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在語文作文學習中最不能缺少的就是個性,不能一味追求應試,失去個性的學生寫出來的作文是沒有生命的,所以我們要讓學生充分展現自己。為此教師必須為學生創設好的情境,讓學生大膽想象,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真正的釋放出自己,讓學生走進作文,享受作文。
【關鍵詞】發展;個性;想象;大膽
“個性”,在我國作文教學中長期的缺失,無疑帶來了諸多問題:不少人,過去是:“聞個性悚然變色”;時至今日,仍是“談個性心有余悸”;還有些人,簡直視個性為“怪物”,不知為何現在要強調它。總之,一個簡單、明了的問題,弄到現在還須予以探討、論證,這不恰恰反映了事情的嚴重程度嗎?
作文個性化是解決所謂的學生作文模式化、千人一面、千篇一律。這樣的作文是為了應付考試,是把他們作為一個工具來使用。這也從另一面證明了呼喚“個性”回歸的正確和緊迫。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我國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說過:“知教育者與其守成法,毋寧尚自然;與其求劃一,毋寧展個性。”古今中外富有成就的科學家、思想家、詩人、學者無不具有鮮明的個性。一直以來,學生都對作文有著畏難、甚至恐懼的心理,寫出來的作文大多是“任務式”的“瞎子”作文。學生不會在作文中說自己的話,更沒有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成了一個空心的人。每次看著學生那空洞的作文,我很是擔心,長此以往作文的教育堪憂啊,人如果連最基本的感受都不能真實得表達出來。那么,語文的教育最終目的何在呢?作文教學中怎樣讓學生書寫真情、張揚個性呢?
一、創設情境,促其個性發展
作文教學時學生真性情、真感受的體現,此處的情境創設可以是課堂中的音樂、表演、游戲或其它活動形式,也可以是長時間的情境鋪設。比如有一回我布置學生寫一篇以“媽媽”為話題的作文,然后給同學們一段準備的時間,時間設置為十天。當然我是對這十天之內的天氣做過調查的,十天之內天氣時晴時雨。然后我給學生兩個任務:1.天氣晴朗時站在家門口等待媽媽下班回家;2.下大雨時再次站在門口等待媽媽下班回家。然后寫下兩次媽媽不同的形象,從人物的各種描寫方法出發仔細地觀察媽媽。任務布置之前也是經過調查,班上的同學媽媽都是上班一族。任務一下,學生們都躍躍欲試,十天過去了,作文交上來我發現明顯比之前寫的關于“媽媽”的文章進步了,因為他們寫出了自己的心聲,寫得更真實了。我知道我這次的情境設置成功了,學生們自我的“個性”得以發展,不再是千篇一律,不再是抄襲借用別人作文書上的感受了,我為此感到很高興。
二、突破自我,開放語言表達
作文教學中,教師應保護、強化學生的個性語言,保護學生語言的多變性、敏感性,利用他們的坦白、裸露的表情,強化個性語言的交流,要給學生表達的自由,讓學生寫自己的心里話:既可以寫真善美,也可以寫假惡丑。有一次,我布置了一篇以“青年人和老人”為話題的作文,讓學生自主去想象青年人與老人的關系,創造一個故事,以此故事來敘述學生想表達的深意。同學們課上開始你一言我一語,各種關系都浮出水面,讓人大感意料之外,有反映社會現象的;有反映人性的。我頓時感受到學生無與倫比的想象力。一個個故事、一張張面紅耳赤的臉蛋,我欣喜,有真情何畏寫不出好文章?文章的精華不就在于一個“真”字嗎?愛因斯坦說:“想象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并且是知識化的源泉。”我給學生搭設一個創新的支點,給他們插上一雙想象的翅膀,讓學生的創新迸發出耀眼的火花。
三、釋放學生,鼓勵寫“真”
就目前看來,作文中說真話的學生越來越少,其主要原因是不敢表現自己的真實感受,怕閱卷老師不喜歡。如果中學語文老師能夠欣賞和發展學生的良好個性,培養學生對生活的觀察能力,培養學生在實踐中感悟生活、理解生活的習慣,培養學生說真話的勇氣,就能很好地治療學生作文缺失個性的通病,在某次期末測試中的半命題作文《——的初中生活》,有一個學生寫了題為《枯燥》的初中生活,閱卷老師給他打了很低的分,試問此學生還敢說真話嗎?有學生在平時作文中會批判一類事、一些人,而我們作為老師竟一味地限制他們,限制他們揭露人性的丑惡,限制他們訴說自己的心聲。有個同學喜歡上網玩游戲,作文中只要提到這些,老師就認為這學生肯定是個學習態度不端正的學生,這樣片面不求真理的行為是不可取的。我們不應用過多的條條框框束縛學生的思維,不以教師心中的模式去看待學生作文,盡量讓作文中得到充分發揮,才能使學生寫出真情實感、內容豐富、題材多樣的作文。
學生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他們充滿著活力,他們的想象力需要加以引導方能爆發出來,我相信他們的力量是強大的。通過老師的指導,學生能夠大膽展開想象,在如今這個教育嚴峻的情況下,我們必須摒除那些毀了學生自我個性的一切因素,讓所有好的有利教育前進的個性化充分展現出來。這是一個多姿的世界,是一個有色彩的社會,我們需要五顏六色的“個性”去融入這個社會,教育是基本,作文教育能讓學生眼中的五顏六色更好的展現,他們的心聲不正是這世界所不能缺少的色彩嗎?從一個片段或者一次完整的作文中我們都得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想方設法釋放他們的個性。
總之,作文教學與學生個性發展密切相關。我們應當開放作文教學,為學生在習作中搭設一個展示個性的平臺,而不是一味地為了應試,我們要讓學生敢于表現自我,抒寫自己的真性情、真感受,讓他們把生活與作文緊緊聯系起來,讓每個人的個性都釋放出來,讓每一個學生都能綻放他們的色彩!
(作者單位:江蘇省溧陽市后六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