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樂府里記錄了這樣一個讓人傷感的故事:上山采蘼蕪,下山逢故夫。長跪問故夫:“新人復何如?”“新人雖言好,未若故人姝。顏色類相似,手爪不相如。”
故事中的故夫偶遇棄婦,從紡織效率的角度,得出新不如故的結論。設想如果銀行股有代言人的話,該是故事中棄婦的模樣,基金則該是守著新歡的故夫。
7月20日公布完畢的基金二季報顯示,納入統計的67家基金公司旗下1003只基金,二季度共實現盈利618.88億元,較一季度增長63%。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二季度基金的持股結構出現重大調整,重倉股全面洗牌。其中房地產、保險和醫藥個股被基金大舉增持,而受經濟下滑及降息影響最大的銀行股被基金大舉減持。
重倉股,向來被譽為基金業的風向標和燈塔,預示著基金業的未來走向。對普通的投資者來說,重倉股的指向,表示著資金的流向。下一站,資金流向何方?
保險地產增持明顯
受益于降息和行業回暖,房地產四大龍頭“招保萬金”成為二季度基金重點增持對象,其中,保利地產的基金數從一季末的106只增加到二季末的147只;金地集團從一季末的45只增加到71只;招商地產從一季末的43只增加到59只;萬科A的基金數從一季末的101只增加到124只。
此外,二季末重倉貴州茅臺、中國太保、中信證券、康美藥業、金螳螂、中聯重科的偏股基金也較一季末有顯著增加。
如果按照重倉市值計算,貴州茅臺、中國平安、萬科A、格力電器和保利地產位居基金前五大重倉股。不過,按照被重倉的基金數計算,中國平安拔得頭籌。據天相投顧統計,一季末時只有92只基金重倉持有,但到二季末時,重倉持有中國平安的基金數大幅增加到217只,數量比一季度翻了一倍多。中國平安已毫無懸念地成二季度最受基金歡迎的個股,這表示中國平安表現如何,將影響到最多的基金。
從行業來看,二季度基金重點增持醫藥生物制品、房地產和電子等行業。和一季度相比,二季末基金配置這三大板塊的比例分別上升1.35%、1.24%和0.83%。
基金業內人士表示,在整體股市方向不明的情況下,基金在行業配置上也趨于均衡。行業上的平衡配置加優質個股精選,成為當前基金投資的主流做法。
銀行家電被棄
在中國平安被眾基金追捧的同時,曾經的重倉股在二季度被基金拋棄,其中銀行股和家電股被減持最多。
數據顯示,在銀行股中,招商銀行、浦發銀行、民生銀行、深發展A和興業銀行均被大舉減持,重倉持有這些個股的基金數大幅下降。以招商銀行為例,重倉持有招商銀行的股票方向基金數量銳減,從一季末的122只大幅減少到二季末的63只,減少近50%。曾經紅極一時的五糧液如今也受冷遇。數據顯示,重倉持有五糧液的基金數只有94只,而一季度這一數字是149,數量減少了55只。
此外,曾經備受追捧的伊利股份、美的電器、蘭花科創、蘇寧電器等也“榮登”基金減持前10名行列。
二季報數據顯示,報告期內,基金主要減持的行業有機械設備、采掘和食品飲料。其中,持有食品飲料的總市值環比減少66.25億元。
板塊配置趨向分散
相比一季末,基金在行業配置上的集中度顯著下降了2.87個百分點,顯示基金板塊配置趨于分散化。
二季報顯示,截至二季末,金融保險、機械設備和食品飲料成為股票方向基金配置的前三大板塊,市值分別占基金凈值的10.65%、10.39%和10.17%。緊隨其后的是房地產和醫藥生物板塊。
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在資本市場更是如此。對于投資者而言,不妨放下舊愛,擁抱新歡。因為,認清投資的方向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