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運用文獻資料法、調查法、數理統計法、邏輯分析法對應用型本科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實驗課程教學體系進行了研究探討,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若干優化對策,對促進體育教育專業實驗課程教學體系改革具有積極的理論指導意義。
關鍵詞 應用型 本科高校 體育教育專業 實驗教學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0 前言
實驗教學作為高等學校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學生能力培養和綜合素質提高方面有其獨特的作用,是培養合格人才的基本教學環節。但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更強調的是理論學習,實驗教學成為理論課的附屬品,導致學生實踐和動手能力及創新能力提高并不明顯。目前,實驗教學已經引起了教育部和各高等院校的重視,依據教育部〔2004〕9號文件《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教育本科運動人體科學類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的改革精神,作為應用型本科高校的體育教育專業,進行全面的實驗課程體系改革是非常必要和緊迫的。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以河南省的黃淮學院、許昌學院、平頂山工學院、周口師范學院、河南城建學院五所院校的體育教育專業實驗教學課程體系現狀為研究對象。運用文獻資料法、調查法、數理統計法、邏輯分析法對相關資料進行分析綜合和歸納整理。
2 實驗課程體系現狀
(1)實驗教學依附教研室、各成體系。體育教育專業需要學習體育保健學、體育心理學、運動生理學、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物力學等眾多課程,據調查發現,部分高校實驗室設備設置基本完善,各實驗分室基本能滿足教學實驗的要求,但因相近課程彼此獨立、封閉,不能整合優化實驗,出現實驗內容重復的問題,導致學生知識結構、體系受限。
(2)實驗教學內容陳舊、簡單。運動人體科學是具有科學性與應用性較強特點的實驗性學科,理論源于實驗,同時又指導實踐。實驗教學在其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多數學校實驗課教學過程仍是教師為“演員”、學生為“觀眾”的滿堂灌式陳舊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完全依照課本,采用教師課上演示,學生課下練習的傳統手段,常年無變化。開設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積極探索興趣的實驗過少。
(3)實驗室管理落后。一些學校實驗設備陳舊,在新引進的大型先進的儀器中,也因管理問題,致使實驗教學過程中極少能充分利用,出現儀器重復購置現象。另外由于實驗室制度的不完善、專職負責實驗教學的教師人員較少,在實驗教學的重視程度上不夠,導致實驗手段不能緊密與現代技術相結合。據調查,目前大部分學校實驗室沒有實行開放式實驗教學管理,課余時間不對學生開放。
(4)實驗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不完善、考核體系缺失。目前,大部分學校實驗教學計劃與教學大綱的不完善導致出現的種種問題在實驗課中頻頻出現,例如,由于在安排實驗課時將其包含在理論課之中,教師因課時緊張而占用實驗課時間,只挑選個別實驗讓學生做,致使學生利用實驗課提高實踐動手與創新的能力受到影響。另外,由于實驗課考核成績所占比例少,學生對其沒有足夠的重視,僅僅以完成實驗報告為實驗課的最終目標,從而導致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與理解不夠直觀深刻,忽視實驗課教學意義。
3 實驗課程教學體系優化對策
以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為切入點,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為目標,建立大學生應用型教育的實驗課程教學體系,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和實踐能力。構建與實施大學生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實驗課程教學體系計劃,培養創新創業能力,具體內容包括:
(1)優化實驗課程,構建基于課程群的綜合實驗體系。運動人體科學類課程均需要在實驗研究基礎上完成。培養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需要一個良好的實驗教學平臺。這就需要學校在制定教學大綱時,有效地將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有機結合,建立一個以能力培養為核心,涵蓋基本實驗、綜合設計性實驗、研究創新性實驗的分層次的實驗教學體系。啟迪學生科學思維與創新意識。營造一個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的和諧的實驗教學氛圍。
(2)更新實驗課教學內容,逐步實行獨立的實驗課教學課程體系。根據教育部〔2004〕9號文件《普通高等學校體育教育本科運動人體科學類課程教學指導綱要》的改革精神,傳統的實驗教學課程體系已經不能適應培養學生應用型人才目標的要求,各門理論課與實驗教學內容需要重新調整。尤其需要把實驗課單獨分設,并制定相應的實驗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以提高學生的基本操作技能、運用知識和創新思維的能力。
(3)改革實驗教學方法。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是實驗課成功與否的重要前提。以往的實驗課教學過程中,多數學校采用教師演示、學生觀看的方法,把學生當作知識的“容器”。好的實驗教學方法,應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實驗教學過程中,采取“教”與“學”相結合的方式,教師充分利用多媒體及實驗設備,邊講解邊指導學生動手實踐,并鼓勵學生大膽探索,突破常規思維,充分發揮其主動性,提高教學質量;二是采取課堂分組制,科學分組,讓學生在實驗教師指導下分組討論、思考問題,并按照要求制定實驗設計,做到自主學習,發散思維,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三是重視學生的實驗報告,檢查評閱學生的實驗報告,讓學生在實驗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其學過的理論知識,結合實踐總結分析問題,同時鼓勵學生多做實驗,多采用不同的實驗方法完成實驗,真正達到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之目的。
(4)創造“開放”式實驗教學體系。開放式實驗教學主要包括實驗服務對象與實驗管理理念方面的開放與創新。實驗服務對象主要是針對本校專業學生,在原有的課堂實驗基礎之上,允許學生有組織地在課余時間選做部分高水平實驗。同時,為各級體委和運動員選才,以及類似實施“全民健身計劃”等的社會民眾提供適當服務與幫助。實驗管理理念的創新重在管理領域的開放與科研人員的流動,打破行業界限,與校內外院系或其他院校進行形式不一的實驗室人員交流和實驗資源共享,提高實驗室整體管理水平。
(5)規范實驗教學計劃和大綱。根據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以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為目標,建立健全體育教育專業的課程實驗教學大綱,吸收當前新的實驗技術成果,及時調整編排完整的課程實驗教材,加強實驗與科研的結合,實現學生全面發展。同時,要按照校內配套、避免重復,把運動生理、運動生化、運動解剖、運動生物力學、體育保健學等學科之間合理銜接,建立完善的實驗教學文件。
(6)健全實驗教學管理。針對目前實驗室規模小、功能單一、資源浪費等弊端,應建立健全運動人體科學類課程實驗教學管理機構,整合優化,統一管理各實驗室。使有限實驗儀器設備得到最大化利用,保證實驗功能的集中,實現資源共享。同時,明確實驗教師工作者的責任,合理安排實驗教學,加強與外系、外校等單位的工作關系,為實驗教學創造更多的條件。
(7)加強實驗教學師資隊伍建設。調查發現,多數學校的實驗課教師均是理論課教師兼任,專職教師很少,特別是高層次教師如教授、博士。應具有針對性地對在職和專職實驗人員進行有計劃的專業的培訓,更新其知識結構,提高教師業務能力。同時,選擇實驗能力強的優秀教師充實于實驗教師隊伍。
(8)建立合理的實驗教學考核評估體系。目前,很多學校仍然實行傳統的學生實驗成績的評分方法,將學生的實驗成績按照一定的百分比,計算在理論課的總成績中。部分學校教師只是看看學生實驗報告完成情況,沒有科學的考核標準。應該打破傳統評分方法,合理安排實驗教學體系,對實驗課單獨設課并進行考核,全面考察學生的基本操作技術與設計能力,反映學生在實驗教學過程中的學習分析水平,以及實驗教學效果。
課題項目:黃淮學院校級教改課題階段成果(編號:2012XJGLX0804)
參考文獻
[1] 梁鴻.體育教育專業人體科學課程實驗教學環節改革研究[J].內江科技,2011(8).
[2] 章笑來.社會體育專業體育保健學實驗改革研究[J].池州學院學報,2010(6).
[3] 黃曉麗.體育專業運動人體科學課程實驗教學改革——基于人本主義視野下的探索[J]. 臨沂師范學院學報,2010(6).
[4] 胡鵬.運動人體科學實驗教學改革的探討[J].科教文匯,2011(6).
[5] 盧福玲.普通高校體育專業實驗課程內容體系改革[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