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組合作教學這一教學模式,在中學教育領域已經開展多年,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在新的教育背景下,小組合作教學也面臨新的問題,需要教師進行不斷的創新和調整,才能充分發揮其教學功能。
【關鍵詞】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小組合作;方法
在素質教育觀下,發展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是教學的核心目標所在。因此,借著新課改的契機,許多教師也從教學策略和模式上進行了積極的調整和改革,從理論和實際教學上,采取了多種具有時代性和有效性的教學模式。小組合作教學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開展起來的。但隨著教學的發展,小組合作教學的模式也出現了一定的問題,如課堂缺乏激情與活力,課堂上的學習氣氛不熱烈,教學的開展過于“保守”,沒有創新思維和意識的融入。那么在新時期教學形勢下,小組合作教學應該如何展開呢?是“保險”還是“創新”?筆者將在下文進行探討。
一、關于目前高中物理課堂中運用小組合作教學的困惑
隨著新課程的實施,小組合作走進了我們的教學視野,它以合作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系統利用教學中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的學習,共同達成教學目標。正是小組合作的實施,確實對解放學生、活躍課堂起到了推進作用,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課堂的情感態度發生了上升性的變化,每個班級出現了一批課堂上主動性強,發展水平明顯變化的學生,他們成為課堂教學過程重建的新的生力軍。
然而,我們在為學生解放出來而高興的同時,面對這樣一個活起來的物理課堂,又產生了新的問題與困惑:
1.學生活躍了,課堂的紀律松懈怎么辦?
2.時間還給了學生,學生愛發表意見,教學進度完不成怎么辦?
3.面對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和意見,教師應該怎么辦?
4.學生的活躍會不會帶來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下降?
5.由于學生基礎的差異,學生間的差異大了怎么辦?
6.學校領導對教學的評價依然以分數為標準怎么辦?
從上述問題可以看出,當前的課堂教學已經不再是模板式的教學,同時也可以說明,許多教師目前還沒有把握“把課堂還給學生”的本質,還沒有從傳統的教學框架中完全走出來。
而上述問題在具體的教學中,就體現為:教師希望學生的思維能夠跳出教案、教材,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靈活性和探究能力,希望能夠“把課堂還給學生”。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又會顧及教材和教學目標的落實,還不能“把課堂還給學生”。是創新改革,發展學生學習能力,還是保險起見,保證學生考試成績?教師始終無法把這兩方面通過重組統一起來。
面對這些教學的尷尬,我們教師需要認清“走老路”的守舊,選擇“創新”之路,下面結合教學實踐具體闡述在合作中需要把握的幾點體會:
二、實現有效小組合作的課堂教學方法
1.加強教師在物理課前教學設計的技能
要保證教學的質量,保證小組合作這一教學模式的順利開展,物理教師在教學設計中,就必須要思考師生活動目標,需要用新的設計去支撐課堂教學。也就是說,教師對自己設計的方案、思路、目標、過程,在課前就了然于心。
當然,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有些環節是平時教學常用的,如實驗操作環節,它們具有較穩定的結構,比如實驗設計、實驗操作、數據分析處理、結論應用等,這種環節比較適合用小組合作,但是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教師也必須根據課堂需要進行調整。
比如在教學《電磁感應現象》時,筆者做了這樣的教學設計,把“條形磁鐵插入閉合線圈實驗,及以通電螺線管代替條形磁鐵的實驗”設計為小組合作,讓學生充分的體驗。但是我怕學生把在初中學習的“一部分導體切割磁感線實驗”給忘了,所以我可以隨機設計合作實驗,這樣的設計應該說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2.培養學生的合作技能
盡管小組合作作為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出現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之中,已經開展多年,但是因為部分學生的探討能力和合作能力欠缺,就會出現有的學生不參與討論,坐享其成,或者人云亦云,沒有對小組內的意見形成判斷力和評價。
比如一位老師在教學《楞次定律》時, 將課本上的演示實驗改成學生分組實驗,讓學生親自動手去探究感應電流方向遵循的規律。但由于這位老師沒有做好前期的引入教學和組織工作,結果雖然很熱鬧,但真正能動手研究的學生不多,成了一節失敗的課。
因此,要想有效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名高中物理教師,應該抓好小組的分工,讓每位學生都帶著任務來參與課堂的互動,讓學生體會到合作的愉快、合作的成功,進而培養學生的合作技能。
3.善察學生合作的需要
其實,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有這樣的認識,既不是任何內容都需要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也不是所有的內容都適合小組合作學習的,只有出現學生個體無法掌握的知識,或者需要進行討論才能增強學生記憶的內容時,才適合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比如在教學《牛頓第二定律》時,需要學生猜想出加速度和力的關系以及加速度和質量的關系,這兩個關系正是本節課的兩個重點,所以我們在教學時就可以放手交給學生進行小組合作,這對于本節課來說是有價值的。因此,我們在進行課堂教學時,要根據學生的合作需要,有選擇地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
當然,除了做好以上三個方面之外,我們教師還要學會傾聽,把注意力放在學生身上,要學會及時作出合適的應答(包括評價、追問、啟發、判斷、組織),通過多項交互作用,推進教學過程。
小組合作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品質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需要我們不斷的指導,積極的引導。同時,我們教師之間也應該不斷反思、改進,使小組合作走向成熟,進而走出小組合作的尷尬和困惑。
【參考文獻】
[1]趙宗模,《一種理想的教學模式——合作教學法》.《教育管理》,2005年第1期
[2]趙艷娟,高中物理合作學習的探索[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作者單位:江蘇省啟東市大江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