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醫院的財務管理作為醫院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貫穿醫院的各種經濟業務的全過程。隨著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當前醫院的財務管理已經深刻影響到醫院的生存與發展。本文就當前醫院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對策。
【關鍵詞】財務管理;醫院;財務部門;重要性;對策
一、醫院財務管理的基本概念及其重要性
醫院的財務管理是醫院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對醫院有關資金的籌集、分配、使用等財務活動所進行的計劃、組織、控制、指揮、協調、考核等工作的總稱,是醫院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醫院所有的經營決策都必須以醫院財務核算為依據,都必須依賴準確的會計數據、前瞻的財務預測和周密的財務分析;經營決策實施過程更離不開財務部門合理的財務控制,而且,還需用財務分析指標去評估其經營成果。因此,提高醫院財務管理水平是保證醫院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條件之一。
二、當前醫院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財務管理的觀念陳舊,影響整個醫院的經濟效益。在經營中,醫院普遍存在對財務重預算輕管理的問題,增加經營的風險與資金的成本。長期下去導致醫院資金運行的惡性循環,嚴重影響醫院的經濟效益。(2)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造成財務監督失控。目前各醫療衛生單位還沒有建立完整的內部控制體系,致使各部門之間的崗位與權責不分明,與其他部門的工作銜接不明確。由于部分會計的核算不真實等原因,管理制度缺位造成各部門之間缺乏相互約束與牽制。(3)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醫院預算是根據醫院事業發展計劃和任務而編制的年度財務收支計劃。編制預算必須遵循收支統管、統籌兼顧、積極穩妥的原則,必須充分考慮醫院的實際情況、資金狀況,對重點建設、發展的項目,在資金安排上要給予優先,對不合理的支出結構要進行調整,以實現醫療資源的科學配置。(4)成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所謂成本管理,不是簡單而靜態的成本核算,而是從不同角度對各種成本進行全方位考察,實行全過程控制。醫院在資產規模、醫療服務量、醫療收費標準相對穩定的前提下,強化成本費用管理、節約開支、減少浪費,是挖潛增收、提高醫院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目前,許多醫院均開展了科室成本核算,在增效節支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三、解決醫院財務管理中存在問題的對策
(1)加強醫院預算管理的途徑。加強醫院預算管理有利于合理配置醫院資源、實現收支平衡并協調醫院各科室的工作。編制預算必須遵循收支統管、統籌兼顧、講究效益、積極穩妥的原則,充分考慮醫院的實際情況、資金狀況。對重點建設、發展的項目,在資金安排上要給予優先,對不合理的支出結構要進行調整,以實現醫療資源的科學配置。編制預算的目的是控制支出,合理安排支出。在編制收入預算時,要參考以前年度預算的執行情況,預測預算年度收支增減趨勢,測算醫院投資項目對資金的需要,并進行預算的綜合平衡。應該特別注意的是,不得將上年的非正常收入作為編制預算收入的依據。編制支出預算時,支出要考慮周全,重點保證三類支出,即人員費用、基本公用費用(如水、電、燃料、藥品、材料等的費用)、醫院發展費用(如設備購置費用、修繕費用等,這是醫院支出的重點)。在預算編制時要保證重點,兼顧一般,合理安排。(2)加強醫院成本管理的途徑。一是控制醫療成本的支出。在控制成本支出上可以采取直接成本歸集方法,將勞務費、公務費、業務費和原材料費按實際發生數計算,或者按全院業務收入的百分比計算。二是執行目標成本管理制度。醫院的目標是生存、獲利、發展,這些目標要求醫院財務管理方法科學、合理。醫院要結合各自管理的實際情況,推行具有本院特色的責任目標成本制度,以此加強醫院成本管理。目標成本管理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根據醫院的實際情況,制定各臨床、醫療科室等責任單位的消耗定額、費用定額和目標成本作為醫院控制成本的標準。二是在醫療服務過程中將醫院成本的實際消耗與責任目標成本進行比較,及時揭示和分析脫離責任目標的差異,并采取措施加以改進,以加強醫院成本的事中控制。三是在會計期末,各臨床、醫療科室等責任單位計算出各自的實際醫療成本,并與責任目標成本加以比較,揭示其差異,并分析形成差異的原因,查明責任歸屬,作為評價各責任單位業績的依據,為未來醫院成本管理和降低醫院成本指明方向。
四、小結
當前醫院應盡快轉變觀念,重視財務管理,加強財務內部監督與控制,把財務管理上升到日常的重要工作中來,以便更好地適應時代的要求,使得財務管理更加科學、合理。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重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