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施工企業成本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然后追溯了造成目前這種局面的原因,最后就增強成本意識、投標成本、材料管理、人工成本的控制、機械使用管理和加強財務管理幾個方面探討了加強施工企業成本管理的對策。
【關鍵詞】施工企業;成本管理;現狀;原因;對策
一、當前建筑施工企業成本管理的現狀
(1)責任成本管理不到位。目前絕大多數施工企業的項目根本沒有成本控制的總目標,沒有分級、分類的成本控制目標和責任制度,有的雖然有但卻沒有認真落實和嚴格執行,因而使項目部的成本處于失控狀態。(2)施工材料的管理混亂。材料成本(指施工過程中耗用的構成工程實體的原材料、輔助材料和周轉材料攤銷等費用)約占整個工程項目成本的55%~70%。由于采購人員不能完全掌握材料價格信息,加上材料銷售商回扣、好處費等吸引,從而難以購買到價格相對合理的材料,提高了工程項目的材料成本。(3)財務管理混亂。目前一些施工企業財務管理不同程度存在著混亂現象。有的項目部審核會計憑證不認真,不仔細,憑證的手續不完整,報銷的依據不充分;有的項目部登記的賬本不及時,不正確,失去了記賬的意義,影響了成本的計算。
二、建筑施工企業項目成本管理不力的原因
(1)缺乏成本管理意識。由于當前工程招標中的行政干預、地方保護、部門分割和行業壟斷行為比較嚴重,虛假招標、暗箱操作、幕后交易等違法違紀現象屢見不鮮;工程立項審批不嚴,業主行為缺乏制約,導致壓級壓價、索要回扣、墊資施工和拖欠工程款盛行;施工企業良莠不齊、競爭激烈,使得施工企業只考慮如何進入市場或占領市場,而對降低成本的認識不夠,受傳統的思維定式束縛,只認產值,忽視成本,盲目追求規模,最終導致企業經濟損失嚴重。(2)成本管理內容片面。許多企業對成本管理內容的認識仍然局限于傳統觀念,認為成本管理僅僅是管理施工過程中的工程制造成本(即人工費、材料費、機械費、現場管理費等),忽視投標報價、供應過程和經營管理成本的管理;同時片面強調成本管理就是降低消耗和節約開支,忽視整體成本效益水平的高低。突出表現在一些企業以低價中標后,為了保證利潤,意味追求降低工程成本,短期行為嚴重,忽視必要的技術和質量投入,直接增加了企業的損失,有悖于降低成本的初衷。(3)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落后。目前,許多建筑施工企業工程干完后成本才被反映出來。事前、事中和事后成本管理相互脫機,這種成本管理方法缺乏科學的事前成本預測和決策,同時事中不能及時收集、傳遞、處理、儲存生產經營過程中出現的大量數據信息,無法對成本信息做到正確的選擇與使用。同時,由于企業在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和成本管理人員操作能力培訓方面投入不夠,成本管理中的電算化程度偏低,網絡技術、電子商務等的運用尚處于初級階段,再者適用于工程成本管理的軟件開發相對滯后,計算機在成本管理中的巨大潛力尚未得到充分開發和有效利用,都使得企業本該得到的盈利流失。
三、建筑施工企業項目成本管理的對策分析與思考
(1)增強成本控制意識。首先要樹立強烈的成本控制意識,要使降低成本成為每個員工的自覺行為。加強對全體員工成本與市場競爭力、成本與效益、成本與員工利益等方面的宣傳教育,并通過建立適當的利益機制和約束機制,增強全體員工的成本節約觀念、成本效益觀念和成本競爭觀念,激發全體員工參與成本管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得人人關心和支持成本管理工作,人人參與成本管理工作。(2)施工各個階段的成本計劃與決策。施工企業市場競爭的激烈性,促使施工企業為了得到施工任務而相互壓價,導致建筑市場的惡性競爭,標價越壓越低。中標后,施工企業要對中標價格進行復核分析,再編制內部成本預算,制定出科學合理的項目責任成本。成本考核是成本管理的關鍵,對項目的實際成本進行評估、考核,與目標成本進行對照,考核目標成本完成的情況,并將實際數據匯總分析對比形成報告上報;并且做好工程的掃尾工作。
綜上所述,施工企業成本管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貫穿于施工的全過程。不同的工程規模,不同的建筑企業,不同的管理體制可能會有差別,但共同點都是為了增產節約、增收開支。施工企業要想提高市場競爭力,要想持續發展,必然要以提高產值利潤率作為支撐,提高項目成本管理水平,必將是施工企業的重中之重。
參 考 文 獻
[1]王劍.施工企業項目成本虧損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現代審計與經濟.2007(4)
[2]房地產基本制度與政策[M].中國物價出版社,2002
[3]劉漢良.試論建筑施工項目成本控制[J].企業導報.2009(6)
[4]房地產估價理論與方法[M].中國物價出版社,2002
[5]王盛祥,歐陽清.成本會計學[M].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