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卷揚提升系統(tǒng)作為側式刮板取料機上一重要的組成部件,主要用于完成刮板取料系統(tǒng)的變幅。本文通過對側式刮板取料機整體結構及工作原理的簡單介紹,突出介紹了卷揚提升系統(tǒng)的結構及在整機中的作用,同時簡單分析了如何確認卷揚提升系統(tǒng)的變幅量。
關鍵詞:側式刮板取料機 卷揚提升系統(tǒng) 變幅量
中圖分類號:TQ17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4(a)-0092-01
側式刮板取料機是目前在水泥、煤炭、鋼鐵、港口、電力、水利等行業(yè)應用范圍較為廣泛的一種予均化設備,可分別處理礬土、鐵粉、砂石等物料。設備一般在封閉廠房內布置,解決了物料在堆取過程中和料堆受風、雨水影響及對周圍環(huán)境的污染。
取料機按型式分主要有橋式刮板取料機(其中含水平式,傾斜式,抬頭式),側式刮板取料機,門式取料機,斗輪取料機等幾種型式。側式刮板取料機相對于其他取料機來說,結構相對簡單,而卷揚提升系統(tǒng)作為側式刮板取料機上重要的組成部件,具有重要的作用。
1 側式刮板取料機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
側式刮板取料機主要由刮板取料系統(tǒng)、卷揚提升系統(tǒng)、機架部分、固定端梁、擺動端梁、軌道系統(tǒng)、導料槽、動力電纜卷盤、控制電纜卷盤等部分組成。如圖1所示。
側式刮板取料機在混合堆場中與堆料機配合使用,混合堆場由多個相鄰的料倉組成,儲存數(shù)種不同的物料,堆料機在料倉的一側堆積的物料由取料機在料倉的另一側的軌道上往復運動,通過刮板取料系統(tǒng)把物料卸到導料槽內,通過導料槽送到出料膠帶機上運出。
取料臂每取完一層物料后,按預置的指令下降相應的高度(即相應的物料深度)并在相應的取料運行速度下,將料堆逐層取出,直至該料倉的物料全部取凈。這種取料過程使堆料機按一定方式堆積起的物料再次得到均化。
取料時操作人員按照中央控制室的指令將取料機調車到指定的料倉內(注意:本機不可與堆料機同時在一個料倉內工作),借助行走限位裝置正確識別本機所處的料倉編號。
當取料機按指令調入即將取料的料倉時限定了該料倉的左右兩端的行走極限位置,取料機將在該極限位置內按預定的程序做往復取料運行。安裝在電動葫蘆上的編碼器可以正確控制刮板臂下降角度,保證取料機恒定的取料能力。
2 卷揚提升系統(tǒng)的基本結構和工作原理
卷揚提升系統(tǒng)主要由電動葫蘆、座及吊架組成。其中電動葫蘆安裝在座上,鋼絲繩纏繞在吊架上,通過設備當中的支撐架形成一滑輪系統(tǒng),以達到使刮板臂上仰或下放,完成取料臂的變幅的目的。
卷揚提升系統(tǒng)有兩種工作狀態(tài),即取料臂的變幅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快速升降,一種是慢速蠕動升降。主要是為了實現(xiàn)調車前的快速提升和取料狀態(tài)的慢速下降性能。因此對于側式取料機的卷揚裝置需要設置兩套傳動裝置,來滿足不同工作狀態(tài)的升降速度要求。
當取料機需要調車換倉時,首先要將取料臂升至最大上仰角度的位置,以便能使取料臂正常越過料倉的隔墻。所以要求設備在預定的時間內迅速完成的提升取料臂的工作,這時使用快速電機和減速機,可以減少調車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當取料機進行取料時,需用快速傳動將取料臂放置在待取物料的料堆上面,在取料機的取料過程中,需要采用蠕動傳送,使取料臂慢速下降,按予定的吃料深度,每取完一層料后,取料機從料倉一端行至另一端,取料臂下降一個相應的角度,這時使用慢速電機和減速機來完成取料工況的變幅工作。
3 卷揚提升系統(tǒng)變幅量的確認
(1)確認取料臂的位置及大致形狀、吊架位置、支撐架上吊架及支座位置、電動葫蘆位置;(2)根據(jù)物料堆積角放出物料截面圖;(3)將取料臂刮板底面放置在待取物料的料堆上面,在圖中畫出;(4)按每次下降一個刮板深度以刮取物料,逐層刮取,于圖中放樣;(5)取每十層為一段取平均值,得出每層懸臂下降角度及鋼絲繩釋放長度,由此可得電動葫蘆每層旋轉角度。
設備實際運行中取料機刮板的吃料深度是根據(jù)取料機取料量的大小和取料機行走速度與刮板鏈速度的合成效果來決定的。所以卷揚提升系統(tǒng)驅動裝置的功率、速比等參數(shù)的確定不僅要考慮本身的負荷及運動,還要結合行走和刮料的傳動參數(shù),使設計的結果符合整機的工作性能要求。
4 結語
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各行業(yè)的標準也在不斷的提高更新,對于設備的要求也在逐步的變化。側式刮板取料機正向著大型化、工藝化、注重環(huán)保和人性化等多方向發(fā)展,因此需要我們深入細致的了解設備的結構及工作原理,以優(yōu)化設備的設計。
參考文獻
[1] 高長明.礦物原料預均化.中國建筑式業(yè)出版社,1983年.
[2] 石必孝,高譯.國際先進水泥工藝裝備手冊.武漢工業(yè)大學出版社,1989年.
[3]《機械設計手冊》機械工業(yè)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