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圖書館作為公益事業單位,要獲得較快地可持續發展,必須加強對自身財務的管理,增加圖書館管理的社會效益。文章介紹了圖書館財務管理的內容,闡述了圖書館財務管理的特點,分析了發揮圖書館社會效益在財務管理上存在的阻礙因素,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圖書館 財務管理 社會效益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8(c)-0215-01
1 圖書館財務管理的社會效益
圖書館是一個專門收集、整理、保存、傳播文獻并提供給公眾使用的科學、文化、教育和科研機構。圖書館財務管理有其自身特點,通過會計數據、會計方法和業務核算及預算的方法對圖書館各項業務活動進行核算和監督。通過對圖書館財務的管理,可以規范圖書館的運轉,提高辦館效益,更好地服務大眾、服務社會。
2 圖書館財務管理的特點
2.1 圖書館財務預算易記量及計劃性、可操作性強
要加強對圖書館財務的管理,必須做好預算。圖書館財務預算的可操作性強。圖書館財務預算適用范圍相對較小,選定的財務預算方式必須是一種適用于圖書館這一特殊機構的。圖書館財務預算有易計量的特點,選定的預算內容明確,能夠通過一定的方法加以判定,能夠量化。
圖書館財務預算的計劃性和可控性強,圖書館通過財務預算可以規范圖書館財務管理活動和控制財務管理目標實現的程度。通過預算,可以建立和健全圖書館各項支出和創收管理制度,強化對收費和對專項資金支出的管理。
2.2 圖書館財務管理目標的層次性
圖書館根據日常所發生的各種經濟活動,在不同層次上與內部經濟責任制相結合。層次性即指圖書館的財務管理目標能夠按主要影響因素分解為不同層次的具體目標,從而將這些目標分級落實到財務管理活動的不同環節和不同部門。
層次性一方面是及時清理圖書館不同環節、不同部門往來款項,建立健全以崗位責任制為中心的資產管理制度和各項財務監督和審計工作制度。另一方面是通過登記各環節、各部門的相關憑證,再根據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登記有關明細分類賬和總分類賬,然后試算平衡,編制出圖書館財務報表,加強對各種資產的管理。
2.3 圖書館財務管理的統一性
圖書館財務管理通過建立健全財務分析制度,定期對收支情況做出分析,為領導決策提供財務信息,從而與圖書館的規劃和總發展目標具有高度的統一性。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能夠最大限度地滿足圖書館長期生存、發展,從而更好地服務社會。
3 圖書館發揮社會效益存在的障礙
3.1 對圖書館財務管理的重視程度亟待提高
目前,在我國的圖書系統中有公共圖書館、高等學校圖書館、科學專業圖書館、軍事圖書館、工會圖書館、企業圖書館這七種類型的圖書館。除了一些大型公共圖書館,有相當數量的圖書館只設置了兼職的財務會計人員,這就不能很好地發揮會計核算和監督的職能和作用。同時,財務管理人員業務素質不高,財務管理應有的資產管理職能沒有得到發揮。圖書館經費管理與使用脫節,工作效率低的情況時有發生。
3.2 相關經費制約了圖書館日常工作的開展
文獻是圖書館開展一切工作的物質基礎,圖書館需要連續不斷的購書,所以圖書經費的使用也是連續不斷的。大多數圖書館的經費是國家預算撥款,分季度到位,加上經費緊張,難以購置所需購置的圖書從而不能滿足讀者的需要。同時由于財務管理體制的不健全,圖書購置經費還常常被挪作他用,極大影響了圖書的購置和期刊報紙的訂閱,不利于圖書館社會效益的發揮。
加上圖書館購書、訂期刊往往是先匯款,后到書,需要大量的預付款。在沒有經費的情況下,只能通過借款,這樣就形成了借款數目多,在財務處報賬沖銷借款時容易出差錯。如果出現了款已匯出,書一直未到的情況,容易造成一系列呆賬,壞賬,給財務結算帶來麻煩,影響圖書館日常工作的開展。
3.3 財務管理制度不盡完善
雖然大多數圖書館每月都會按時編制會計報表,但現行圖書館財務管理的實際情況是只顯示圖書經費支出的總數而沒有詳細的具體支出。只有總數據而沒有明確分類賬的會計報表,這是圖書館財務管理制度的缺失,不利于部門領導了解圖書經費的分配情況,也不利于搞好藏書與設備的合理購置,還不利于提高圖書館的財務工作效率,更不利于統籌規劃。
4 提高圖書館社會效益的建議
4.1 加強圖書館財務管理制度建設
為了圖書館更好地發揮社會效益,需要建立和健全審核報銷制度,加強對費用的管理,要執行專款專用的原則,強化支出管理,加強財務監督。圖書館作為文化事業單位,需要加強與財政、稅務等部門的溝通,圖書館財務管理人員要深人了解和及時掌握有關財稅方面的政策、法令、制度,與有關部門進行交流。積極開展公共財務關系建設,理順財務管理體制,確保財務工作秩序有條不紊,以達到加強財務管理,提高管理效益,更好地服務社會的目的。
4.2 規范圖書館會計電算化管理
會計電算化是用電子計算機代替人工進行記賬、算賬、報賬,以及對會計信息進行分析和判斷,融電子計算機技術以及會計理論和方法為一體,以現代化手段取代傳統手工操作的會計管理方法。很多圖書館都已開展會計電算化進行財務管理工作,實踐證明,會計電算化可以有效地提高財務管理工作的效率。實現會計電算化,通過規范圖書館會計電算化管理,便可以掌握大量、準確和詳細的會計信息,促進圖書館的發展。
4.3 提高圖書館財務人員的專業水平
要構建和諧發展的圖書館,需要重視人的發展和管理。圖書館的財務管理取決于財務工作人員,它的成效如何取決于財務人員的知識、觀念、智慧和職業操守。因此在財務管理活動中要樹立科學的理財觀念,摒棄傳統理財思想。要充分調動圖書館財務人員的積極性、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從而科學理財。建立和健全內部牽制和會計人員崗位責任制度,明確崗位職責和權限,規范財務人員的行為,建立責、權、利相結合的財務運行機制,強化對人的激勵和約束,保證圖書館持續穩定發展。
5 結語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文化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圖書館的社會經濟效益也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除了政府、財政部門給予積極支持外,圖書館要擺脫舊觀念的束縛,走向社會,引入市場機制,廣開門路,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籌集資金,利用圖書館自身優勢,充分利用人才、技術、設備等條件,拓寬服務范圍,使得圖書館更好地服務大眾。
圖書館社會效益的實現與圖書館財務管理密切相關,要通過轉變傳統觀念,引入新的管理方法,開展館員培訓,加強圖書館財務管理,利用館藏文獻進行課題跟蹤服務,為生產、科研單位提供經濟信息等工作,增強圖書館自我發展能力,更好地服務社會,提高圖書館的社會效益。
參考文獻
[1] 趙輝.圖書館財務管理與經濟效益[J].江西圖書館學刊,2009(4).
[2] 王立清.新技術革命與圖書館業務流程重組[J].圖書館情報工作,2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