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做網站的朋友說,這個月去了好幾次告別儀式,以后可以跑個八寶山專線了。這個月陳強離開了我們,當眾多網友正在為他點起蠟燭,懷念著他的“黃世仁”、“南天霸”、“二子他爹”等角色時,第二天又傳來了張瑞芳仙逝的消息。陳強與張瑞芳兩位電影表演藝術家相隔48小時離世后,不到兩天,天堂里又多了一位可敬、可愛的老演員。被稱為“龍套大師”的黃宗洛6月30日因嚴重肺部感染在北京同仁醫院去世,享年86歲。這些老藝術家的相繼辭世,令人扼腕嘆息,也讓我們更加懷念與珍惜他們留給我們的黑白回憶。
在那個影像顏色只有黑白的年代,這些演員也是如此的黑白分明、清清白白。那個時代還不流行炒作,還沒有狗仔隊這個特殊行業,人們對于真假的標準也還不模糊,演員對于他們來說只是一個職業,表演是他們的工作,他們的心思就是把角色演好,名和利似乎是個很遙遠的事情。
“當著人,我喜歡以龍套演員自居,并非故作謙虛,而是實事求是。本人跑過的龍套,為數可能不下半百 ——這就是我,一個演員,對革命文藝事業作出的微不足道的貢獻。到將來誰都會有的那一天來臨之際,我會沒有內疚地含笑離去,因為在自己的崗位上,我已盡力而為。”在北京人藝的院刊上,黃老以《終身龍套》為題寫過這樣一上面這段話。老藝術家最讓人感動的是他們絕對服從藝術。陳強女婿張山曾透露:“老爺子80多歲高齡拍《鬼子來了》,涼水往頭上澆,倒騎毛驢,這種敬業精神后輩很難做到”。“我沒有演技,只有激情”張瑞芳說,“有時候跟發瘋一樣,下了臺還不停發抖。沒辦法,我不會假演,每次都是動真格的。”
這就是那個黑白影像時代的演員,一群可愛又可敬的老人。我們懷念那個時代,是因為我們對這個時代的失望,就像今年戛納紅毯上一群妖女們爭奇斗艷時,網友翻出鞏俐與哥哥張國榮曾經在戛納的合影,簡單的黑白搭配卻迅速秒殺了我們。當選擇越多,色彩越豐富,技術越發達,手段越復雜時,我們開始懷念曾經的簡單與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