張艷惠把這首詩改成歌詞后發給了莎光。一個月后,莎光就譜好了曲子。但莎光不無遺憾地告訴她,因為譜的曲子旋律屬于高難度唱法,一時找不到合適的人來唱。莎光在電話里鼓勵張艷惠:“你的文字有靈性,希望你不要因為這首歌沒被人傳唱而氣餒。如果你能堅持下去,一定會在歌詞創作上大有作為!”
在莎光的推薦下,張艷惠加入了歌詞創作專業論壇和QQ群。跨入這道門后,張艷惠發現,除了專業人士,民間業余從事歌詞創作者大有人在。自己和他們相比,完全就是個兩眼一抹黑的門外漢。這條路適合自己嗎?張艷惠心里也沒底。最終,她決定拿出半年時間蹚蹚路。若此路不通,她就斷了寫歌詞的念想。之后,張艷惠如饑似渴地在網上找來各種歌詞創作資料和文章,還訂閱了《詞刊》等專業報刊“補充營養”。
即興之作唱響央視
歌詞創作雖然很講究靈感,但支撐靈感的原始積累卻必不可少。詞作者要有豐富的社會閱歷,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和對事物、情緒的敏感性,要博覽群書,要了解歌壇動向……從一開始,丈夫就對張艷惠不理解更不支持,見她越來越沉迷于此,更是一肚子牢騷。
張艷惠每周上4個夜班和2個白班,一個人要管理維護全公司所有電氣設備,工作時間不能分心。休息時間就成了她學習歌詞創作、與同行交流以及構思琢磨歌詞的黃金時間。有時候,她在電腦前入了神,忘了做飯和接孩子。一次兩次,丈夫還只是憋在心里。次數多了,終于爆發了。這天下午,丈夫下班回家,看到休班的張艷惠正坐在電腦前噼里啪啦地敲打著鍵盤。瞅瞅餐桌上空空蕩蕩的,廚房里也是冷鍋冷灶,丈夫再也忍不住了,“啪”的一下拉掉電閘,吼道:“整天就知道上網聊天,你沒去接兒子啊?” 這時,讀小學的兒子也哭著進了門:“別的同學都被家長接光了,媽媽連影子都不見……”回過神來的張艷惠滿含愧疚地抱住兒子……
“我忙起來忘了時間,你跟孩子先歇著,我這就做飯!”張艷惠向丈夫道歉后低聲辯解,“我不是跟人瞎聊,是交流怎么寫歌詞。”“我早就說過你是癡心妄想,你那些順口溜、打油詩哄哄小孩子還行。你又不是藝術家,寫歌詞這種事輪不到你這個看電氣設備的小女工瞎操心!”她的辯解像火上澆油,更加激怒了丈夫,“你要是再這樣下去,我也不管這個家了,天天出去喝酒打牌……”張艷惠在廚房里邊做飯邊流淚。平心而論,丈夫的指責不無道理,可已入迷的張艷惠還是舍不得扔掉歌詞寫作。把飯端上桌,她咬了咬牙,還是開了口:“你要出去胡混,我也不攔著,可我離不開上網跟別人交流歌詞創作……”丈夫一聽這話,把碗一摔,踹門而去。
夫妻倆三天兩頭吵架,張艷惠為此不知哭了多少次。為避免和丈夫沖突,張艷惠甚至掐著時間點,每次都在丈夫回家前趕快關電腦。因為靈感的來臨往往不期而至,每晚睡前,她都在床頭放上筆和紙,一有靈感就趴在枕頭上記下來。在丈夫提出開燈影響睡覺的抗議后,她只好把手機放在被窩里,就著微弱的手機光亮記下靈光乍現的文字。
2009年五一節,一位朋友約張艷惠一家三口開車到江蘇自駕游。由于平常工作緊張,張艷惠從沒出門旅游過。這次旅游讓張艷惠大開眼界,她不時地被車窗兩側的美麗風景所吸引。車行駛在去江蘇的高速公路上,忽然,不遠處一層層的梯田里閃現出大片迎風開放的油菜花,沁人心脾的花香撲進車內。張艷惠一激靈:油菜花兒黃又黃/金燦燦啊吐芬芳/蝶兒翩翩花中藏/蜜蜂飛舞忙……幾句押韻的歌詞躍上心頭。張艷惠生怕靈感流失,忙掏出手機用短信功能記錄下來。
幾易其稿后,張艷惠自我感覺這次的創作還不錯。果然,她這首《油菜花兒黃又黃》得到莎光的高度評價。莎光告訴她說:“我已經譜好曲子,正在聯系合適的演唱者,請你敬候佳音!”張艷惠滿懷期待。正所謂好事多磨,一個月過去了,兩個月過去了,還是沒有消息傳來,張艷惠開始惴惴不安。終于,2010年春節喜訊傳來——這首歌將登上央視的大舞臺。
2010年5月5日,在央視國際頻道《中國文藝》欄目播出的“金色沙揚油菜花節”上,《油菜花兒黃又黃》閃亮登場,由國家一級演員、著名旅美女高音歌唱家張莉演唱并作為壓軸歌曲播出。看到自己的名字和作品上了中央電視臺,張艷惠流下欣喜的眼淚……
從《激情飛揚三十年》開始,張艷惠一年間寫出30多首歌詞。《油菜花兒黃又黃》登上央視后,她寫歌詞的勁頭更足了。
“情歌公主”再獲榮譽
寫了一年多歌詞,張艷惠走的都是先寫好詞,再坐等相中歌詞的作曲家譜曲的路子。一直對她的創作才華贊賞有加的莎光建議她:“根據譜好的曲子填寫歌詞難度更大,你應該挑戰一下自己的能力,嘗試這種形式的創作。”早在2010年4月,莎光就交給她一首曲子,讓她以描述季節的景色入筆填詞。這首曲子的曲調既歡快又有激情,張艷惠反復聽了上百遍,剛下筆寫幾個字就覺得不滿意,將草稿揉成一團扔掉,再寫了還不滿意……300張一包的A4紙都揉光了,她還是沒找到感覺。
轉眼到了2010年8月18日,這天午夜,張艷惠從夢里醒來,萬籟俱寂,忽然一聲蛙鳴傳來,她心一動,一種難以言傳的感覺漫上心頭。她屏住呼吸,躡手躡腳地摸黑下床。盡管她動作很輕,丈夫還是被驚醒了,咕嚕一句:“大半夜不好好睡覺,真是神經病!”
張艷惠穿著睡衣走出門,向蛙鳴傳來的沂河邊走去。在沂河邊長大的張艷惠對母親河有著深厚的感情,隨著耳邊的蛙鳴聲越來越多,小時候在河邊嬉戲的場景浮現在眼前。驀然,一串歌詞在她腦海浮現:小河清悠悠/歡暢奔不停/流過身邊告訴我/夏天多美麗/我走進詩情畫意的風景/踏著那芳香尋找夏的足跡……她沉浸在構思中,連夜露打濕了她的衣服都渾然不覺。
根據曲子填詞,多一個字少一個字都不行。張艷惠經過5次修改后,順暢的歌詞完稿了。那晚,因在河邊著涼,張艷惠患上了重感冒,接連輸了7天液。后來,這首《夏的喜悅》由原北京音樂臺副臺長、總政歌劇團女高音歌唱家王萍演唱,不僅在樂壇好評如潮,網上的點擊量也接連飆升。
《油菜花兒黃又黃》的一炮打響,標志著張艷惠的歌詞創作走出了嬰兒期。逐漸摸到創作門道的她,以“郁金香”為名在中國原創音樂基地“落戶”——這個基地是中國原創數字音樂第一品牌,從這里走出了無數蜚聲樂壇的歌手。張艷惠把自己的歌詞精挑細選出12首上傳,很快就引來眾多網友點擊,并有歌手和作曲家聯系她商談演唱或譜曲。
隨著張艷惠作品點擊量的不斷攀升,想唱她歌曲的歌手也多起來。當接連好幾個歌手提出花上萬元甚至幾萬元買斷歌詞版權時,張艷惠蒙了:對方開的價錢對月工資2000多元的她來說,可是巨大的誘惑啊!但張艷惠平靜下來后,給了讓對方吃驚的答復:“我寫歌詞不為賺錢,是為了自己的文學和音樂夢,歌可以免費授權讓你唱,給再多錢我也不賣。”
曾對張艷惠寫歌詞不屑一顧的丈夫,也因為一件事徹底改變了對她的態度。2011年秋,丈夫偶然聽到同事的手機鈴聲是一首很好聽的歌,回到家就試探著問她說:“你不是白天黑夜瞎折騰歌詞嗎?能不能幫我下載一首《愛到痛處就分手》?”張艷惠撲哧一笑:“那就是我寫的。”“沒想到我老婆還真有兩把刷子,過去認為你不務正業是我誤解了……”丈夫囁嚅著道歉。此后,丈夫再也不阻撓張艷惠上網,下了班還搶著做家務,以保證她有時間創作歌詞。
張艷惠的歌詞涉及情歌、民歌等,其中寫得最多的是頌揚愛情甜蜜或傾訴失戀之苦的情歌。聯系她想跟她合作的歌手絡繹不絕,她的情歌《愛到痛處就分手》上傳后,被實力派網絡歌手何龍雨演唱后火爆一時,不僅贏來19萬的點擊率,還在全國KTV上架,成為何龍雨的代表作之一。《雪之戀》、《為什么相愛卻不能擁有》、《其實你不值得我愛》……隨著一首首情歌被QQ音樂收錄、被彩鈴公司制作成手機彩鈴、被收到全國各地KTV,“郁金香”張艷惠的粉絲們稱她為“情歌公主”。到2012年5月,張艷惠共創作出400多首歌詞,譜曲配樂后由歌手演唱的有200多首。很多人難以想象,網絡原創音樂圈粉絲簇擁的張艷惠,只是一名生產一線的小女工。
2012年五四青年節,“情歌公主”張艷惠被評為臨沂市2012年“沂蒙青年榜樣”。張艷惠的夢想,是寫出更多為大眾所喜歡的歌詞,讓自己的歌被更多人傳唱……(本文拒絕轉載及網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