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詞匯是掌握語言的關鍵因素,因此對于中等職業學校教師來講,探索有效的詞匯教學方法迫在眉睫。近年來,任務型詞匯教學法在中國受到廣泛關注,它通過學習者完成所設計的任務,將語言形式與語言意義結合在一起,并可以帶動學生有效學習和掌握詞匯。國內有很多研究者從不同角度對任務型教學法和英語詞匯教學進行了研究,但較少有人涉足任務型教學法在中等職業學校英語詞匯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 任務教學法 詞匯 中等職業學校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1 現狀分析
對于英語學習者來講,詞匯的學習顯得尤為重要,因為詞匯是語言的基本單位,也是掌握一門語言的關鍵因素,然而,詞匯的學習卻被眾多英語學習者尤其是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視為英語學習中的難點。這是因為在傳統的英語教學課堂上,教師采用的多是語法重復法、翻譯法等方法來記憶單詞。沒有真正地習得所學詞匯,學生的學習效率低下。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學者和教師們開始研究并探索更為有效的英語詞匯教學的方法。
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我國的教育教學發生了重大變化,這些變化包括教師及學生的課堂教學地位的變化:教師不再是主導者,而是組織者;學生成為了課堂教學的中心。隨之改變的還有教學的過程:課堂教學的過程不僅是學習的過程,更是“在做中學”的過程,即,按照新課標的要求,英語課堂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供給學生更多的實際運用語言的機會。在實施新課標的過程中,任務型教學模式成為英語教學改革的熱點,本文作者通過論述任務型教學法相關理論,并結合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實際情況,證明任務型教學模式在中等職業學校英語詞匯教學中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2 任務型詞匯教學相關理論
2.1 任務的定義
很多學者都對任務的定義做過不同的描述,但共同之處在于他們都把任務的定義集中在了交流交際和解決問題上,即,在做任務的過程中習得語言,更注重任務結果和任務的完成情況,而不是注重完成任務的形式即語法。
2.2 任務教學法的定義
學者們對于任務教學法的定義也存在相同之處:用任務來組織教學,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習者認識并應用目的語,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語言,“在做中學”、“在用中學”。
2.3 任務型詞匯教學的理論基礎
2.3.1 輸入理論
克拉申指出,語言的掌握是在交際中發生的,而不是在孤立地進行語言知識學習的過程中。他還指出,理解輸入對學習者掌握語言是必要的,當輸入在一定的范圍內略高于學習者的當前水平,(即:i+1)習得才會產生。因此,教師要設計可執行的任務,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自然地習得和使用語言,進而掌握語言。
2.3.2 構建理論
除了輸入理論之外,個體的因素也不容忽視。構建理論強調知識的學習重點在于個體主動地將新知識與過去的經驗與知識結合,并對之進行加工和處理,構建一個新的知識體系。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習者主動地運用語言,反復地實踐所學語言,學習者的個人經驗和主動參與在知識習得中起著重要作用。
3 任務型教學法在中等職業學校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
3.1 任務型教學法的優勢
(1)任務型教學模式是以任務為基礎的語言教學途徑,也是一種互動式的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更注重交流的過程而不是交流的形式。(2)任務型教學模式更有利于學生建立起自信心。在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每個學生都承擔了一定的任務,學生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學生會更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有了一定的成就感,學生的自信心也會逐漸建立起來。(3)在任務型教學模式下的學習的過程也不再是枯燥的過程。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再是主導者,而是組織者和參與者,學生才是課堂教學的中心,他們踴躍地參與課堂教學,使得語言的習得不再是簡單機械的記憶過程,課堂教學會更加生動、有趣。
3.2 任務型詞匯教學法的應用
(1)前任務,此環節被視為準備階段,在此環節中,教師與學生簡單討論本節課的話題,教師還會為學生提供一些可能被用到的單詞及短語,即語言的輸入,學生認真思考話題及所給單詞,為完成任務做準備。(2)任務環,在這環節中,教師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組織課堂教學,如讓學生小組座談,故事接龍,角色扮演等,教師在適當的時候給予學生鼓勵和幫助。有了足夠的語言輸入和語言環境,學生們都會反復地操練、使用所學語言,學生更注重單詞的實際應用,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將新知識與已有的知識相結合并建立起新的知識體系,加之學生們主動地參與小組活動得以反復實踐這些新知識,最終教師要求學生用口頭或者筆頭的形式展示成果,即向全班同學報告任務的完成情況。(3)后任務,由分析和練習兩部分組成。教師分析點評各組完成任務情況,實際上這也是學生的分析學習過程,學生對單詞的使用由“假設”到“習得”。在與其他小組成員討論過程中,學生開始對單詞的使用進行適當的假設,或者可以借助字典初步了解單詞的使用方法,在討論過程中使用單詞,并在其他學生的匯報和教師點評的過程中不斷地構建單詞的正確用法,最終習得單詞及其用法。
3.3 應該注意的問題
任務的設計應面向全體學生。班級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尤其是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英語基礎薄弱,如果任務的設計不考慮學生實際情況,極有可能出現學生厭學的現象。因此,在授課前,教師應充分考察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設計任務,確保任務執行的有效性。此外,教師要轉變觀念,把課堂交還給學生,給學生提供及時的幫助,調動學生尤其是后進生的學習積極性,監控整個討論過程,扮演好組織的角色,使課堂氛圍輕松、活躍。
4 結束語
任務型教學模式適用于中等職業學校的英語詞匯教學,因為學生在做中學,學習過程生動、有趣。對于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來說,通過參與到各種各樣的活動而學習語言,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為它是通過學習者在完成任務過程中無意識地習得語言,是一種間接的學習方式。但任務型教學方法并不是唯一的教學方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靈活地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 Krashen, S. CommunicativeLanguage Teaching: An Introduction.Cambridge38 University Press,1981.
[2] Krashen, S. Principles and Practic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Pergamon,1982.
[3] Long, M. and Crookes, G. Three approaches to task-based syllabus design. TESOL Quarterly,1991.
[4] 崔奇.英語教學法.大連: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5] 方文禮.外語任務型教學法縱談[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3.
[6] 郝惠珍,潘炳信.英語教學論.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5.
[7] 豐玉芳,唐曉巖.任務型語言教學法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4.
[8] 龔亞夫,羅少茜.“行為表現評估與其特點”任務型語言教學.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9] 劉潤清,胡壯麟.外語教學中的科研方法.外語教學科研中的統計方法.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10] 丘頌芳.中等職業學校英語教學現狀分析與探討.職業教育,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