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簡述了國內物流實驗現有內容,基于學生對物流實驗的需求和企業對物流實驗的需求,分析現在開設的這些物流實驗是否滿足學生和企業的需求。結合學生、企業兩方面的需求以及實驗室現有條件,分析需要改進和增加的實驗項目。
關鍵詞 物流實驗課 實驗項目 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我校物流專業的實驗課已在很大程度上進行了創新與改革,在培養學生能力上發揮出了重要作用,但還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學生接觸物流設備機會少,只能部分地模擬物流管理的相關環節,直觀地驗證或模擬物流管理的部分業務,還沒有達到物流實驗課的目標。為進行切實有效的改革,我們開展了此次調研活動。
1 學生需求的調查與分析
調查結果顯示:45.9%的同學想學習物流規劃,31.8%的同學想學習物流信息系統,58.8%的同學想學習供應鏈管理。
結合供應鏈管理知識,整合相關實驗,讓學生設計并優化整個供應鏈的實驗。讓學生研究物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的流轉與管理,通過反饋的資金流、物流及信息流,將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物流規劃對本科生階段是難度較大的實驗,我們可以教授學生一些簡單的規劃理念和設計方法。
物流設備類實驗中,學生感興趣程度由高到低分別是51.2%選擇的S-ID定位系統操作,50.6%選擇的RFID系統應用,42.9%選擇的電子標簽輔助揀貨,42.4%選擇的RF手持終端應用,12.4%選擇的條形碼系統及標簽應用實驗。
物流管理信息系統應用類實驗中,學生感興趣程度由高到低分別是57.6%選擇的物流配送管理,50.6%選擇的物流采購與訂單管理,32.4%選擇的物流運輸。
我們實驗課應把物流信息技術這一項當做技能培養的重要一環。把重要的物流信息技術引入課堂,增強學生們物流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
倉儲管理類實驗中,學生感興趣程度由高到低分別是47.1%選擇的庫內管理,46.5%選擇的貨物出庫管理,40.6%選擇的貨物到庫準備和驗收,31.2%選擇的入庫理貨碼垛,30.6%選擇的貨物入庫上架,26.5%選擇的貨物盤點。
學生已經在實驗課之前學習過倉儲與庫存控制這門課程,對倉儲在理論上已經有了一定深度的理解。同學們對于如庫內管理和出入庫流程等相對較簡單的實驗更希望進行更深一步的如倉儲計劃編制、倉儲方案決策、倉儲組織效果等技能的訓練與培養。
物流系統規劃設計類實驗中,大家感興趣程度由高到低分別是54.1%選擇的物流配送路徑規劃,48.8%選擇的電子標簽揀選策略選擇與設計,30%選擇的倉儲貨位規劃設計。
物流系統規劃設計類實驗是綜合性提高實驗,對同學們的知識、能力與素質有較高的要求,有一定難度。但是同學們對這類實驗很感興趣,我們可以在這類實驗中培養同學們的創造性思維。
供應鏈類實驗中,學生感興趣程度由高到低分別是64.1%選擇的供應鏈庫存管理,62.4%選擇的啤酒游戲。
綜合來說,較于操作類實驗,同學們還是更希望多安排管理類以及規劃決策類實驗。
2 企業需求的調查與分析
企業對學生在技能方面的要求有:了解物流信息系統的架構和功能,會倉儲、配送、運輸、貨代、訂貨系統等物流軟件的操作。初步具備使用條形碼技術、POS 系統對商品進行出入庫處理。運用RF技術、EDI技術等進行信息處理的能力。能夠較熟練的操作企業ERP各工作站的軟件。能操作系統,特別是進銷存系統。
對于更高層次的物流人才,企業要求也會相應提高,如具備物流系統規劃的能力、物流信息系統的綜合運用能力、供應鏈管理與改進的能力等一些綜合的、融合理論與實踐的能力。
3 物流實驗課實驗項目的調整方向
一是結合多種教學手段,針對性學習各部分內容。如國際報關和報檢實務的業務流程、物流信息系統應用等,可以采用模擬訓練,通過物流軟件、企業物流運作案例等手段來實現實訓目的。而對外語交流能力、倉儲與配送管理能力、物流系統設計和規劃能力的培養,可以采取學生自己動手的方法,通過自己動手實驗、團隊探討和到物流企業參觀實習等多種手段來實現職業能力的培養。還可以穿插物流運作視頻,如供應鏈物流運作專題片等。
二是變現在以實驗為目的的實驗室布局為以就業為目的的布局。參照企業實際來布局實驗室和模擬職能崗位。首先,提供仿真的企業業務處理環境。使實驗者有置身于企業實際環境中的感覺,這種環境可使學生自覺調整自身不同于課堂上課的狀態,促使學生主動思考、規劃自己的實驗過程和實驗步驟,主動完成實驗。其次,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設置不同崗位,更有利于學生真實體驗。以不同企業實際日常業務,提供仿真的業務流程。在實驗教學環境下可以模擬企業的各種物流管理實際,使學生在模擬現場的物流管理工作中充當某一角色,更深一層次的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識和技能,提高綜合運用的能力和素質。物流管理專業在于它的實踐性,只有通過不斷地實踐,才有機會發現物流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而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
三是課程內容隨物流業發展與時俱進。目前,我們的課程內容趕不上物流業的發展,出現明顯滯后性。應及時更新教學內容,跟上物流發展實際。要特別注重現代信息技術、規劃工具的開發與應用。
四是更高要求的培養學生的能力。對于本科教育,我們對學生有著不同于高職生的要求,在同學們完成基礎實驗的前提下還要更進一步安排同學們更高一層次的實驗如供應鏈管理類實驗、倉儲貨位的規劃設計實驗,物流配送路徑規劃實驗等等。訓練同學們如供應鏈管理能力、物流規劃設計能力、倉儲計劃編制、倉儲方案決策等等的綜合能力。讓學生完成包括基本型、提高型和研究創新型三種類型的實驗。除了培養學生的基礎的基本技能,還要培養學生更高層次的專業技能,包括物流信息系統課程設計、供應鏈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系統、市場調查與預測。
通過實驗課程的開設緊密結合網絡技術,并與如倉儲與配送、供應鏈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系統、國際貿易、市場調查與預測、電子商務等互為補充,使學生理論與實踐雙豐收。使學生的專業知識、動手能力、分析能力、判斷能力和綜合評價能力得以系統化、綜合化,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讓學生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實踐能力,既會思考,又會操作,這樣才能符合現代化物流人才的要求,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能力。
4 結論
物流實驗課實驗項目改革分為三個方面:一是結合多種教學手段,針對性學習各部分內容;二是變現在以實驗為目的的實驗室布局為以就業為目的的布局;三是課程內容隨物流業發展與時俱進;四是更高要求地培養學生能力。
基金項目:[1]天津市品牌專業(物流管理)建設項目;[2]天津師范大學教學改革項目:基于任務驅動式的物流實驗課兩階段教學方法創新與實踐;[3]天津師范大學實驗室改革研究基金項目:基于社團企業化的物流開放式實驗室的建設與運行(C2011 01);[4]2012年物流教改教研課題計劃:基于開放式實驗室的學生自主設計實驗課的教學方法創新與實踐(JZW2012096);[5]天津市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研究計劃項目(D02-1106)
參考文獻
[1] 陳達強,劉南.高校物流實驗室建設與教學研究[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8(4):147-152.
[2] 肖懷云,李正鋒,呂玉蘭.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環節設計[J].物流科技,2008(7):81-82.
[3] 齊天.《物流仿真實驗》實驗課的教學改革探析[J].科協論壇:下半月,2012(2):167-168.
[4] 劉聯輝.應用型物流管理本科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構建[J].湖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1):78-80.
[5] 柳和玲.物流管理專業集群式模塊課程的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4(4):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