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曾經做過一次關于“夢想”節目的策劃,當時就發現打著“夢想”名義的節目還真不少,《中國夢想秀》算是其中的佼佼者,無論是口碑還是收視都對得起“夢想”兩個字。6月29日,第三季《中國夢想秀》落下帷幕,在夢想盛典現場,章子怡、劉歡、韓紅、楊瀾、吳小莉等明星現身,作為圓夢天使幫這些平民草根圓夢。在那一刻,追夢者與圓夢者皆大歡喜,“夢想”成了最和諧的詞匯,但作為節目類型,“夢想”是需要被包裝的,他們是在幫人實現夢想,還是在販賣夢想?自然就成了我們的疑問。
圓夢是不是一定要煽情?
好像一提到夢想,就一定少不了感動,別管外人是否覺得這個夢值不值,對于追夢者來說,這個夢想都是偉大而令人渴求的,所以節目包裝“夢想”的最好手段就是煽情。有網友質疑《中國夢想秀》圓夢人好像太過集中于社會底層,有些夢想太過苦澀。對此浙江衛視總監夏陳安給出的解釋是,“其實這個問題前兩季更嚴重,殘疾人、絕癥患者,期期看得讓人落淚。我們沒有刻意去尋找弱勢群體,只是可能他們對夢想的追求更為強烈,所以更容易入選。比如說,可能一個白領的夢想是去哪里哪里旅游,這樣的夢想就缺乏深度,呈現出來很難打動人心。”
大張偉將制作《窮開心》時的吉他送給了吳光圓夢人返場是否多了?
《中國夢想秀》第三季在節目表現形式方面有了很大改變,從每集請一堆明星來圓夢變成了把主舞臺交給圓夢人,還加入了周立波帶領的一個圓夢觀察團,這些觀察團通過投票決定圓夢人的去留,當然周立波有反轉的權利。一開始這種返場很刺激觀眾,但是波波老師屢次運用這個權利,就不由得我們質疑,這種返場是不是太多了?多個圓夢人返場之后,失去蛋蛋妹和周立波了新鮮感,周立波就不如初次交鋒那般興奮。夏陳安說:“輪滑妹馮輝返場的那一期就被我砍掉了,現場明顯激情不夠。記者們也反映,圓夢人動不動就返場,稿子寫不出新意。下一季我們在考慮,把圓夢人集中在一起返場圓夢,把這一場做成中國最大的電視公益慈善場,給人以強烈的震撼。至于有些可以當場解決的夢想,那就在節目播出的時候現場對接,直接圓夢。”
炒作一定要有爭議?
在這個眼球時代,似乎只有爭議、口水才能吸引眼球,對電視節目來說,眼球就是收視率與知名度。目前國內最火的兩個“非字頭”節目就是通過“寧愿在寶馬車里哭泣”的拜金女與海外留學生的求職者、“暈倒哥”等迅速被大眾熟知。我們不敢說這是節目組自己做的策劃,純粹以結果論,他們是最大的受益方。《中國夢想秀》號稱“公益圓夢勵志”節目,似乎無法走這種爭議路線,但依然爆出了圓夢人綿羊妹妹“六萬元飯局價”、“綿羊妹夫”等傳聞,難道宣傳就一定要炒作?就這些問題本刊采訪了《中國夢想秀》總導演俞杭英。
俞杭英:不是秀夢想而是曬夢想
Q:《中國夢想秀》第三季在節目形式上有了很大改變,為什么會有這種轉變?
A:其實前兩季我們的影響力和收視率都不錯,平均收視率達到1.5%。但是在做第三季的時候我們感覺到了瓶頸,總是明星幫平民圓夢,內容也都是秀才藝,類型太單一。于是做了這個改變,也是尋求突破,將夢想拓寬,不只是讓他們登上舞臺,還要展現中國人多層次的夢想,發掘夢想背后的故事。再有一點是加
綿羊妹妹
入了周立波,他作為“夢想大使”出現,想要他每一場都出現在臺上,結合他的社會閱歷與洞察力,還有語言表達力,就為他設計了這樣一個角色。
Q:那周立波的位置是不是跟《非誠勿擾》中的樂嘉有點像?
A:不能這么做類比,首先我們的節目類型不同,周立波作為夢想觀察團的代表出現,他有很強的表現力,可以與圓夢者進行語言上、形體上的互動,這是一個很有看點的角色。
Q:節目給周立波一種反轉權利,可是有觀眾反映他這個權利是不是用的太多了?
A:這個還好,我們給他這個權利,是因為有一些圓夢者可能一上來表現的才藝并不出眾,夢想觀察團沒有讓他的夢想通過,但接下來圓夢人可能會有一些其他表現,讓我們了解他夢想背后更多感人的故事,這時候就需要周立波來運用這個權利留下圓夢人。其實這也是我們第三季的賣點,會給觀眾留下一些懸念,當然他也不是每次都反轉的。比如說有一個女孩子,已經30多歲了,還是個啃老族的剩女,她卻一直想要成為著名歌星。對于這樣的夢想,我們并不宣揚,周立波就會持批評的態度,通過一些方式來點醒她,有的夢想要更現實些。
Q:一般夢想類的節目都容易走上煽情的路線,你覺得該怎么合理運用這一手段?
A:我覺得第三季還好,前兩季是有觀眾反映這個問題,每一次節目都在流眼淚,所以我們在做第三季的時候就讓節目更快樂些。當然節目一直是嘻嘻哈哈的也不合適,有些東西是真的很感動人,讓人流眼淚的,這一點我們也不回避。如果像吳光(一個盲人按摩師)那樣的故事當然更好啦,那是笑中有淚,淚中帶笑,感動的東西包含在堅強里面,糅合得比較好,觀眾都很喜歡。但這樣的故事可遇不可求,我
吳光的妻子扶著他走到臺前
們不能把所有圓夢人都做成這樣,還是不同的選題運用不同的方式。
Q:有些節目會比較喜歡做話題性宣傳,《中國夢想秀》也被曝出“綿羊妹妹飯局價”的新聞,你怎么看這種話題性?
A:這個絕對不是我們節目曝出來的,《中國夢想秀》本身是個公益、勵志型節目,我們不會做話題性炒作。就算是炒作,我們也是從弘揚正能量出發,挖掘背后的故事,絕對不會炒八卦、挖負面,這也有損我們“公益”的品牌。
Q:中國目前有很多夢想類的節目,但有人說這都是借著“夢想”的名義在作秀,你怎么理解呢?
A:我不知道其他節目的出發點是什么,作不作秀觀眾最有發言權,我套用一下網友對我們節目的評價:“一個節目能夠讓人哭,能夠讓人笑,不是因為有多少明星站在臺上,也不是因為周立波、主持人是誰,或者有多少炒作的東西,關鍵還是這個節目的主角是一群有夢想的人。”其實做電視跟寫文章一樣,都說“文如其人”,這個節目有沒有用心在做,是純粹作秀,還是有真情實感的夢想,觀眾一目了然。為什么我們叫《中國夢想秀》呢?我對“秀”的理解是“曬夢想”的概念,我們在這一季最開始有一個“百城招募、十三億人曬夢想”的活動,我們是希望把普通人的夢想通過電視這個平臺曬給大家。
Q:目前正在籌備第四季嗎?大概是什么情況?
A:對,開始籌備了,7月份就會開始,男主持人還是華少,因為朱丹已經合約到期,女主持人還沒定,周立波有可能還會出現,至于怎么出現,節目形式有沒有調整,暫時還不方便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