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油田開發的深入及各類驅油工藝的使用,使得原油成分更加復雜,加大了處理的難度,通過在集輸系統對藥劑使用情況進行分析、實驗和對比,總結出更適合集輸系統的加藥方式。
關鍵詞:化學藥劑 輸油指標 污水水質 工藝流程
中圖分類號:TP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4(a)-0231-02
前言
聯合站在整個集輸系統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主要負責將井排(計量間)、轉油站來液進行加壓、加熱、并利用物理和化學方法(一段沉降、加藥)將來液進行初步分離,使原油含水降至30%以下,再經過二段的電脫水器作用,使油水進一步分離,從而使原油指標降至0.3‰以下,并將合格的原油輸送到油庫;分離出的水經過沉降、氣浮選、過濾、物理殺菌等處理,指標合格后被輸送到注入站;天然氣則通過初步的分離、壓縮、冷凝處理后輸送至天然氣處理站。
1 聯合站生產現狀
隨著大慶油田進入二次開發,各種驅油措施與化學藥劑的廣泛應用,在保證了產油量的同時,也使來液的成分組成更加復雜,給原油的處理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在聯合站,增加了聚驅來油,原有的設備和工藝與新增工藝之間有了很大的不適應性。各處理容器中的含油雜質達到一定程度時,脫水電場便會被破壞,從而影響產量且不易恢復;也給污水水質的處理帶來的極大的難度。
2 聯合站系統常用化學藥劑
聯合站系統的常用化學藥劑有兩種:破乳劑、絮凝劑。
破乳劑的作用原理:原油破乳劑的機理是相轉移一反向變形機理。加入破乳劑后發生了相轉變,即能夠生成與乳化劑形成的乳狀液類型相反的表面活性劑(反相破乳劑)。這類破乳劑與憎水的乳化劑作用生成絡合物,從而使乳化劑失去了乳化性能。碰撞擊破界面膜機理。在加熱或攪拌的條件下破乳劑有許多的機會碰撞乳狀液的界面膜,或吸附在界面膜上,或排除替代部分表面活性物質,從而擊破界面膜,使其穩定性大大降低,發生了絮凝、聚結而破乳,達到油水分離的效果。
絮凝劑的作用原理:絮凝劑是一種使液體中分散的細粒固體形成絮凝物的高分子聚合物。配制成水溶液后加入廢水中,便會產生壓縮雙電層,使廢水中的懸浮微粒失去穩定性,膠粒物相互凝聚使微粒增大,形成絮凝體、礬花。絮凝體長大到一定體積后即在重力作用下脫離水相沉淀,從而去除廢水中的大量懸浮物,從而達到水處理的效果。
3 原有加藥工藝缺陷及數據分析
(1)×聯合站油系統,加藥方式一直以來都采用一段集中加藥(圖一中的圈1項),從實際效果來看,雖然游離水的放水效果較好,可使脫前含水降至10%左右,游離水放水含油指標也較低,但電場偶有波動,外輸油含水有時會超過0.3‰的指標要求,見(表1)。
(2)該站污水系統加藥點在沉降罐進口處, 通過化驗數據顯示,水質情況不穩定,尤其是在上游脫水站電場波動,放水量大的時候,指標超過規定(來水含油≤300mg/L,來水含懸浮物≤100mg/L;外輸污水含油≤20mg/L,外輸污水含懸浮物≤20mg/L),見(表2)。
4 工藝改進及改進后生產數據分析
(1)為了改善外輸油指標,研究后決定將集中加藥改為分散加藥的方式,即在加熱爐進口處(圖一中的圈2項)增加一處加藥點,將原有的藥劑量分別在兩處投加,一段加250kg/d,二段為200kg/d。改變加藥方式后,雖然脫前含水有所上升,游離水放水含油指標上升,但電場運行良好,且外輸含水不再超標,達到了預期效果。
(2)在污水處理系統,經過分析、論證,我們在供水崗的污水泵出口匯管處增加了一處加藥點,利用供水泵出口壓力的作用使絮凝劑更好的溶解在污水原液中,并且由于兩站的工藝管線有一定的距離,使藥劑的作用時間增加,從而提高了藥劑的作用效果,通過一段時間的化驗跟蹤,數據顯示結果較理想,見(表3)。
5 綜合論述
認識一;通過調整加藥設備,方式及藥劑量,延長了藥劑作用時間,并增大了作用空間,使加藥效果得到了明顯提高。
認識二;通過反復的摸索、試驗,改變原有的管理、操作模式,轉變思路,提高了藥劑利用率,達到了節約成本的目的。
6 建議
每年的4月中旬開始,開始對水井進行在線洗井,高峰期每天增加聯合站處理量2500m3左右,降低了加藥濃度,同時洗井液中含有大量硫化物,因為硫化物是影響聯合站脫水電場的重要因素,在提高了聯合站處理液量的同時,也使來液的成分組成更加復雜,給原油的脫水處理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水井在線洗井液進入聯合站處理,聯合站的工藝設備并沒有進行改造,原有的設備和操作手法對處理硫化物不適應。當各個容器中的硫化物含量達到一定程度時,脫水電場便會被頻繁破壞,降低加藥效果,不能保證外輸原油和放水的指標合格。結合采油礦實際,建議把水井洗井液通過管線集中處理后,進入污水站再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