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交通基礎設施重要組成部分的橋梁工程,目前在國民經濟發展中正擔負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近年來橋梁工程中不斷出現質量問題與安全事故的背景下,加強橋梁施工管理,提高工程的質量和安全性已經成為了基礎建設工程管理的重中之重。本文結合作者的實踐經驗,從當前工程中常見的施工問題出發,討論了其關鍵工藝環節的控制方法,并就加強施工安全管理等問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關鍵詞:橋梁工程 施工技術 安全管理
中圖分類號:U4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4(b)-0124-01
1 影響橋梁工程質量的因素分析
作為交通基礎設施重要組成部分的橋梁工程,目前在國民經濟發展中正擔負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由于橋梁工程中涉及的材料、結構多樣,技術工藝要求復雜,且具有周期性長、協作性高、易受外界影響等諸多特點,因此其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也成為了一個復雜而重要的系統問題,尤其是在近年來工程實踐中不斷出現質量問題與安全事故的背景下,加強橋梁施工管理,提高工程的質量和安全性已經成為了基礎建設工程管理的重中之重。
影響橋梁工程建設質量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材料與機械設備。建筑材料是整個橋梁工程的物質基礎,一旦出現材料未能達到要求的情況,整個工程的質量就無從保證。而機械設備是現代化施工必備的工具,工程中設備的缺失或養護不及時造成的設備運行狀態不理想等問題都會直接給工程質量和進度造成不利影響。(2)管理與施工技術。施工人員作為工程的主體,是決定工程質量的關鍵因素。施工人員技術水平低下,管理不規范,安全意識不足都是導致工程出現質量問題與安全施工的最重要因素。(3)施工環境。地質條件、氣象條件對橋梁工程的影響是無處不在的,建設者應從設計環節開始,重視施工環境對工程的作用,對大風、暴雨等極端天氣及時制定處治對策,盡可能消除其對施工產生的不利影響。
2 橋梁工程施工中常見的質量問題及相應的控制要點
目前橋梁工程施工中常見的質量問題主要集中在混凝土灌注樁、承臺與系梁,以及預制箱梁等方面。具體表現及控制要點如下。
2.1 混凝土灌注樁的質量問題及其控制
混凝土灌注樁施工是質量控制的關鍵環節,一旦出現斷樁等嚴重的質量事故,就可能導致重大的財產損失和人身安全風險。施工中應針對可能導致事故發生的誘因進行重點控制。首先,應準確定位鋼筋籠的初始位置并使其固定,當混凝土灌注至鋼筋籠下端時,必須放慢澆筑速度,并盡可能保持連續灌注以縮短時間,避免鋼筋籠的上浮。必要時應摻入外加劑防止混凝土流動性變小。其次,必須嚴格控制導管埋置深度,一般保持在2~4m為宜,不應大于5m或小于1m。應正反轉動導管,使導管與鋼筋籠分離并居鉆孔中心;為防止混凝土初凝,除適當加緩凝劑外還應振動導管;拔起過程中應正反搖動導管,使其易于拔起,并注意防止出現拔漏導管的現象。再次,灌注時流動性差、坍落度過小及拌合不均勻等問題都可能引發導管堵塞導致斷樁,因此混凝土應具備良好的流動性與和易性,坍落度控制在18~22cm為宜;并應確保導管連接部位的密封性,導管使用前應試拼裝、試壓,試水壓力應在0.6~1.0MPa,以避免導管進水。如果已灌注的混凝土厚度在3m以內,出現卡管又無法補救到繼續灌注時,應停止澆注,拔出導管并重新清孔再灌注。
2.2 承臺和系梁的質量問題及其控制
承臺和系梁的質量問題主要集中在強度未達到設計要求,鋼筋骨架焊接不合格,砂漿墊層不平整,模板板面接縫不嚴以及基坑回填土不符合質量標準等方面。施工中應做到:首先,應在基坑周邊設置排水溝與集水井,使用空壓機帶動風鎬破碎清除混凝土時,注意不損傷鋼筋。鉆孔樁需經無破損檢測,強度應符合標準且無斷層或夾層。其次,承臺和系梁模板應采用組合鋼模板或覆膜竹夾板,模板拼裝必須確保其幾何尺寸和平整度。鋼筋制作前應進行原材料試驗與焊接試驗,按下料單進行鋼筋制作、分類堆碼,墩臺身預埋鋼筋定位采用鋼管支架固定,預埋筋接頭應按規范要求錯開布置。混凝土灌注過程中應以拌合站集中拌和的方式分層灌注,使用輸送車、輸送泵澆筑和機械式搗固,并覆蓋灑水養生。最后,混凝土達到2.5Mp以上后方可撤除模板,進行回填。回填土前應割除對拉螺栓頭,排除積水,清除淤泥,并做到分層回填,分層夯實。
2.3 預制箱梁的質量問題及其控制
預制箱梁的質量問題對工程質量的影響也是至關重要的,通常注意包括伸縮縫預埋筋、防撞墻、通氣孔、泄水孔的設置不符合規范要求,澆筑中發生跑模、漏漿、頂杠松動、內模上浮等現象,預拱度未達標或表面不光潔,外型尺寸不符合設計要求等。因此施工中必須使側模、端模連接嚴密無錯臺,各條棱角線型順直,端模角度須與設計錨墊板角度一致,對拉螺栓預留孔須與模板位置一致。底板應清洗干凈,接縫處用膩子打平。腹板、底板鋼筋應重點檢查正彎矩波紋管定位,確保澆筑過程中不移位。內模支設牢固,底部支墊鋼筋凳,側模要有頂擋,頂部壓杠間距不超過1.5m,緊壓內模;底板、端板、翼板謹防跑模、變形,并檢查鋼筋加工尺寸偏差、鋼筋焊接質量、鋼筋網和鋼筋骨架的偏差、鋼筋級別、直徑、根數和間距是否符合設計規范要求。
3 施工過程中的安全管理
安全生產是實現工程效益目標的前提,因此必須引起施工各方的充分重視。管理者應根據工程實際特點制定以預防為主的施工安全管理體系。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與安全意識在實現安全施工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加強對其職業素質的培養。安全管理培訓可安排在因極端氣候條件不利于現場施工的間歇期進行,培訓雖然會產生一定的費用成本,但與處理安全事故的費用相比,這部分開支顯然更有價值和效率。另一方面,加強施工現場的管理也是實現安全施工的重要途徑。必須嚴格遵守各工藝環節中的安全管理制度,重視對安全設施的檢測和對現場設備的維護,如大型吊裝設備的工作現場必須嚴格執行吊裝相關的安全規章制度;焊接工藝中對自帶的柴油或汽油發電機等設備進行嚴格管理,避免焊接中產生的火花飛濺而引燃柴油,重視火、電相關工藝中設備、原料的存放管理。通過多角度全方位的安全管理工作,切實有效地避免工程中可能形成的安全風險和質量隱患。
參考文獻
[1]趙民東.小議橋梁工程施工質量問題與控制措施[J].沿海企業與科技,2010(4).
[2]江祖德.淺談橋梁鋼筋混凝土施工與質量控制[J].沿海企業與科技,2010(6).
[3]鄭晟.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頻發的多元成因與應對策略[J].上海城市管理,2011(3).
[4]黃明貴.高速公路橋梁施工的安全管理問題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