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不斷推向深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經成為我國推行素質教育的重點。目前傳統教學中落后的教育觀念和方法仍妨礙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在物理教學中要充分發揚學生思維的主體性,改革實驗教學,開展研究性學習,促進學生科技意識的培養,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科學意識;課堂教學;實驗
物理學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自然科學。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物理已滲入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在現代科技發展和科技教育中,增強學生的科技意識,提高學生對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認識,物理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技意識呢?
一、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
課堂教學是教師傳播物理知識的主要陣地,也是學生獲取物理知識的主要途徑。加強科技意識教育必須從課堂教學做起,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
1.突出知識的實用性
物理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科學,與工農業生產、日常生活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在教學中教師應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緊密聯系生產和生活實際,突出知識的實用性。物理知識,物理規律本身就是對自然現象的總結和抽象。通過這些知識的介紹,使學生更加認識到科學知識在日常生活,工農業生產乃至高科技領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從而更加相信科學,熱愛科學,樹立良好的科技意識和“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思想。
2.利用物理學史培養學生科學方法的探究
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造性人才,呼喚著有活力的科學教育。中學科學教育應該注重科學素質的培養,科學素質中包括科學方法。物理學史以其豐富多彩的內容,在培養學生的科學方法方面具有獨特的功能和諸多的優勢。所以物理發展史是物理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通過物理發展史的教學,不僅使學生了解了物理發展的歷史,一些著名物理學家的典型事跡,同時也能較好地培養學生良好的科技意識。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一定要強化物理學史的教學,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選用適當的物理學史材料,例如“伽利略的自由落體實驗”、“牛頓運動定律的創立”、“愛因斯坦創立相對論”等,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物理學史教育;同時,在實際教學中,可適當向學生介紹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航天領域和高科技領域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通過這些知識的介紹,可使學生更加了解科學家們對科學的態度,研究科學的方法以及他們熱愛科學、獻身科學的精神,了解科學技術給社會發展和四化建設帶來的巨大動力,樹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從中受到良好的科技意識教育。
3.重視實驗教學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所有的物理知識,包括物理概念、定律和理論,都是在實驗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因此,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了解物理學的研究方法,培養嚴格的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對學生今后搞科學實驗和技術革新有重要的基礎作用。這就是當前我們貫徹和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實驗素質的正確教育思想。根據自己十幾年的教學經驗,筆者認為加強實驗教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⑴改革課堂演示實驗教學,盡可能將演示實驗改為分組實驗,把部分演示實驗改成學生上臺演示或邊講邊實驗的形式,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親自動手操作機會。如:阿基米德原理。⑵注重學生實驗教學,培養學生進行實驗過程必須掌握的技能。具體包括:培養學生掌握實驗的一般原理、進行實驗設計和實驗方法的技能。培養學生正確調整和安裝儀器,正確連接電路的技能。培養學生正確記錄實驗數據,并能進行運算和分析,以得出正確結論的能力。要使學生了解誤差概念,并學會初步的誤差計算和分析。會寫一般的實驗報告。對學生實驗的教學,教師要求學生按“預習─實驗─觀察記錄─分析討論─總結報告”的形式進行,對實驗中出現的問題組織學生認真討論,分析原因,并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并根據實驗的實際情況實事求是地寫出實驗報告,從而培養學生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⑶加強實驗習題的教學。對實驗習題的教學,主要采取“自設方案─討論方案─選擇方案─實驗驗證─總結報告”的程序進行教學,讓學生親自參與實驗設計并通過實驗驗證。這樣能較好地培養學生的科研意識以及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
二、積極組織開展物理課外活動
物理課外活動也是加強對學生進行科技知識和科技意識教育的重要陣地。與課堂教學相比,課外活動具有更大的靈活性和選擇性。
1.趣味外活動中
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精心設計趣味物理實驗讓學生來完成如“飛機投彈”、“噴氣火箭”、“紙鍋燒水”等等。通過這些實驗,既能較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又能幫助學生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樹立科學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2.科技小制作
根據學校的實際情況,我們積極組織學生利用課外活動時間開展科技制作活動,如自制電鈴。自制平行光源。制作針孔照相機。制作潛望鏡。自制量筒。樓梯電燈開關電路等,并組織展評。科技活動的開展,既能鍛煉學生的科技制作能力,又能為學生將來工作后自制簡易教學用具打下良好的基礎。
3.指導學生閱讀科普讀物
根據學生的知識基礎,教師要指導學生閱讀有關的科普讀物,使學生更多地了解科技知識和科技發展的新動向,增加學生的科技知識,并定期組織“實用物理知識競賽”,以調動學生學習、讀書的積極性,使學生掌握更多的科學文化知識,培養學生的科技閱讀能力。
綜上所述,作為基礎教育的物理教學,在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時,應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物理學科的特點,注意啟發學生用學過的知識、技能、方法等去理解分析解決新問題,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總之,加強學生科技意識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科技意識,是科技發展的需要,也是培養新世紀合格人才的需要。
(作者單位:江蘇省江陰市祝塘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