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幼兒園數量少是當今幼兒教育面臨的一大難題,尤其是在農村。對漯河市內部分農村幼兒園及市區幼兒園做了簡單調查,了解并實地采訪園長及相關老師。根據所掌握的資料,文章就城市幼兒園和農村幼兒園的現狀做了一個簡單對比,發現農村幼兒教育的現狀不容樂觀。
關鍵詞 農村 幼兒教育 幼兒園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都說孩子是民族的希望,那么哺育孩子成長的幼兒園無疑成為了家長的希望,孩子們成長的殿堂。農村教育一直都是中國龐大的人才儲備庫,可是這個巨大的人才儲備庫,在無私地給中國的發展不斷做出奉獻的同時,卻不能得到其應得的回報。農村教育還是和城市教育存在著巨大差距。
幼兒園數量少是當今幼兒教育面臨的一大難題,全國政協委員陳凌孚就“立足國家民族未來加快振興學前教育”發言時指出,我國能夠受到專門學前教育的幼兒比率極低,全國幼兒入園率不足40%,有一大半以上的適齡兒童被關在學前教育機構之外。特別是西部省份,個別地區幼兒入園率甚至不足5%。在筆者的調查中,一個擁有3萬人口的鄉鎮沒有一所正規的幼兒園,僅有兩三個運營困難的民辦幼兒園。“入園難”、“入園貴”成為農民面臨的巨大難題,這樣的情況下,保證農村孩子入園率的提升困難重重。
學前教育階段,主要涉及感官、語言、秩序、社會規范、閱讀能力和心理發展等。①孩子在幼兒時期培養出來的性格、行為習慣很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所以學前教育時期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在許多農民眼中,農村就像一個被遺忘、被忽視的集體,在掙扎中求生存,讓農村孩子可以像城市孩子一樣接受良好的教育,擺脫貧窮的宿命,這是太多農民兄弟的期盼。
利用暑假時間,筆者對漯河市內部分農村幼兒園及市區幼兒園做了簡單調查,了解并實地采訪園長及相關老師。根據所掌握的資料,我們就城市幼兒園和農村幼兒園的現狀作了一個簡單對比,發現農村幼兒教育的現狀不容樂觀。這些差距具體表現:
1 硬件設施對比明顯
城市公辦幼兒園大都規模大、占地面積廣,園內各種基礎教育設施和娛樂設施俱全。孩子在那里有老師的呵護,朋友的陪伴,更有令他們欣喜的各種游戲。在那里他們可以暫時忘卻沒有父母陪伴的失落,那里洋溢著歡聲笑語。城市的民辦園實力同樣不容小覷,雖然不像公辦園一樣享受國家的各種優惠政策,但勝在經營得體,加之投資方的看好,民辦園同樣具有較強的家長吸引力。
在農村,落后經濟支撐下的幼兒園更像是一顆幼苗,隨時經受著風雨的考驗,一不小心就可能倒下去。這倒不是說農村幼兒園全部如此,公辦園還是有相當的競爭力,但公立幼兒園相對于農村龐大的幼兒基數來說數量太少,而且公辦園各種收費相對較高,對農民而言根本吃不消。民辦園大都以家庭式規模為主,數量多但競爭力差,班級數量少,因條件差招收的學生也較少;院內娛樂設施質量差,數量少,有的甚至沒有任何的娛樂設施,學校規模小,能夠供孩子玩耍的地方有限,醫療機構更是無從談起,院內安全隱患較為突出。
2 軟件設施差距明顯
首要的也是最令人關注的當屬教師隊伍建設。一所幼兒園的教師隊伍質量如何,直接關系著幼兒的成長良好與否。據資料所知,城市幼兒園教師至少為大專學歷且有教育經驗,園內教師大多有教育編制,年齡在20~40之間;農村教師正規學歷的少之又少,年齡在25~45之間。最直接的對比體現在教師的工資上,經濟條件好自然工資就高,在工資的巨大差距面前,無私奉獻顯得是那么的可笑。筆者做過實地調查,在農村民辦幼兒園,一個老師一個月基本在500~600元之間,公辦園800~1100元左右,城市一月工資大致在1000~1300元(根據不同地區經濟狀況會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經濟發達地區有的可高達3000~4000元)。如此比較,也就不難理解為何絕大多數教師更愿意選擇留在城市而非窮苦的農村地區。
在筆者調查的對象中,其中一所縣級重點公辦幼兒園和一所市級公辦幼兒園應屬同類中的佼佼者了,學校的職工80%是在國家編制范圍內,教師文化程度至少在專科以上,且每位老師都至少有3年教學經驗,擁有教師資格證和幼師資格證,外聘老師等同。學校還實行優勝劣汰政策,定期對老師的教育進行評比,不合格者則有被淘汰的危險。學校旨在通過這些策略,增強老師的憂患意識,同時學校還會定期送老師去參加教師培訓,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兩家農村民辦幼兒園,一所里除新調來的園長是專科畢業,還有一名是外聘的公辦小學教師,其余6名教師全部是附近的村民;另外一所幼兒園連帶園長在內的3名教師全都沒有教師資格證或幼師資格證。這些村民僅有一個高中水平,余者皆是初中或小學水平。試想這樣的教師隊伍如何與師資力量雄厚的公辦園相比,教師之間有如此大的差距,又如何能期盼農村孩子和城里孩子享受同等的受教育成果呢?農村教育質量的惡化,師資力量的缺陷應引起人們的思考,國家的強大到底給了農民多少收益,他們的辛苦付出得到的難道只是這樣的結局嗎?
除卻師資力量,另一個巨大的對比在于政府的政策,可以說,政府的政策很大程度上就決定了一個園的成長,這也許有點武斷,但離開政府的支持,一個幼兒園的發展可以說步履維艱。目前,政府的投入嚴重不足,至2010年底,我國學前教育的政府投入僅占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的1.3%,這不僅跟發達國家10%的比例相差甚遠,也遠遠落后于保羅等非洲國家在內的3.8%的世界平均世界水平。在這不多的投入中,城市幼兒園大多受到國家的財政支持,從而使國內有更多資金完善各種設施,吸引更多幼兒到學校來,而農村在這方面受益極小,國家政策總是在有意偏向城市。誠然城市教育的發展可以為國家帶來受益,然而農村難道就應該被遺忘嗎,農村在為國家的成長付出巨大代價后不應有所收益嗎?農村幼兒教育問題需要國家盡快拿出實際行動去解決。農民們的愿望全都傾注在了孩子身上,他們始終相信上學是改變孩子命運的最好辦法,可是到目前為止,我國還沒有出臺一部正規的關注農村幼兒教育的法律文獻,缺少完善的法律保障及政府的幫扶,農村的幼兒教育還能走多遠?農民的希望還能成為現實嗎?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同為農村人所以筆者可以更深刻地感受到農民兄弟眼中那份濃濃的希望之后,是無奈,困惑和迷茫。
面對農村幼兒教育的現狀,面對農民兄弟們那殷切的眼神之中所透露出的受傷的目光,我們必須立即采取行動,關注農村幼兒教育的發展,國家中央、地方連成一線,真正把幼兒教育作為一項國之重事,也唯有如此,農民的希望才不會變成失望。
注釋
① 程淮,籍孝誠.要重視中國0~3歲兒童發展與早期教育.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