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體育是指從情感教學入手,對學生進行以健全的身體教育和人格教育為目標的體育教育思想,它重視愛的教育、美的教育與各項運動所獨具的樂趣,強調學習興趣與創造學習。它不僅把運動和情感作為實現教學目標的手段,而且視為直接目的。作為一門學科,體育教學與其他課程教學一樣,也有其固定的教學內容和一定的教學方法,但體育教學又不同于其他課程教學,它具有更廣泛的活動空間和獨特的教學方式。經過一年多的嘗試初探,筆者認為,讓“快樂體育”貫穿課堂,把“教”與“玩”有機地結合起來,是提高小學體育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提高學生的興趣
體育教師作為教育者和組織者,必須具備良好的、穩定的、最有利于教學的情感品質。情感就是對外界刺激的心理反應,如喜歡、厭惡、憤怒、恐懼、悲傷、憂郁等。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是體育教師的一門教學藝術。因此,只有師生情感融洽,才能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學生才能“親其師,信其道,學其道”。要獲得這種情感氛圍,關鍵在于教師。教師的情感不但影響自身的教學活動,而且直接感染著每位學生。教師良好的情感能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從而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因此,在體育教學中,要求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認識水平,關心愛護學生,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在情感的驅使下,自覺地完成各項教學任務,達到學生喜歡上體育課的目的。
二、運用游戲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游戲在體育教學中,以它豐富多采的內容、生動活潑、有趣的組織形式,深受學生歡迎。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效地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每一個學生都能在愉快的氣氛中掌握動作技術,鍛煉身體。小學生都具有活潑、好動、好勝和積極上進的心理特征。教師在教學中,能激發他們學習鍛煉的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練習動作的興趣,使他們自覺提高練習次數,鞏固技術動作,從而達到增強體質的目的。在小學高年級,學生對課堂的準備活動總是不認真做,或做得不夠充分;即使再三強調準備活動的重要性,學生也不重視甚至生厭。針對以上情況,教師就應該利用棒操、球操、沙包和一些舞蹈動作來代替,使學生一開始上課就有興趣。因為大多數學生都認為體育課是以“玩”為主的,所以才對體育課有興趣。教師應該利用學生這個“玩”的心理,結合主教材來進行游戲練習。這樣不僅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活躍思維、培養興趣,而且能鍛煉學生的意志,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和集體主義精神。如:在立定跳遠的教學中,貫穿游戲教學,使學生的成績和練習密度都有較大的提高。又如:讓學生模仿小兔子的形態和動作進行練習,在練習中使用一些鼓勵性的語言,讓學生兩手放在頭的兩側做兔的耳朵,然后雙腳向前跳。跳之前我問學生:“小兔子的耳朵是怎樣動的呢?”先讓學生模仿小兔子的耳朵動一會兒。接著我說:“看誰跳的動作最好、距離最遠,誰最像小兔子。”這樣,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再增強他們的好勝心理,最后進行練習,使學生主動進行練習,不覺得累和討厭,始終都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因此,在體育課中有效貫穿游戲,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
三、根據兒童生理和心理特點組織教學
教師要充分利用兒童生理和心理特點組織教學。由于學生注意力在課的前半部已達到高峰,意志力在課的中后部達到高峰,情緒則在課的后半部達到高峰,因此教師在組織教學時應把新教材安排在課的前半部分這有利于學生對新教材的學習、理解和掌握;在課的后半部分則應安排一些競爭性、游戲性較強的內容,激發學生興趣,針對兒童生理和心理特點。教師的組織教學要盡量體現出“新、奇、活”的原則,采用多種多樣的、生動活潑的、使學生能夠產生強烈興趣和新鮮感的組織形式,以增強教學的吸引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同時,教師還要充分發揮“手勢、眼神、語言”的作用,即用“手勢指揮,眼神暗示,語言激勵”的組織方法。“手勢、眼神”是無聲的語言,具有其它組織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如當學生注意力分散開小差時,教師用眼神暗示,就會集中學生注意力等。教師的語言激勵要以表揚性、勉勵性的語言為主,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教學內容搭配得當,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完成學習任務
眾所周知,學生對事物感到新穎而又無知時,最能激起求知欲,對符合本人運動水平的活動容易產生興趣。因此,教材內容的搭配要符合學生年級水平的特點。教材難度過小,不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材難度過大,會減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同一活動中,常因學生的素質和技能上的差異而造成不同的結果,致使他們產生學習興趣的程度不一。教學內容與學生學習積極性有密切的聯系,符合學生年齡特征、富有游戲性和競賽性的教材能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不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單調乏味的教材則會降低學生學習積極性。如學生上球類課時,學習興趣遠遠超過其它項目,而這項運動對發展學生靈敏、協調、彈跳、速度、力量等各項身體素質和培養學生集體主義觀念以及團結協作精神等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總之,在“快樂體育”中,精心創設適合學生活動的情境,不僅可以激發學生欲望,讓學生在樂中學,趣中練,由興趣變志趣,即激情、激趣、激志,從而擴展其體質、個性、能力發展的自由窨,而且可以使學生在一定情境中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時獲得知識、技能與身體的發展,即激疑、激思、激智,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與心理素質,達到在快樂中求發展,在發展中求快樂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張華君.快樂體育與體育教學改革[J]福建體育科技2003年03期
[2]洪小娟.快樂體育在小學低年級體育教學中的實踐初探[J]浙江體育科學2002年02期
(作者單位:福建省永春縣介福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