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作品往往將眼睛稱為心靈的窗口,而從眼科醫生的角度來看,眼睛更是健康的窗口,不少疾病完全可以從眼睛細微的變化中找到蛛絲馬跡。
根據眼睛癥狀可以解讀身體的健康狀況。大家不妨根據下面的提示注意觀察,看自己有沒有以下病癥,自己初步診斷一下問題可能出在哪里。
眼白出血:要重視慢性病變。當眼睛被撞傷或磨損時,眼白浮現鮮紅色,一般是因球結膜的血管破裂所引起的。如果沒外部撞擊因素影響,則可能是血管硬化、高血壓、糖尿病或血液病(如血小板減少)在眼部的表現。此外,用力咳嗽、習慣性便秘或少數婦女月經期也會出現眼白出血。
黑睛白環:注意退行性改變或動脈硬化。這種環呈白色,通常約1毫米寬。這是一種有遺傳傾向的退行性改變,有可能是高脂血癥、動脈硬化的眼部表現。
眼皮下垂:注意跟眼皮松弛區分開。老年人眼皮下垂是眼睛皮膚松弛,不是病癥范圍。非皮膚松弛造成的眼皮下垂可能是重癥肌無力、腦瘤、腦中風、高血壓、糖尿病在眼部的表現。如果是糖尿病、腦瘤、腦中風的急性發病期,患者還會有眼睛轉動不靈活、視物重影等其他癥狀,建議立即就診。
眼珠突出:甲亢患者最常見。別以為只有近視度數較深的人才眼珠突出,比較常見的眼珠突出病因還有甲狀腺疾病。另外,眼內瘤、眼眶瘤、假瘤或眼眶內炎癥等眼部疾病也會引起眼球突出;白血病晚期出現眼部轉移也會引起眼珠突出,稱為“綠色瘤”。建議有此癥狀者立即就診。
眼白變黃:肝病也會致黃疸。人的眼白分里外兩層,里層叫鞏膜,外層叫球結膜。眼睛在長期受到紫外線、粉塵等污染之后,色素沉著,會出現白眼珠泛起暗黃色、黑眼珠變得渾濁的現象。老年人較多見到以上現象,即所謂的“人老珠黃”,這屬于正常現象。但肝臟疾病如肝炎、肝硬化也可出現鞏膜黃染,即“黃疸”。
黑眼圈:生活調理比美容更有效。除了自身眼病(如慢性結膜炎、春季結膜炎等)、先天遺傳因素外,黑眼圈大多是因疲勞所致。經常熬夜、情緒不穩定、吸煙、飲酒過量等,會引起眼部靜脈血管血流速度過慢,造成眼睛周圍皮膚變得暗沉。知道這個道理,就曉得治療黑眼圈到底是美容重要還是生活調理更重要了。
眼皮水腫:臟器功能可能出現了問題。腎、腸胃功能降低和心臟疾病都能導致眼皮水腫。具體問題出在哪里,結合體檢結果才能下結論。急性腎炎導致的眼皮水腫多數是在早晨明顯;而心臟功能不好的人,水腫的情形會先出現在腿部,然后逐漸往上發展,直到臉部和眼皮等部位。
眼袋:老化的標志。眼袋是人體老化現象之一。如果眼袋出現在年輕人臉上,就要注意是否過早衰老了。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除了注意皮膚保養外,更要注意放松精神,減輕生活壓力。
眼歪斜:跟基礎病相關。中風、糖尿病、腦部腫瘤、鼻咽癌轉移等都會引起眼歪,且來勢比較急。有經驗的眼科醫生會建議患者先到內科、神經科或耳鼻喉科檢查,排除相關疾病。如果不是這類疾病,一般眼睛的外斜、內斜,通過手術或針灸等多可矯治。
眼閉不上:小兒脾胃虛弱的表現。顱腦的炎癥、出血、腫瘤可導致眼瞼閉合不全。若是兒童在入睡后眼皮不能完全閉合或閉不緊,則是脾胃虛弱的表現,應注意飲食調養。
眼皮跳:跳動嚴重也要注意。眼皮跳的癥狀,幾乎每個人都遇到過,多數是疲勞所致。不過,也有因屈光不正出現的眼皮跳,需要進行視力矯正。如果眼皮跳次數逐漸增加,跳動的范圍擴大,甚至牽動嘴角,則有可能是面神經、三叉神經出了問題。
眼部健康無小事。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觀察自己眼睛的變化。如有疑問,應到醫院去進一步確診,以便把疾病消滅在萌芽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