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對內蒙古科技大學金屬材料專業目前在實習過程中所面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較為全面的分析,簡述了實踐教學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并進一步提出實習體系改革的重要性。
關鍵詞:金屬材料專業 實習現狀 改革
中圖分類號:G4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4(a)-0149-02
1 引言
實習教學是工科專業教育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它是培養學生高層次思維能力的感性基礎;是理論知識在實踐中印證、并從感性知識上升到理性知識的一個重要過程;是學生走出校門前認識社會、增長見識的寶貴機會。通過實習環節的感受、體驗和思考,學生可以了解到知識的產生、創造和應用過程,從而激發強烈的學習熱情,達到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目的[1]。
2 實習現狀分析
從目前高等工科院校的實習教學來看,由于主觀、客觀雙重因素,學生實習效果并不理想。以內蒙古科技大學金屬材料專業學生實習為例,分析原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學校擴招與實習資源緊張的矛盾日益突出,實習場所選擇難度大
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發展迅速,工科院校各專業招生數量一般均增加了5倍以上,實習教學任務迅速增加;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接受實習單位基本能夠按照行業主管部門的指令性計劃執行,而當前在市場經濟體制下,需要廠校雙方協商解決。在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物價指數也上漲了不少,但實習教學的經費增加不多,而學生數量的成倍增長,使得實習教學經費相對地大幅度下降,日益“捉襟見肘”;另一方面,原來高校的實習基地一般為本系統內的大中型國有企業。高等教育辦學模式和畢業生就業方式的改變使得高等學校與這些企業的關系紐帶在不斷削弱,實習基地難以穩定并不斷減少。從而,使學校的實習教學資源日趨緊張。
2.2 學校經費投入不足
由于近年來的不斷擴招,使得各高校的實習經費嚴重短缺,出現“僧多粥少”的局面[2]。在實習經費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各實習隊不得不壓縮實習時間,從而無法完成教學大綱的要求,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實習質量也難以保證。
2.3 實習場所安排不當,學生實習熱情不高
由于實習資源緊缺,為完成實習任務,實習指導老師聯系的實習場所與學生所學專業及實習類別有所脫節,造成學生對實習毫無興趣;或由于實習學生人數太多,企業安排實習場所噪音大、場所小,一部分學生并因不能聽清現場師傅的講解,造成對實習失去興趣。
2.4 實習指導教師隊伍建設力度小
指導教師的素質對整個實習起著主導作用,學生在實習中是否有所收獲、收獲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指導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由于不少年輕教師剛參加工作,缺乏實踐經驗,就被安排指導學生實習,顯得有些力不從心,導致實習效果不佳。因此,要求實習指導教師不僅具有很好的理論水平,還必須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對生產實際情況要有充分的了解。但目前學校重視課堂理論教學,重視對課堂理論教師的選擇與培養,而往往忽視對實習教學教師的選擇與培養。而且高校中補充的大量青年教師,其中大部分是剛畢業、實踐經驗相當缺乏的博士或碩士,高校由于科研和理論教學任務多、教師緊缺,往往指派精力相對比較充沛的年輕教師來擔任實習指導工作,由于年輕教師缺乏實踐指導能力,往往只起到了帶隊教師的角色,對學生的實習采取“放羊式”管理,不能進行有效的指導。
2.5 實習過程管理松懈
實習期間,由于理論課程授課需要,使實習帶隊老師不能固定,變動性較大,任何一位指導老師都不能從一而終指導實習,而不同指導老師對學生要求不同;同時,一些指導教師對實習過程的專業理論知識不了解,在學生心目中失去權威,這些因素都會導致實習過程松散。
2.6 實習形式太單一
金屬材料專業實習環節,大部分采用的形式是:每一班配1名實習帶隊教師,按照實習日期下廠,進行參觀性質的實習。學生對循環“游覽式參觀”的實習過程產生厭煩感,從而也會失去實習的興趣。
2.7 實習方面的教學研究少,改革成果更少
近年來,各高校十分重視理論教學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實踐教學方面的教改項目較少,所取得的教學研究和改革成果更少。
多年來各高等院校都對如何提高實踐教學質量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大部分高校對實踐教學的重視不夠,很多工作都只留在表面上,沒有切實可行政策保障,沒有合適的管理措施,嚴重地影響了實踐教學的質量,影響了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從而影響著學生的就業和發展[3]。
3 實踐教學改革的重要性
《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提出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實踐能力是指在實踐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實際本領,對培養學生獨立動手、動腦,分析與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至關重要。
首先,實踐可以促進思維發展。科學研究表明,人體的各個器官在大腦皮層中都有相應的代表區—神經中樞。人的雙手能做出幾十億種動作,都和思維活動緊密聯系著。手的動作越復雜,對發展大腦的思維功能越能起到積極作用。
其次,實踐能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鞏固。動手可以有效地幫助形成概念,并加深理解、鞏固記憶。不少知識需自己在實踐中去驗證和探索。在實踐中要進行觀察、思考、分析,做出結論,我們的注意力,觀察力,思維能力都會得到培養。
第三,實踐是實現“兩個轉變”的基本條件。教學要實現由未知到已知、由知識到能力的轉變,不僅需要時間而且需要條件。促使學生知識向能力轉化一是激發其積極思維、二是加強實際訓練。這樣才能強化記憶,深化理解,真正掌握知識并產生知識的遷移。
第四,實踐能力的提高為創造性活動奠定基礎。創造活動過程可分為提出問題、作出假設、驗證假設、得出結論。驗證假設離不開實習、實驗、制作等實踐活動。這種活動往往帶有新穎性和獨創性,如果實踐能力差,再好的假設也難以變為現實。
高等工程教育的任務,在于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學生不僅要系統地學習基礎理論知識,還要加強工程師實際訓練和科學方法的培養,以提高其工程實踐和科學研究能力[4]。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的若干意見》中明確指出要大力加強實踐教學,切實提高大學生的實踐能力。高校實踐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著高校教育教學水平和高等學校的發展,近幾年來,隨著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的發展,隨著國家對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的重視和政策導向,高職學院招生人數不斷擴大,而且由于高職生的專業性比較強,社會適應能力不斷提高,并且現在的很多用人單位也非常重視畢業生的實踐工作能力,所以造成大學生尤其是本科生的就業壓力非常大,競爭日趨激烈。其次現在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與社會需求存在著一定的差距,影響了大學生的就業。所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提高大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已是擺在高等教育面前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5]。
通過對內蒙古科技大學金屬材料專業實習現狀的分析指出,學生在實習中還存在諸多問題。因此,進行實習教學改革,構建實習教學新體系,提高實踐教學的質量,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是當前必須重視和解決的問題。
4 結語
21世紀是知識型的經濟時代,競爭日趨激烈,社會對各類人才的綜合素質要求越來越高。對于工程技術人才,除要求具有較高綜合素質外,主要集中于創新意識和工程能力方面。有見及此,各工科院校都應在實習教學方面加大力度,以培養出適應新世紀需要的合格的工程技術人才[6]。
參考文獻
[1]喬玉,關于工科專業實習教學模式改革的探討[J].中北大學學報(社科版),2005,21(2):97~98.
[2]邱樹恒,陸宇蘭,葉少峰,黃永春.大學工科生產實習的現狀和實習方法的探討[J].廣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增刊,31:22~24.
[3]韓濤.淺議工科大學生實習問題及對策[J].石油教育,2007(3):71~72.
[4]邊潔,張剛,霍啟輝.理工科大字生工程實踐能力培養探討[J].實務(決策&信息),2008,(12):121.
[5]韓雪冰.談工科院校的實習教學[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10:99.
[6]梁基照,何慧.工科大學生多模式實習方略初探[J].廣州化工.2007,35(6):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