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通過對中國舞蹈“圓”的形態,“流”的過程和“韻”的內核,三個方面的概括,著重論述了中國儒家文化中和中庸思想、天人合一思想對中國舞蹈的影響。
關鍵詞:中國舞蹈 圓 流 韻 儒家文化思想 中和中庸思想 天人合一思想 美感
中圖分類號:G1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098X(2012)04(b)-0238-01
1 引言
中國舞蹈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厚的遺存,蘊含著民族精神的深層意識,有著共通的神韻和風貌,形成了獨特的審美形式。儒家文化思想對中國舞蹈審美特征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義。
2 儒家文化對中國舞蹈的影響一中國舞蹈“圓”的形態
中和中庸思想是中國儒家文化思想中的重要思想之一。人們常說中國傳統文化是“和”文化,“和”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是中國傳統文化中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關系的基本思想。“中和”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所追求的一種理想境界,即社會或自然界的事物千差萬別,矛盾交錯,但能實現多樣性的統一。千姿百態的不同事物生存在一起能協調合作,互相依存,互相發展,實現“和而不同”,和諧共生。中國傳統文化認為必須堅持實行中庸之道,在處理問題時以中庸為手段,達到中和的目的。《中庸》說:“喜怒哀樂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論語?先進》:“過猶不及?!敝杏挂筇幚韱栴}要正,要不偏不倚,要恰如分恰到好處,要把握好一個恰當的度,既不能不到位,又不能過分,保持事物的一個平衡狀態。
“圓”的形態是對中國舞蹈美學特征的高度概括。中國舞蹈的人體動作總體呈現為一種回轉狀態,即“圓”的狀態。中國的舞蹈學家認為“圓”在中國古典舞中有多層含義,如四肢運動的軌跡都呈圓形或弧線形;舞者在做動作時也要求人體線條圓潤流暢。另外,中國古典舞強調肢體運動遵循“欲進先退,欲伸先屈,欲急先緩,欲起先伏,欲高先低,欲直先迂,欲浮先沉,欲左先右”,也即遵循動作從其欲達方向的反方向做起的原則,使動作與動作的連接中充滿了肢體弧線運動的軌跡,產生出一種圓滑,流轉的空間動態形象。再如人體在舞臺上的運動,走圓場最鮮明地表現出“圓”的特征。走圓場時,人體特別是雙腿得到了微妙有力的控制,依圓形成8字形或蛇形路線。為強化行進路線圓的意味,舞者運動時將軀干盡力傾向圓心,仿佛受到了向心力的吸引。中國舞蹈的人體動態過程有的呈幾個圓的交叉分布,有的呈8字形,有的呈弧線形,有的呈S形。表現為一種從內至外的劃圓,而且是以“起承轉合”的方式在運動,顯示著“終點回歸起點”的特征。因此中國舞蹈被稱為是“劃圓的藝術”。中國舞蹈身法包括腰、腿、步、手、臂、腕、眼、身八大類。有口訣說:“身要擰傾而動,臂要轉肘而行,步要絞而走,翻轉留身而做?!边@實際上就是“劃圓”規則的具體化。另外,在實踐中又以圓、曲、擰、傾、收、放、腆、含概括“劃圓”的動態造型特點?!皥A”的形態不僅是對舞者人體動作從美學風范上提出的具體要求,也顯示出中國舞蹈的靈活和生動的審美意蘊。它是民族精神意識在形體運動中的反映,是中國舞蹈最基本的運動形態和美學特征。而中和中庸思想就好像一個“圓”,和諧穩定、渾然一體。
3 儒家文化對中國舞蹈的影響二中國舞蹈“流”的過程
中國舞蹈“圓”的形態造就了一種“行云流水”之狀,展現了人體在時空中的流連綿延,從而凸現了中國舞蹈的另一個美學特征:“流”的過程。舞蹈通過流動的線條造成節奏和韻律,這是一種凈化了的情感的造型形體,一種凈化了的線條,它是經過提煉和抽象而構成的,它離開了對實際對象的模擬和再現,成為具有精神性的形式美。中國舞蹈的“流”的過程,是民族文化精神孕育出的審美心態和審美情趣。中國人對宇宙是“周而復始”地運動的認識,使人們習慣于在過程中觀察事物,注重事物在過程中的表現。而中國舞蹈在“流”的過程中所表現出的時間上的序列性,以及人體動作連綿不斷的流動線條,成為詩意的載體,流瀉出舞蹈藝術的生命情調,從而給人以美的享受。
4 儒家文化對中國舞蹈的影響三中國舞蹈“韻”的核心
如果說“圓”的形態是中國舞蹈人體動作的主旨,“流”的過程是體現中國舞蹈線的藝術特征,那么“圓”與“流”的核心則是“韻”。“氣韻生動”歷來是中國傳統藝術的最高要求。它既包括了人類對宇宙萬物的本體和生命的體悟,也包括了藝術家自我的內在精神氣質、格調、風度、生命態度和情感特征,使藝術真正走上了通過有限的可窮變得外在藝術語言或形象,去傳達和表現出無限的、不可窮盡的人格理想和豐姿神韻的道路。舞蹈的基礎材料是人體,“韻”的內核即意味著人的生命力在人體動作中的藝術化的投射,以及超越于人體生物意義上的一種精神和風度情致。中國舞蹈通過“圓”的形態和“流”的過程這些外化符號來狀物象形,并最終呈現出內在的情感和精神的特質,表現出生命、本質之美的涵義,達到了“以神領形、以形傳神、神形兼備”以及“忘形得意”的境界,為舞蹈藝術真正在審美過程中體現它的價值,提供了依據和條件。中國舞蹈的“韻”的內核,既意味著風格韻味、節奏韻律,又意味著精神氣質、風采神韻;它既是“內氣”的外化,又是生命力的表現?!绊崱北旧砭褪恰靶紊窦鎮洹?,成為神與形高度交融的標志。中國儒家文化思想中另一個重要思想,天人合一思想體現的就是“意境”?!耙狻奔辞榕c思,“境”即物與象?!耙饩场本褪乔榕c景的有機融合與高度和諧??梢娭袊璧钢械摹绊崱本褪侨寮椅幕枷胫刑烊撕弦坏木唧w體現。
5 結語
中和或和諧是藝術美的重要內涵及表現形式。藝術有多種質的表現,但藝術作品中有一個不可缺少的因素,或者說是最突出、最集中的表現就是美。藝術作品盡管有千差萬別,但一切藝術作品都會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美。其中和諧、比例適當、恰到火候、協調一致、多樣性的統一,就是在藝術作品中的具體體現。中國舞蹈“圓”、“流”、“韻”的特征平衡穩定,沒有偏差,恰如其分,正是中國舞蹈美的集中體現。而藝術的最高境界就是天人合一,舞蹈的美感也是身心高度的和諧與統一是表現舞蹈作品的最高境界。
中國儒家文化思想對中國舞蹈“圓”的形態,“流”的過程和“韻”的內核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影響。而這三者構成了中國舞蹈的美學特征,作為中國舞蹈的審美標準,使中國舞蹈放射出更加璀璨的光華。
參考文獻
[1]王國賓.文化視野與舞蹈高等教育研究.上海音樂出版社,2008.
[2]方全林.萬般風情弄清影 舞蹈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
[3]歐建平.舞蹈美學.東方出版社,1997.
[4]隆蔭培.舞蹈藝術概論.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