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的素材應來源于生活,《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養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只有當學生懂得觀察生活以及身邊的事物,他們的作文才會有生動而豐富的內容。隨著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的整合,傳統的教學模式受到沖擊,作文教學也隨之呼喚新的教學模式。以下是探索作文教學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的幾種方法。
一、運用信息技術,重復真實,再現難忘情境
“作文是言語交際中的一種書面表達,這種表達的起因完全是出于一種需要。”在學生的眼里,他們對天上的小鳥,地上的螞蟻,對身邊人的一舉一動,都感到新鮮與好奇。面對這些豐富多彩的事情,他們心中一定有話想說,有話可說。因此,我們可以多組織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活動,引導學生親身參與,這樣,他們就不會因為作文不知道該寫什么而發愁。但由于學生年齡的特點,他們高興得快,忘得也快,而有些事情孩子們又不可能急時記錄在作文本上,當等到活動結束后老師再要求寫時,孩子們往往只記住個大概,很難回憶起當時的具體情境。活動中哪個同學做了什么,說了什么,其他同學有什么反應他們都記不上來了。因此,這就出現了活動花費了大量時間,但為學生提供的寫作幫助卻很少。但是,當學生親身參與了一個活動有了表達需要的時候,我們再把當時的情境再搬到課堂中來會怎么樣呢?現代教育技術因其有準確記錄和反復播放的功能,無疑能很好地解決這一難題。
二、運用信息技術,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新課程標準提倡情境教學。但在我們身邊有很多美麗的事物卻轉瞬即逝。我們事先不可能組織學生觀察,這也就白白錯過了一次訓練學生觀察、習作的良機。而現代信息技術恰好給我們這樣一個平臺,使我們能更好地創設出習作的情境引導學生觀察世界,認識一些我們平時甚至不可能接觸的事物,如我們可以搜集到許多彩虹的圖片、視頻,剪輯好了再給學生播放,這樣,從彩虹一點點出現,到彩虹慢慢退去,學生都可以觀察得非常仔細并且陶醉在其中,從而激發學生習作興趣。一個春天的早晨,校園旁邊的小山丘上,出現了一片迷蒙的霧景,山上的鐵塔被霧籠罩著,仿佛飄浮在半空中,仙景一般。同學們都被這海市蜃樓般的景象所吸引。仙境轉瞬即逝,而同學們卻意猶未盡、依依不舍。我靈機一動,通過網絡搜集跟霧景有關的圖片,制作課件。在第二天的作文課上,先播放特別的課件,然后布置作文的要求。在大量的資料面前,學生必然有話可說,甚至不說不行,從而主動地拿起筆來。還有一次,寫作要求是根據學習過的課文《中國石拱橋》,以“橋”為題寫一篇說明文。由于學生對橋的直觀認識還不夠,因此,我通過網絡搜集了一些關于橋的圖片、簡介、歷史,通過多媒體展示給學生,一座座宏偉的大橋,一張張五彩繽紛的圖片令學生大開眼界,同學們在一聲聲的贊美中,都得到了創作的靈感。
三、運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作文興趣
我利用每個學生都想得到贊賞這一心理,積極改變原有的作文評價標準,專挑學生作品中的優點,不遺余力地用波浪線劃出優美詞句。及時發現平時學生優秀的作文,把它輸入電腦,編輯成《佳作欣賞》作文小報,打印出來,張貼在班級墻上。當同學們第一次看到自己的習作變成鉛字時,心中的喜悅難以言表,臉上都會露出燦爛的微笑。
雖然打印學生的習作花費了我大量的業余時間,但當我用一顆欣賞的心去感受每個孩子成長的快樂,追尋他們成長的足跡時,我也覺得更年輕、更快樂了。孩子們就像一顆顆晶瑩的珍珠,我時時感受著他們閃爍的光澤,靈動的稚氣。至今為止,《佳作欣賞》已經出版多次了,受到學生的擁戴和追捧。學生們為了讓自己的習作能“登報”,也更用心去感受事物,去親密接觸生活了。漸漸地,在孩子的眼里,萬事萬物就都成了他們的好朋友,“一草一木總是情”。學生心中想的,是自己最感興趣的事,筆下寫的,是自己最想訴說的情。這樣,學生才真正視作文為樂事,能及時把心中的所思所想流露出來。
四、重視信息技術,合理利用資源
隨著農村信息技術的不斷完善和發展。作文教學利用信息技術可以獲取多方信息,拓展視野,更豐富了學生寫作素材。網絡蘊藏著無窮無盡的知識。學生可以通過網絡,查找需要的資料,極大地滿足了學生多方面、多層次的求知欲望。學生不僅可以獲取自己所需的信息,還可以將自己認為有用的信息展示給大家,實現資源的共享,極大地豐富了知識,開闊了學生的視野。一次的作文練習,要求同學們介紹我們家鄉的特產。有的學生皺眉了:“我們家鄉的特產是什么?”也有學生在嘀咕:“我們家鄉的特產似乎有很多,但是最有代表性的是什么呢?”就在學生思維受阻無從下筆時,我帶學生到電腦室上網搜集有關僑鄉特產的知識和資料,為寫作提供了詳實的知識和材料,回來后學生們寫作興趣高漲,由于積累了第一手資料,都覺得有內容可寫了,連一些平時對作文深感頭疼的學生也不再愁眉苦臉了。
實踐證明,隨著農村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合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革傳統的寫作教學方式,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優化了教學過程,使得作文教學告別枯燥乏味,變得生動活潑了,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和寫作能力。作文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有機整合,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這是一個需要不斷深入研究與探討的重大課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可謂任重而道遠,為此,作為初中語文教師,必定深入學習,繼續努力探索,使農村中學的作文教學,與新課改日益成長進步,與信息技術共同發展。
(作者單位:廣東省龍川縣龍母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