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對自然生態的保護以及社會經濟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只有切實做到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才能夠真正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當前水資源的短缺是制約我國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問題之一,所以做好水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利用對于我國的發展具有戰略性意義。本文以吉林省水資源開發利用為例,對水資源合理開發與利用的必要性做出闡述,并對吉林省在水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的主要工程做出分析,同時對當前吉林省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做出探討。
關鍵詞:吉林省 水資源 合理開發利用 案例 問題與策略
中圖分類號:TV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8(c)-0148-01
水危機問題已經成為全球性的戰略問題,引起了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并在此背景下努力找尋克服水危機以及保障水資源持續發展的策略,而在這個過程中的相關工作也主要通過水資源合理的開發利用來展開,可見對水資源合理的開發與利用的研究符合社會發展的要求與趨勢,做好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相關工作刻不容緩。所以必須提高對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必要性的認識,并在肯定當前階段取得的成果的基礎上不斷發現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中仍需面臨的問題,并不斷找尋解決這些問題的策略。
1 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的必要性
1.1 水資源危機要求實現水資源合理開發與利用
水資源危機已經被公認為全球經濟發展的最大制約因素之一,水資源可利用總量已經向人類的發展提出了很大的挑戰。以吉林省為例,吉林省平均當地水資源總量為398.83億m3,其中包括地表水資源量344.17億m3,地下水資源量為123.60億m3,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在1500億m3左右,占有量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2/3左右,根據國際公認的標準評價吉林省屬于中度缺水地區。有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吉林省的水資源總量并不豐沛,進行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研究與實踐具有必要性。
1.2 社會發展速度與水資源可利用量之間的矛盾
水資源是促進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與基礎,人口的不斷加大以及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與水資源的可利用量產生了很大的矛盾,包括吉林省在內的許多地區已經出現缺水的現象,水資源的匱乏已經成為了全國普遍存在的問題。特別是吉林省水資源的分布很不均衡,也造成了吉林省個別地區發展與水資源可利用量的突顯,尤其表現在吉林省西部地區,受到大陸性半干旱氣候的影響,多年平均蒸發量遠遠高于平均降水量,由于缺水造成的糧食產值降低30%,工業產值損失高達200億元以上,也使社會各方面的投入成本增加了15%以上,所以進行水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利用,是緩解社會高速發展與水資源可利用量不足矛盾的主要途徑之一。
1.3 水污染要求提高水資源合理開發與利用意識
由于我國城市化與工業化的迅速發展,造成了污染問題的加劇,許多水資源在污水、廢棄物、垃圾的排放下使水質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吉林省也存在較為明顯的水質問題,并造成了用水安全問題以及使水資源的可利用量進一步減少。吉林省水污染中的工業廢水占據廢水排放量的90%,如遼源市境內的遼河流域受到水污染的影響明顯,使吉林省不得不面臨著水資源短缺與水污染嚴重的雙重難題,嚴重制約了吉林省的社會發展,所以在水污染趨向嚴重的背景下,不斷探索與實踐水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利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 吉林省在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方面的案例分析
吉林省在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方面取得明顯效果的是針對實際情況進行水利樞紐工程建設,其中包括老龍口工程、哈達山水利樞紐工程,引松供水工程等重點水利工程。其中老龍口水利樞紐工程保證了居民的飲水安全問題,同時也包含了防洪、防水、灌溉和發電的功能,為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必要的基礎。哈達山水利樞紐工程是增產百億斤商品糧能力建設的骨干工程,雨季能夠增產糧食30多億斤,對吉林省農業的發展能夠做出重要的貢獻,同時也能夠推動吉林省城市化、工業化的發展。引松供水工程的供水范圍在吉林省的經濟中心即吉林省的中部地區,包括長春市、四平市、遼源市以及所屬的11個市、縣、區,為這些地區創造更大的生產總值提供了保障,同時也帶動了周邊地區的發展。其次吉林省通過“三條紅線”的辦法對水資源進行了嚴格的管理,為水資源的保護、調度以及利用都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時吉林省污水處理工作也有很大進展,僅“十一五”期間就建成投運城鎮污水處理廠36座,是污水處理能力大幅度提高,為水資源的再能利用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3 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中仍舊面臨的問題分析
雖然吉林省在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方面做出了諸多的工作與努力,但是對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仍舊處于探索與發展階段,水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作為一個需要長期堅持的任務仍舊面臨著一系列比較突出的問題需要重視和解決:第一水資源匱乏現狀仍舊十分嚴峻,截止到2011年,吉林省全省45座縣級以上城市中的35座存在嚴重缺水的現象,同時呈現出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較低的特點,使應用水的安全系數受到威脅,以東、西遼河以及遼河干流為主的流域水質性缺水問題仍舊十分突出;第二水資源污染形勢仍舊嚴峻,在吉林經濟高速發展的背景下,水質的污染仍舊表現出不協調性,尤其是工業用水污染仍舊有待加大整治力度;三是部分地區水資源透支,由于每個地區在地下水的開采方式不同,造成一些地區的水資源透支,局部地區形成了較大面積的水位下降現象;四是水資源浪費,個人與企業對水資源的合理利用缺乏意識,并缺乏必要的水循環利用投入使水資源浪費問題仍舊有待進一步解決。
4 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策略
在吉林省水資源仍舊面臨較為嚴峻形式的背景下,需要對水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利用進行進一步的探索與實踐。首先應當在加強現有水利設施利用與管理的前提下,根據地區實際情況與可行性,制定水資源工程修建方案與規劃,促使水資源的蓄調能力得到提高;其次要重視節水設施的完善,尤其是用水量較大的工業與農業需要引起重視,積極推動灌區節水設施的改造;再次重視水循環利用,在重視水資源自然再生的同時加大投入進行提高水資源社會再生能力,促進水資源利用的高效性,提高水資源的重復利用率,通過污水處理技術的革新以及污水處理機構的建設提高污水處理能力;同時也要重視推動節水知識與意識在公眾中的普及,引導公眾樹立憂患意識、安全意識以及合理利用水資源的意識;重視水資源的管理工作,建立領導責任制與崗位責任制,同時推動稅務管理一體化進程,并通過以水價改革為主要手段形成合理的水價機制,從而促進水資源利用的節約與高效。
參考文獻
[1]秦蓓蕾.論水資源的可持續開發利用[J].水利科技與經濟,2006(2).
[2]徐運忠,吳國璽.我國水資源特點及開發利用[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