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化學新課程提出了以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為主的新的學習方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努力使學生的思維保持活躍狀態,正確引導學生在探究中獲取新知,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整個教學活動中來。針對這一課題,本文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了幾點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高中化學;情境創設;興趣
在化學教學中激發與培養學生的興趣,使學生享受化學學習中的樂趣,這是提高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質量與效率的重要途徑,同時這也是新一輪課程改革所賦予我們的任務。我們應充分利用化學這一學科優勢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并努力將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延伸至課外,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進而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化學。
一、以學生為本,注重教學情境的創設
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推動課堂教學順利、高效展開的無形力量。因而,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才能保證教學的有效性。化學,這門以實驗為主的基礎學科在教學情境創設方面有其自身的優勢,教師在課堂上創設教學情境不是很難的事情。筆者認為依據教材的內容,可以從新課導入和實驗兩方面入手來創設積極的教學情境。
新課導入作為整個教學環節的開端,它的精彩呈現是最能吸引學生的目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因此,教師在備課中就要高度重視新課的導入環節,在課前通過預設學生感興趣的素材,如演示課件、科普小故事、化學小實驗、視頻短片等設置懸念,引起學生的注意,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求知欲。例如,在“鋁的性質”的新課引入中,我就給學生做了這樣一個實驗:首先,取一只塑料軟瓶將其充滿二氧化碳氣體,然后向其中加入適量氫氧化鈉溶液,迅速擰緊瓶蓋,振蕩。學生很快發現塑料瓶癟了下去。隨后我提問:“如果把塑料瓶換成鋁制的易拉罐,情況會是怎樣的呢?”由于思維定勢的影響,很多學生得出易拉罐也會變癟的結論。最后,我又用鋁制的易拉罐演示這一實驗,學生發現易拉罐變癟后過一會兒又重新鼓了起來。通過這一實驗的對比演示,出現了學生意想不到的實驗現象,學生們紛紛表示不解。帶著這份疑惑,教師就可以轉入正題,開始這節課的教學。學生的興致被調動起來,學習興趣大增,熱情投入,教學效果自然十分理想。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按照教學目標,創設實驗情境,以直觀的、魔幻的現象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精神飽滿的享受化學課。
二、優化提問模式,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傳統的化學教學一般是教師在“唱獨角戲”,學生作為“看戲人”被動的接受知識,是一種單向的、“填鴨式”的教學,束縛了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造力,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沒有得到尊重和發揮。學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只是遵照老師所說所講的要求完成相應的教學流程,缺少對知識的深入思考和理解,這樣習得的知識不能深入學生的心靈,時間長了容易遺忘。而如今,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發展,傳統的化學教學模式已不再適應現代教育的需要,新課程強調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和引導者,在教學中師生雙方應該相互交流、互相溝通、相互啟發、相互促進,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展。要做到這種教與學的相互性,教師就要把握貫穿整個教學的“問題”,優化問題方式,以此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從而主動地去學習。因此,教師要精心設計問題,在問題中突出教學的重點知識,同時還要注重問題的層次感,對學生容易忽略的問題加以強調。有了這些精心設計的問題,課堂教學效果也就有了保障。
例如,在講授“Cl2實驗室制法”時,就可以設計問題,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進入正確的思維軌道,促使學生主動地去思考和吸收掌握知識。為此,筆者設計了以下幾個問題:①為了制備Cl2,我們應該選擇什么反應物?②根據反應狀態和反應條件,怎樣選擇制備Cl2所需的儀器?③制備出的Cl2應該如何收集,其依據有哪些?④我們都知道Cl2是有毒氣體,因此并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氣中,那么我們該如何處理?當學生能夠順利掌握以上四個問題時,有關氯氣的實驗室制備方法也就了如指掌了。順著這個思路,教師就可以歸納總結出整個實驗的反應原理、制氣裝置、氣體收集、尾氣處理等步驟,從而幫助學生建立清晰的思路。另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可以追加一些問題,啟發學生進一步思考,促進其實驗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比如,要制備一瓶干燥、純凈的Cl2,該如何改動上述裝置?這個問題就涉及制備Cl2的過程中會產生哪些雜質,學生就要思考該選擇怎樣的除雜試劑和實驗室儀器來進行除雜操作;還比如,如何進一步驗證氯氣是否有漂白性?這個問題就把氯氣的性質和這節課所學的制備知識聯系起來,拓展成為一個有一定難度的綜合實驗題。這樣的提問方式不僅很好的支撐了課堂教學的主線,使課堂教學顯得井井有條,還能有效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式,形成良好的實驗習慣,為日后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總結
綜上所述,作為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只停留在追求教學內容的科學性與系統性,而應充分重視學生興趣的培養,努力讓學生帶著一種高漲的情緒進行學習和思考,使學生處于積極的智力活動當中,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率。
【參考文獻】
[1]吳鑫德.高中生化學問題解決思維策略訓練的研究[D].西南大學,2006
[2]郭玉芳,伍先春.高中“興趣化學”的教學策略[J].江西教育科研,2005,(10)
(作者單位:西藏自治區拉薩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