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糖尿病是一種內分泌-代謝綜合癥,治療藥物包括降糖藥和抗糖尿病藥,作用機制各異,二甲雙胍是一種歷史悠久的降糖藥物,降糖藥獨樹一幟,文探討其優勢及前瞻性。對二甲雙胍的應用提供臨床依據結果 二甲雙胍能減少IGT患者糖尿病的發生率,明顯降低T2DM的血糖,可降低糖和血紅蛋白,降低血脂,減少誘發心肌梗塞的風險,可作為肥胖和超重的2型糖尿病者的一線用藥。并因不良反應少,而使患者有良好的依從性。結論 早期應用二甲雙胍治療是必要和可行的措施。
關鍵詞:二甲雙胍 糖尿病 具體優勢
中圖分類號:R587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8(c)-0248-01
近幾年人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但是由于各種原因造成的疾病種類也不斷增多,其中糖尿病就是現今常見的病癥。盡管這種病癥對人體的危害不大,但是糖尿病造成的并發癥卻對人體有著極大的損害。這種疾病出現的原因主要是在遺傳基因、周圍環境和免疫系統的共同作用下出現的一種不正常的分泌代謝的綜合癥。
在我國糖尿病患者數量極多,而且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民在飲食上不加節制,也不進行體育鍛煉,這就造成了身體肥胖,從而引發糖尿病。糖尿病(DM)是一種慢性疾病,不具有傳染性,但是卻會伴隨終身。現在我國糖尿病患者數量越來越多,我們必須要采取適當的措施制止,否則會造成嚴重的后果。
近幾年來醫療事業得到極大的發展,糖尿病的治療水平也越來越高,人們發現了一種有效治療糖尿病,降低血糖的藥物—— 二甲雙胍。這樣藥物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血糖,還可以降低由糖尿病造成的血管類并發癥的發病幾率。如果在發現病癥前期就開始服用,還可以降低糖耐量受損患者發展成為糖尿病患者的幾率,而且這種藥物不會產生太大的副作用,對人體傷害較小。國際糖尿病聯盟對這種藥物也十分親睞,認為它是治療糖尿病的首選藥物。所以,二甲雙胍越來越被人們所關注。我們就對這種藥物進行臨床試驗和分析,通過這些實驗數據來說明該藥物在糖尿病的治療中存在的優勢。
1 對糖尿病治療的內容回顧
通常來說引發糖尿病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胰島素分泌功能受到損傷,二是胰島素功能出現抵抗。而在選擇治療糖尿病的藥物時也要根據以上兩個原因進行。也就是說要選擇降糖藥和抗糖尿病藥。降糖藥的原理是有效的促進或者是替代胰島素的分泌,主要的藥物有胰島素、磺脲類藥、胰島素類似物等。而后者主要是要替代胰島素的分泌或者是促進其分泌。這類藥物主要有胰島素增敏劑、釩化合物雙胍類藥、β3受體拮抗劑、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劑、糖原異生抑制劑、α-葡萄糖甘酶抑制劑、胰升血糖受體拮抗劑和腎上腺素α2受化體拮抗劑等,這些藥物主要是解決糖尿病患者在糖代謝上出現的問題。
2 二甲雙胍存在的優勢
在20世紀的50年代,人類開始使用雙胍類藥。在當時出現的藥物是苯乙雙胍,但是這種藥物會造成人體血乳水平上升,所以國外已經不使用這種這種藥物了。而二甲雙胍藥物是在1985年7月出現的,它是由澳大利亞公司研制和開發出來的。現在已經在內分泌臨床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也被認為是治療非肥胖者的最佳藥物。另外,這種藥物在美國也被允許應用于治療青少年或者是兒童糖尿病患者。使用這種藥物治療糖尿病已經經歷了50幾年的歷史,但是在使用過程中一直都被當成是普通的降糖藥物,所以并沒有起到真正的作用。近幾年,通過大量的臨床實驗,人們對二甲雙胍又有了重新的評價,認為其在治療糖尿病上具有良好的效果,所以對這種藥物的研究和使用都逐漸增多。
3 對雙胍類藥作用優勢的總結
(1)使用二甲雙胍治療糖尿病主要是通過對胰島素抵抗的改善,不是對胰島素分泌的刺激,所以使用這種藥物不會過大的增加胰島的負擔,所以不會引發高胰島素血癥。
(2)使用二甲雙胍可以有效的保護心血管,還可以降低大血管并發癥的發生幾率。另外,二甲雙胍不僅可以起到降糖的作用,還對膽固醇的合成起到了很好的抑制效果,這樣就可以使甘油三脂、膽固醇等有效的降低,從而可以有效的減少細胞死亡率。現在,二甲雙胍已經被認定為治療糖尿病時可以防止心血管并發癥的唯一藥物。對于需要做冠狀動脈血運重建術的2型糖尿病患者來說,服用二甲雙胍能顯著地降低其發生心梗的幾率和死亡率。長期隨訪調查表明,與使用磺脲類降糖藥物的患者相比,使用二甲雙胍的2型糖尿病患者,其并發心血管疾病的幾率和死亡率都有所下降。
(3)可抑制餐后高胰島素癥,同時具輕度降低血膽固醇、三酰甘油酯、低密度脂蛋白和其他脂質,增加纖維溶活性,降低血小板凝集,降低血管的通透性,對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其為唯一減少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的降糖藥,可改變心血管的危險因素。其表現在抑制血管炎癥反應,抑制細胞因子介導的IL-1β激活和血管內皮細胞、平滑肌細胞和巨嗜細胞、釋放促炎癥細胞因子IL-6、IL8。不僅降低大血管并發癥,且可降低微血管并發癥。
(4)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二甲雙胍經過糖尿病患者半個世紀的應用,已被證明既有效又安全,可謂經受了歷史的考驗。過去一些人認為,服用二甲雙胍能增加患者乳酸性酸中毒的幾率,這種提法并無證據。有學者對有關文獻所作的薈萃分析顯示,在服用二甲雙胍的3.5萬名糖尿病患者中,并未發現過乳酸性酸中毒的病例,而個別報道中提到的服用二甲雙胍性酸后出現了乳酸性酸中毒的病例則往往是由于服藥者存在服用二甲雙胍的禁忌癥。
(5)近期由國內研制的二甲雙胍胃膨脹滯留緩釋片將藥物制成適合吞咽的橢圓形片劑,進入胃液后,體積膨脹,迅速的伸展至抵抗胃排空的尺寸,從而延緩胃中的停留時間。使藥物恒定、平穩、持續的釋放遞送到胃腸上部的吸收位置,可延長藥物作持續用時間,減少服用次數和對胃腸道的刺激,增加患者的用藥依從性。因此,二甲雙胍降糖藥物在臨床應用上優勢明顯值得推廣。
(6)二甲雙胍藥源充沛,價格低廉,具有良好的性價比。
參考文獻
[1]張慶,胡敏燕.門診患者降糖藥使用情況分析[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05,25(10):980.
[2]上海第二人民醫院.二甲雙胍治療磺酰脲類藥無效的2型糖尿病者結果[J].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1997(6):346.
[3]吳林華等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的生物等效性評價[J].中國藥學雜志,2006,414(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