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采掘深度不斷增加,地應力與瓦斯壓力不斷加大,煤炭開采的地質條件和技術條件也日趨復雜,瓦斯災害礦井的數目增多,解決礦井瓦斯災害問題已經迫在眉睫。對于無保護層開采的低透氣性煤層,通常在煤層底板(頂板)布置巖中巷,打穿層鉆孔預抽采掘工作面的瓦斯,起到消突的目的。
關鍵詞:水力沖孔 卸壓增透 防突措施
中圖分類號:TD8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4(b)-0079-01
隨著采掘深度不斷增加,地應力與瓦斯壓力不斷加大,煤炭開采的地質條件和技術條件也日趨復雜,瓦斯災害礦井的數目增多,解決礦井瓦斯災害問題已經迫在眉睫。開采保護層是防治煤與瓦斯突出的區域性措施,也是最經濟、最有效的手段。對于無保護層開采的低透氣性煤層,通常在煤層底板(頂板)布置巖中巷,打穿層鉆孔預抽采掘工作面的瓦斯,起到消突的目的。但是,由于煤層透氣性低,需要施工密集鉆孔,工程量大,抽放時間長,嚴重影響了礦井的采掘接替。為此,研究在單一低透氣性煤層快速區域性消突技術就顯得特別重要。鶴煤六礦礦為單一低透氣性煤層,采用水力沖孔卸壓增透區域消突技術,快速消除了工作面內部的突出危險性,這對其他無保護層開采的突出礦井具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1 水力沖防突技術原理
水力沖孔防突措施是指為釋放突出煤層突出潛能,減小和消除突出危險,利用壓力水沖刷煤體,激發噴孔,排出碎煤和瓦斯,釋放突出潛能以減少和消除突出危險性的措施。在突出危險煤層中沖出若干直徑較大的孔洞,造成孔兩幫和前方煤體充分卸壓,提高煤層瓦斯滲透率,大幅度釋放瓦斯,從而達到消突防突的目的。
2 概況
六礦于1958年7月開始建井,1964年正式投產,設計生產能力60萬噸/年,1995年經改擴建后生產能力為120萬噸/年,2006年核定生產能力為130萬噸/年,六礦自1970年9月25日第一次煤與瓦斯突出事故發生后被定為煤與瓦斯突出礦井,截至目前已發生33次突出,最大突出煤量約為400t,突出瓦斯量約50000m3。礦井瓦斯絕對涌出量為45.70m3/min,瓦斯相對涌出量為16.91m3/t。目前礦井實測的最大瓦斯含量為17.98m3/t(標高-330m左右),最高瓦斯壓力為1.6MPa(標高-360m左右),煤層透氣性系數為0.03~0.045md,鉆孔流量衰減系數為0.067d-1。
六礦為單一煤層開采的突出礦井,煤層透氣性差、原抽放鉆孔影響范圍小,嚴重影響了瓦斯抽放和防突效果。為此,開展穿層鉆孔水力沖孔試驗。根據鶴煤六礦生產實際情況和工作需要,水力沖孔選試驗在2145底板抽放巷進行。對2145工作面下順槽進行水力沖孔卸壓增透強化抽放區域防突技術研究。
2.1 2145工作面概況
2145工作面東300m為-600北大巷、西為21431、21432工作面和三水平輔助回風巷、南90m、130m分別為三水平皮帶暗斜井、三水平軌道暗斜井,北為214采區皮帶下山,214采區專用回風巷,三水平回風暗斜井。工作面底板標高-300~-380m。
2145工作面煤層走向13°、傾向103°、傾角25°,平均煤厚為8.39m。5工作面工業總儲量為146.32萬噸,可采儲量為127.16萬噸。
2.2 2145底抽巷概況
2145底板抽放巷巷道長度980m,巷道支護型式為錨網噴,斷面規格為3.6m×3.4m。2145底板抽放巷距煤層垂距為15~20m,距2145下順槽平距約為30m。2145底板抽放巷巖性為砂質泥巖及灰巖,巷道底板標高為-280~-263m,埋深為523.4~565.5m。
3 水力沖孔方案
沖孔的主要工藝和參數如下:沖孔水壓初步選用10MPa,可通過試驗最終確定,連接管采用內徑φ32mm、耐壓32MPa高壓膠管將乳化液泵與鉆桿尾端連接。為防止連接處斷開,在連接處加固。流量按乳化液泵的額定流量,沖出煤量初步確定為0.5t/m以上。
沖孔前要先按預定孔徑(110mm)和角度(23°~25°)施工鉆孔,施工好后,沖孔可從外向里逐漸沖孔,沖孔后可從里向外再沖孔,采用邊進邊退的方法,直至出清水,沖不出煤和瓦斯為止,為防止瓦斯濃度嚴重超限,可間歇式沖孔,當瓦斯濃度達到1.5%時即停止沖孔,當瓦斯濃度降低為0.8%以下后再開泵繼續沖孔。
施工順序:打鉆→判別煤層位置→沖整個煤段→返水變清→結束沖孔
打鉆:沖孔前要先按預定孔徑和角度施工鉆孔,詳細記錄鉆孔見煤和穿煤見巖的位置,以確認鉆孔內煤段位置。
沖孔:將噴嘴(鉆頭)送到見煤位置,設定泵壓在10MPa,開泵進行水力沖孔,然后從外向里逐漸沖孔,同時轉動鉆桿,并退送鉆桿,以利于排渣,沖孔后可從里向外再沖孔,采用邊進邊退的方法,直至出清水為止。為防止埋鉆和堵孔,可控制沖孔速度或間歇式沖孔,但大量出煤期間,不能停鉆,加鉆桿可乘出煤量較小,且返水量正常時進行。發生堵孔時可停止供水,但不能停鉆,以利于排粉。
4 水力沖孔情況
1號鉆場沖孔情況
1號鉆場位于2145底抽巷二橫川內,布置鉆孔1個,鉆孔終孔距2145下順槽(北頭)正前16m,孔徑110mm,孔深41m(巖26.75m,煤14.25m)。
7月2日8點班進行沖孔試驗,因響煤炮、噴孔等因素,水壓未達到要求(現場壓力表顯示6MPa),沖至29m位置(20根鉆桿)時出現壓鉆桿現象,隨后起出鉆桿。7月3日8點、4點班和7月4日8點、4點班對該孔重新進行沖孔,根據清煤量估算沖出煤量約為10t,沖孔水壓最大11MPa(泵壓)。
7月5日8點班將該孔用2寸半封孔管進行封孔,用3寸鋼絲帶與主管連接帶抽。由于鉆孔內出水量較大,經采取加強放水措施后,于7月9日使用抽放參數快速測定儀測得該孔單孔濃度44.8%(實測38%),負壓5.2Kpa,純量0.18m3/min;10日測定濃度45%,負壓5.85kpa,純量0.18m3/min;14日實測濃度40%。
以1號鉆場為例,其他鉆場同樣的方法對其它的鉆場進行水力沖孔,然后帶抽。2010年7月水力沖孔前,2145下順槽(北頭)迎頭統尺為160m。沖孔前正常掘進的月份共有5個月(2009年10月、11月,2010年1月、4月、10月),共掘進125.11m,平均月進尺25.02m,預測(效檢)超標率約為54.10%。
2145下順槽于2011年3月24日恢復掘進后,截止到9月30日共預測(效檢)57次,超標9次,共掘進222.2m(根據水力沖孔時間安排以及接替計劃,有效掘進時間為101天),平均月單進約為66m。
由此可見水力沖孔防突措施能夠釋放突出煤層突出潛能,減小和消除突出危險,利用壓力水沖刷煤體,激發噴孔,排出碎煤和瓦斯,釋放突出潛能以減少和消除突出危險性。在突出危險煤層中沖出若干直徑較大的孔洞,造成孔兩幫和前方煤體充分卸壓,提高煤層瓦斯滲透率,大幅度釋放瓦斯,確保了掘進期間的安全,提高了進尺,降低了開拓進尺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