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房地產開發與經營》是房地產估價專業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通過分析該課程存在的不足,探討高職院校應從課程目標、課程體系、教學方法、實踐實訓等方面對該課程進行教學改革。
關鍵詞:《房地產開發與經營》;課程目標;課程體系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13-0250-02
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的加速,房地產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日益突顯,并呈現快速發展的趨勢,房地產業一線高素質應用人才的市場需求增加。為此,國內不少高職院校紛紛開設了房地產經營與估價專業,培養適合房地產市場需要的房地產類應用型人才,服務于當地經濟發展,以滿足房地產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而房地產經營管理作為高職院校房地產經營與估價專業培養房地產專門人才的一個專業方向,《房地產開發與經營》 課程是其中一門非常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該課程的學習,有利于培養高職學生進行房地產市場分析、投資決策分析的能力,以適應房地產及其相關領域各個層面的工作,對于拓寬學生就業渠道也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存在的不足
1.課程地位不明確,教學重點不突出。《房地產開發與經營》作為一門專業課程,在房地產經營與估價專業的教學計劃中本課程地位不明確,目標不清晰,涉及內容龐雜,包括房地產市場、房地產開發程序、房地產開發項目用地的獲取、房地產開發項目前期準備、房地產開發項目可行性研究、房地產開發項目融資、房地產開發項目的市場營銷、房地產交易管理、房地產稅收、物業管理等。課程內容面面俱到但不深入。并且該課程的內容和其他課程有所交叉。《房地產開發與經營》課程涉及開發過程的建設階段管理,與《工程項目管理》課程內容沖突;《房地產開發與經營》課程中的物業管理與《物業管理》課程交叉;《房地產開發與經營》課程中開發項目的市場營銷與《房地產市場營銷》課程內容交叉。因此,在該課程的教學中容易出現重復講授、教學過程中重點不突出問題。
2.教學模式基本上以教師為中心、單一課堂教學模式為主。在目前的教學方法上仍然以教師為主導。通過教師的講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讓學生學習該課程思路清晰,掌握大量的知識和信息,少走彎路。但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對習題、作業等能夠得心應手,但碰到實際應用問題卻無法解決,難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阻礙其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發展。因此,展開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方面的研究對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作用突出。
3.實踐教學環節不完善。《房地產開發與經營》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課程,需要培養學生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就必須使教學面向實踐。但在《房地產開發與經營》教學過程中,普遍存在以課堂理論教學為主,實踐教學環節不完善,與企業的合作不夠緊密。導致學生理論知識夠用,感性認識不足。因此,探討實踐經驗教學作為本課程教學環節的作用也有其必要性。
二、解決思路
1.確立課程目標。根據房地產人才應用特點,著手研究高職院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和業務要求,在該課程體系中要以素質為基礎,以能力為中心,以實用為目的,立足培養應用型人才,滿足學生就業和社會需要。基礎理論知識以“必需、夠用”為度,突出能力和素質培養,使學生不僅掌握與職業能力相關的必需、夠用的理論與實踐知識,而且還具備一個房地產人才應有的綜合素質。該課程也應成為學生學習《房地產估價》、《工程招投標》、《房地產金融》等課程的基礎課程。
2.建立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課程體系開發模式。本課程以房地產開發與經營為主線安排工作內容,將房地產開發與經營劃分為房地產市場分析、土地使用權的獲取、房地產開發項目的評價、房地產開發項目的報建、房地產項目融資、房地產市場營銷、物業管理七個學習情境,讓學生以最接近工作實際的方式開展學習,真正掌握實際工作所需的能力,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各個學習情境采用“任務驅動、行動導向”的教學方法,融知識、方法、素質培養于一體,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判斷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下轉252頁)
(上接250頁)
3.強化課程設計、實習實訓環節教學,體現應用型技能培養的教學理念。在實踐教學中,使“實踐性”教學與“理論性”教學的比例接近1∶1。在整個實踐教學過程中,密切與房地產企業、房地產中介公司的合作,建立穩定的融“教學、培訓、生產、技能鑒定和技術服務”、“五位一體”的重點實習實訓基地。如可以提供更多的機會讓學生到房地產企業進行實習,熟悉房地產開發的運作過程,協助企業進行市場調研、編制房地產開發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進行開發項目的營銷策劃工作等,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以強化學生綜合運用知識能力、策劃能力、市場開發能力、文獻檢索能力和技術經濟分析能力的培養。
4.教學方法靈活多樣,注重學生應用性能力培養。在教學過程中,制定一套能引導學生積極思維、自主學習,充分發揮教與學兩方面的積極性的新的教學方法。在理論教學中,可以運用項目式教學、情景教學等方法,讓學生在完成某項任務的同時提高相關技能;同時配合案例教學,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我校準備建設一個水利培訓樓,具體的項目方案還在探討中。針對這一項目,在教學中就可以讓學生分組自主設計一個可行性研究報告,將理論知識用于實踐,避免單一的理論講授為主,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著眼于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目標,《房地產開發與經營》這門課程的改革任重道遠。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在課程內容體系、教學方法、實踐環節等方面需加以改進,同時應掌握中國房地產的各項宏觀調控政策,與理論相結合,適當地補充教材以外的知識,才能讓學生系統地運用房地產開發與經營專業知識于實踐,適應市場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陳平.房地產開發與經營教學改革探討[J].科技信息,2008,(4):167-168.
[2] 趙陽.“房地產開發與經營”課程教學方法改革[J].中國冶金教育,2010,(4):47-48.
[3] 周群英,等.房地產經營與估價專業高職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陜西教育學院學報,2008,(11):13-18.
[4] 張崢嶸,等.高等院校房地產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討[J].黑龍江史志,2009,(22):170-171.
[5] 劉翔.高職院校房地產課程教學方法探討[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2009,(6):140-141.[責任編輯 陳 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