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水利普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怎樣針對性地解決在現實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把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創造切合實際的工作模式。
關鍵詞:水利普查利國利民 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中圖分類號:TV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4(b)-0141-01
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水利是農業的命脈。開展水利普查是一項大的國情國力調查,是國家資源環境調查的重要組成部分。開展水利普查是為了全面查清我國河流和水利工程基本情況和水利行業能力建設情況,系統掌握河流開發、治理、保護狀況和經濟社會用水狀況,建立基礎水信息平臺。搞好水利普查,有利于謀劃水利長遠發展思路,科學制定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戰略,有利于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推進水資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有利于深化水利體制改革,增強水利公共服務能力,有利于提高全社會水患意識和水資源節約保護意識,推進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
我們應充分認識到水利普查的困難性、艱巨性,各級各部門應當認真細致地開展各項工作。由于水利普查涉及技術性問題多,組織協調工作量大,需要各級各部門積極配合支持才能完成。水利普查本身是政府組織的事情,但有時在具體落實上有時卻純粹成了業務主管部門的事了。在實際普查中,由于部分鄉鎮不夠重視,導致經費難以落實或落實不到位,從而造成鄉鎮水利員或普查員工作積極性不高、不踏實,不去深入調查了解,乃至出現了許多漏、錯現象。因此我們應該做好宣傳工作,普查是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是國家大事,是利國利民的好事,做好普查工作,既是政府宏觀調控決策的需要,又是完成本單位工作業績的需要,因此應當確定普查相關單位的責任,唯有如此,才能使各部門從根本上認識到水利普查的深刻意義,才能從根本上保證普查工作的成功。
河湖基本情況普查查清我國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及以上河流的名稱位置、長度面積等基本特征,重點普查流域面積100平方公里及以上河流的河源河口位置、河流比降、多年平均年降雨量和年徑流量等水文特征,查清我國長年水面面積1平方公里及以上湖泊的名稱位置、水面面積、咸淡水屬性等基本特征。
水利工程基本情況普查以獨立發揮作用的各類水利工程為對象,查清我國各類水利工程的數量、分布等基礎信息,重點查清一定規模以上的各類水利工程的基本情況、工程特征、作用與效益及管理情況等。重點調查總庫容為10萬立方米及以上的水庫工程、機容量500kw及以上的水電站工程、過閘流量5立方米每秒及以上的水閘工程、裝機流量1立方米每秒或裝機功率50kw及以上的泵站工程。
在灌區專項中需要全面查清我國灌區的數量、分布、灌溉面積、灌排工程等情況,重點調查2000畝及以上的灌專業的普查中,我國現有大中型灌區7000多處,相應的配套建筑物近7000萬座。在整個水利普查中筆者認為灌區專項普查是一個難點,在這么多的普查對象中會出現許多似是而非、模棱兩可的東西,需要我們的普查員同志睜開火眼金睛,透過現象看本質,緊抓要點,以大局的眼光來看問題,不能老是拘泥于一個小小的面上,如何準確地建立灌區信息平臺,對照灌區定義,就一目了然。如有些河灘地區,灌溉點多而雜,每個點又無獨立的管理單位、配套工程,就不宜過細劃分,只能作一個灌區來對待。應當牢牢地緊扣灌區的定義來對灌區進行界定。灌區是指單一水源或多水源聯合調度且水源有保障,有統一的管理主體,由灌溉排水工程系統控制的區域。其中“統一的管理主體”,無論任何灌區,必須有一個管理主體,沒有專管機構的即為該區域的水行政管理主體。灌區不是線狀的灌溉工程,而是水所灌溉的一片區域。在灌溉面積普查中,各村普查的面積應該與灌區的灌溉面積符合邏輯,因為各村的灌溉面積已經包含了灌區的灌溉面積,部分縣現行的水費征收政策仍然是以畝數為基礎,必須克服害怕交水費的心理,如實填報灌溉面積,灌區在普查自身的灌溉面積時,應根據現有的規模、現有的工程狀況、渠道延伸的真實情況來普查,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真實而準確地反映灌區現狀,為國家的宏觀調控提供真實的理論依據。最后,準確把握灌區建筑物及各項配套工程設施,并歸類普查,如涵洞與隧洞、跌水與陡坡的區別,深入實際,準確地填報普查表,在渠道的過水流量上,在泵站的取水流量上,數字必須核準,否則就會犯技術上的錯誤。
為確保水利普查的順利完成,保證水利普查的工作進度和成果質量,各級各部門可以參照出臺一部考核評比辦法,進行分級考核評比,上級水利普查部門對下級進行考核評比,同時進行本級自評,實行階段、年度、最終相結合的考核原則,在檢查、審查過程中以有關技術規定和上級要求作為標準,組織督查組分片實地開展督查,采取聽、看、測、問等辦法查看有關資料和實地現場對照考核。
通過兩年多的運行以來,我認為各級各部門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完善的組織是水利普查工作的重要基石。通過前階段的運作發現,哪個地方領導重視,哪個地方的水利普查工作就數據準,質量好;有政府部門參與,可以很好地協調各部門解決水利普查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并創造有利條件,能有效地保證水利普查順利高效運轉。另外,加強督導檢查是確保水利普查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環節。由于水利普查沒有經驗可以借鑒,因此,工作中存在問題是必然的。為確保水利普查順利實施,就應加強檢查督辦,在調研中解決問題。通過各級各部門在不同階段的督導檢查,不斷地發現問題,糾正問題并解決問題,才能準確地反映出水利普查的真實情況,為國家制定宏觀調控政策提供理論依據。
參考文獻
[1]國務院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編著.水利普查總體方案.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1年11月出版.
[2]國務院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編著.灌區專項普查.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1年11月出版.
[3]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灌區專項普查補充技術規定,國務院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領尋小組辦室文件.國水普辦〔2011〕6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