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1日,北京市發生61年以來最大降雨,城區平均降雨量212毫米。北京成為水鄉澤國,甚至有人在大雨中喪失生命。
與北京水滿為患截然相反的是股市在嚴重縮水。“如何炒股炒到100萬?很簡單,請自帶千萬入場。”這個最近在網絡上流行的段子,道出了如今市場的極度不景氣和信心的極度低迷。
7月中旬,滬深兩市上百股跌破最低點,其中不少股票跌7成,堪比中石油。在A股連續下跌行情中,中小散戶的心理承受力似乎已到了底限,不少人選擇割肉離場,甚至決定徹底退出市場。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A股新銷賬戶連續兩月超過3萬戶,今年上半年共有22.22萬戶股民與A股市場說再見。對股民來說,股市的大跌也是要命的。
和股市不同的是房價最近呈現上漲勢頭。雖然中央兩月內連發九信號穩樓市,但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6月份我國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價格上漲的城市數量均有所增加。其中,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有25個,環比上漲的城市數量比5月份增加了19個;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的城市有31個,環比上漲的城市數量比5月份增加了13個。同時,一線城市土地市場漸趨活躍,7月17日,北京單日土地收入進賬超過37億元。
日漸上漲的高房價也擊穿了年輕人的心理防線。有媒體報道“半年工資才夠買一平米,高房價逼白領逃離北上廣”,或許這是他們一種無聲的反抗。
除了房價上漲,如何讓我們的老人頤養天年,最近也是人們普遍議論的話題。
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最新給出的數字,2011年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個人賬戶“空賬”已經超過2.2萬億元,較2010年增加約5000億元,養老保險“空賬”正在以25%左右的速度擴大!年輕人買不起房子,老人養老有隱憂。關注民生,也許首先應解決以上問題。
除了房價的上漲,在經歷了三連跌后的油價,最近可能會再次上漲。中石油日前就將柴油大區的區內調撥價上調50元/噸,區外上調100元/噸。而中石油的改調撥價,向來被視為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的風向標。這也是自今年成品油連續第三次官方下調后,石油巨頭首次上調調撥價。中石油大區調撥價此次由跌轉升,也許暗示下一輪成品油價調整或轉跌為漲。
據預計,到8月9日新一輪調價窗口開啟時,三地原油價變化率將達到7%-8%。
北京大雨之后,更多的是引起人們對城市建設和人性的反思,股市低迷,是否也該引起管理層和股民的反思?而房價和油價,仍然是消費者最為關心的問題。但能不能老有所依,恐怕揪心的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