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河南省洛陽市新農村建設現狀與對策研究

2012-12-31 00:00:00王慧華王尚堃
經濟研究導刊 2012年31期

摘要:洛陽是歷史文化名城。按照中央提出新農村建設要求,河南省洛陽市確定了新農村建設的重點內容。總結了洛陽市新農村建設發展成效,分析歸納了其在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十個問題。針對存在的問題,從加強組織領導,扎扎實實抓新農村建設;加大宣傳力度,統一認識;積極發展農村生產力,努力增加農民經濟收入等十方面提出了相應的對策。最后指出了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各級部門及村民應該做好的工作。

關鍵詞:洛陽市;河南省;新農村建設;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F320.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31-0022-05

引言

洛陽市位于河南省西部黃河中游南岸,以位于洛水之陽而得名。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大中型骨干工業企業集中城市。2006年以來,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統一部署,河南省開展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1]。根據中央提出的“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洛陽市結合自身實際,確定了“促進產業繁榮、增加農民收入、改善基礎設施、保護生態環境、整潔村容村貌、打造文明鄉風、完善社會保障、創新發展機制、提高農民素質、搞好民主管理、建設五好班子、實現社會和諧”十二項新農村建設重點內容[2~12]。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洛陽市縣兩級政府投入大量資金,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對此進行系統研究,提出相應對策,旨在為新農村建設進一步發展提供理論依據和行動指南。

一、新農村建設發展成效

在新農村建設中,洛陽市堅持以生產發展為根本,生活寬裕為目標,優化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努力夯實新農村建設的經濟基礎[13]。從實施“村村整治千村達標百村示范”工程入手,狠抓村容村貌、路容路貌整治,強化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每年選出100個以上不同類型的村,按照洛陽市定標準,實施新農村建設百村示范工程。市定標準要求整治村達到“三清七集中”(村莊清潔、水源清潔、家園清潔,垃圾集中填埋、秸稈集中堆放、建材集中擺放、村莊集中綠化、廣告集中治理、污水集中處理、殘垣斷壁集中修復),示范村要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達到“四改四化五有六好”(改路、改廁、改灶、改圈;環境凈化、街道亮化、村莊綠化、整體美化;有農民培訓場所、有文化娛樂場所、有標準化衛生所、有老年活動中心、有社區服務中心;基層組織健全、組織建設好,農業生產發展、經濟效益好,鄰里關系和諧、村風民風好,文化教育到位、農民素質好,保障體系完善、公益服務好,綜合治理達標、社會治安好)。目前,洛陽市已建成市級示范村500個,搞好重點整治村700個,同時對全市13條主要干線公路的路容路貌進行了重點整治。所有示范村基本實現了道路硬化、房舍美化、村莊綠化、路面凈化,重點整治村基本解決了臟、亂、差問題;轄區內所有干線公路整潔有序,縣鄉和通村道路基本干凈順暢。

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堅持以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為抓手,努力改善農村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重點抓了農村通組通戶道路和排水、戶用沼氣和安全飲水、鄉級便民服務中心和農村社區服務中心等建設。洛陽市市縣財政已累計投入1 500多萬元,完成村莊建設規劃1 267個,其余村也完成了控制性規劃。市財政每km通組通戶道路補助1萬元,縣級財政按照不低于1∶1比例配套,全市共硬化通組通戶道路1.1萬km。各級財政用于沼氣建設的補貼資金達到1.56億元,爭取國家項目投資1.06億元,全市農村戶用沼氣總數由2004年的6.1萬座猛增到現在的45萬座,占全市農戶的36.4%,基本實現了村村都有沼氣池和沼氣服務全覆蓋,被農業部定為循環農業示范市[14]。累計完成投資2.4億元,建設各類飲水工程700余處,解決農村飲水安全64萬人。在鄉鎮建成便民服務中心103個;在行政村建成以村部、衛生室、計劃生育服務室、便民服務大廳、連鎖超市、健身活動場所等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社區服務中心814個。

二、存在問題

(一)新農村建設工作宣傳不到位

新農村建設宣傳教育工作不夠廣泛深入,部分村干部、群眾對新農村建設的重大意義認識不足,認為是上面喊喊口號而已,刮一陣風過后就了事,只不過做做樣子給農民看看罷了,因而對建設新農村的積極性不夠高。少數包村幫建干部在宣傳黨的政策中容易產生“貼標簽”現象,口頭上說幾句大話、套話、空話,不能對基層群眾進行深入細致的宣傳、解讀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沒有把思想工作做深做透做扎實。由于宣傳教育不到位,加上教育程度低、文化素質差,封建迷信等不良行為嚴重影響了老百姓對新農村建設的認識。

(二)基層組織作用不強

基層組織功能弱化,僅僅是應付出現的問題,而不能主動帶領村民建設新農村,其核心仍在治理,而不是服務。在農民增收問題上,沒有起到引導和服務的作用;在提高農民素質問題上,沒有給農民搭建必要的學習平臺;在村莊精神文明建設問題上,沒有創造一個滿足村民需要的環境。基層組織運行困難,免征農業稅后,村級經費主要依靠中央財政轉移支付,但數額有限,難以滿足正常運轉,小一點的村每年只有2萬余元(包括村干部工資)的經費。部分村干部反映連征兵、計劃生育等正常工作都無法保障。由于缺乏有效組織引導,農民就像一盤散沙,各想各的、各為各的、各干各的。另一方面,基層組織戰斗力不強,干群聯系不緊密,對于重大決策,很多群眾反映基本沒有知情權和參與權,更不用談管理權和監督權。

(三)城鄉發展差距進一步擴大

農民生活質量改善比城鎮慢,居住條件比城鎮差。農民人均居住面積雖比城市多,但房屋質量、內部設施等卻相差很遠。洛陽市農村經濟還不太發達、生產生活條件仍然比較落后,村民多數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和畏難憂愁情緒,致使新農村建設工作進展不快。包村幫帶干部容易產生“村子發展太落后,即使自己用再大勁、費再大力,三年五載也看不出效果,只要把上級要求的工作落實了就行了”,沒有壓力和動力。

(四)素質較低成為農民增加收入的瓶頸

隨著農村勞動力轉移到二、三產業的比例逐年增加,外出打工和就地轉移的勞動力隊伍龐大,但由于綜合素質比較低,大多數勞動力仍從事著低收入的工作。技術型、技能性勞動力轉移輸出很少,無法獲得較高收入,農民工資性收入增長受到控制。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面存在著很大不足,其文化、科技等建設遠遠落后于經濟建設。到目前為止,大部分村中仍沒有圖書室,沒有文化大院,更沒有村民文化室或村民活動室、娛樂室,村民的精神生活相當貧乏。

(五)建設資金不足

村級集體經濟收入極少,上級部門扶持資金有限,缺乏長效投入機制,縣、鎮政府的財力也有限,幾乎沒有投入多少資金搞新農村建設,而推進新農村建設的資金需要辦的項目較多,加上全市村村都搞新農村建設,要爭取得到資金難上加難,這是村委干部感到最頭痛的問題,也是最希望上級幫助解決的難題。村級集體經濟薄弱(建設的經費從哪里來)是新農村建設面臨的主要難題之一。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大多數村中沒有一處集體經濟,沒有村辦企業,我們所聯系的24個村只有兩個村有集體企業[15]。農民增收也多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缺少統一的指導,農業內部增收潛力有待進一步挖掘。

(六)現代農業發展相對落后

洛陽農民的經濟收入主要靠種養業,而當前的化肥、農藥、飼料價格不斷上漲,生產成本持續增大。此外,市場風險逐步提高,農民靠種養業實現增收面臨著途徑少、空間小,缺乏可靠保障機制。黨中央國務院雖然取消了農業稅,但由于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使不少農民認為是變花樣來騙他們,心理想不通。農村產業化雖有了一定發展,但農業競爭力總體不強,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不高,農業帶動農民增收不明顯,公司加農戶和協會加農戶等模式給農民增收帶來的實惠不大,農業產業經營組織程度不高,龍頭企業實力不強,聯結機制不緊密等問題的存在,制約了現代農業的縱深發展。村民在種植作物的選擇以及其他生產項目的確定上存在著盲目性,缺乏及時有效的指導。同時,盲目確定生產項目也使農民生產面臨著更高的風險。

(七)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落后,新型能源利用不足,田間管理弱化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要求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但從洛陽市實際來看,農村基礎設施相當薄弱,生活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農田水利設施損壞嚴重,很多地方排水溝渠、灌溉設施年久失修,配套設備陳舊老化,跑冒滴漏情況嚴重,既浪費資源,又增加成本;新型能源利用不足,全市農村沼氣普及率較低,大多農戶仍利用柴草和煤炭;田間管理弱化,青壯年進城務工,留守多為老、弱、婦、孺。由于缺乏勞動力,多數農民存在“好歹把莊稼種上,打的糧食夠吃就中了”的錯誤思想意識 。

(八)農村社會公益事業興辦較難

多數農民認為當前“上學貴、看病難、社會保障差、信息封閉”等,這也是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從洛陽市實際來看,社會事業發展層次較低,仍顯緩慢[16]。義務教育薄弱仍是難點,部分中小學教室及宿舍簡陋,配套設施不齊全,教育質量不高,我們所調查的24個村中只有4個村有初中和小學,其余的只有小學,甚至只有一到三年級或五年級。農民盼望合理分配教育資源,縮小城鄉教育水平差距,擴大優質教育覆蓋面;農村文化基礎設施落后,大部分鄉鎮沒有綜合文化站,行政村文化活動室有名無實,農村文化建設硬件設施不夠,給農村三項文化活動開展造成困難;社保體系有待完善,五保對象集中供養率不高,新型合作醫療參保人數不多,農村低保和養老問題缺乏有效保障。農村搞承包責任制,實際上是分田到戶了,一家一戶自種自養自收,缺乏集體觀念,加上有些山界地界分不清,往往因一棵樹、一厘地而爭吵得不可開交,村委也感到難以解決。“一事一議”具體操作困難較多,難以形成有效決議。村干部們無奈地說:“現在農村興辦公益事業資金籌集太難,弄不好造成農民上訪告狀,既丟帽子又失面子,還不如不搞公益事業”。

(九)農村發展缺乏規劃

農村布局混亂零散,建設無序,村容村貌和群眾居住環境臟亂差的現象十分突出。在村莊整體規劃建設方面,沒有加強村莊基礎設施建設,在提高村民生活質量方面有不作為現象,缺少村莊整體規劃意識[17]。村容村貌仍需整治,農房改造進展緩慢,“空心村”普遍存在,新建住房缺乏規劃,衛生條件較差,廁所改造,污水排放、垃圾處理等建設普遍滯后。環境污染亟待重視,在引進項目,發展經濟的同時,負面影響接踵而至,小河溝、小溪流、飲水源、周邊空氣等受到污染,這方面的糾紛時有發生。

(十)黨員干部發揮作用不明顯

農村黨員年齡普遍偏大,從調查的情況看平均年齡大部分都在45歲以上。發展年輕黨員困難較大,加上多數黨員經濟都不十分富裕,要起模范帶頭作用有一定難度。部隊復轉的村干部角色轉換未及時到位,隨機調查數十名人員,不少人對轉變政府職能、創新工作方法,感到茫然和無所適從,服務三農不知道從哪里入手,該干什么、怎么干。

三、對策

(一)加強組織領導,扎扎實實抓新農村建設

加強組織領導,下大決心,花大氣力,扎扎實實地抓新農村建設。要充分認識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的長期性、艱巨性。各級黨委政府、各部門都必須把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擺上重要議事日程,選派出實實在在有工作能力的同志擔任農村工作指導員,不要隨意派一個人下去應付了事,甚至派一些認為在單位里多余的人做指導員,建議最好派得力的領導干部到農村指導工作,抓出成效來,并對成績顯著的人員重用提拔,以鼓勵他們安心工作。要從戰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認識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重大意義,增強工作的責任感和自覺性。要深入對新農村建設的調查研究,及時了解情況,研究新問題,探索新辦法[18~20]。

(二)加大宣傳力度,統一認識

加大宣傳力度,積極營造氛圍,上下一致,統一認識。要扎扎實實做好新農村建設的宣傳教育工作,形成正確的輿論導向,引導各行各業積極支持三農,為三農服務。政府部門應該做好自上而下的宣傳工作,在部門內部轉變觀念,做到以服務為主。同時,要動員社會力量,踴躍參與新農村建設,大力營造齊抓共管的環境氛圍,確保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健康順利發展。包村幫建干部要做好黨的理論、政策的宣傳工作,充分利用宣傳頁、板報、櫥窗、標語等多種形式,把思想工作做到田間地頭,家喻戶曉。

(三)積極發展農村生產力,努力增加農民經濟收入

建設新農村,必須推進現代農業發展,強化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產業支撐。要繼續推進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改變農村經濟發展單一狀況。把結構調整的著力點放在壯大支柱產業、發展無公害生產、培養知名品牌、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進一步做大做強高效種養業,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綠色食品、生態農業,增強農業整體競爭力。要加快構建農業科技創新,提高科技含量能力,依靠科技進步改造傳統農業,積極探索經濟高效、產品安全、資源節約、環境良好、技術密集的現代農業發展路子。要把農業產業化經營作為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采取有效措施,扶持有條件的龍頭企業加大發展。加強經紀人隊伍組織建設,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鼓勵企業與農民采取多種形式建立起利益聯結機制,不斷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和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要大力發展農村非農產業,擴大農民就業和增收的空間,堅持民營化價值取向,大力發展民營經濟,積極鼓勵農村能人興辦個體私營企業組織,提高對農民工的吸納能力。繼續發展勞務經濟,要把勞務輸出作為最快的富民產業抓實抓好,提高工資性收入對農民收入的貢獻率。

(四)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加大投入力度,增強新農村建設的發展動力

對三農要始終堅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落實傾斜政策。要構建激勵機制,著力提高全社會力量的參與水平,鼓勵和調動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形成“財政資金為主導、農民投資投勞為主體、社會資本廣泛參與”的新農村建設模式。要吸引社會資金,增加對三農的投入,調動農民投資建設的積極性,鼓勵社會力量進入農村發展產業和社會事業,對社會資本牽頭的基礎設施投資和公益性支出給予鼓勵、獎勵和補償。通過財政補貼、以物代資等手段,充分調動積極性和能動性,引導農民投工、投資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對基本農田、農村沼氣等微小工程,實行“自建、自有、自用、自管”。要進一步增加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事業和社會保障支出,盡力支持農村改善農村生產生活條件,促進農村各項事業的協調發展。要不斷增加支農投入,按照公共財政的原則,建立支農投入的長效機制,提高對農村公共產品、公共服務和公益性事業的保障能力,擴大公共財政對農村的覆蓋范圍。要積極整合各項支農資金,合理配置財政資源,堅持集中力量辦大事,切實解決多方投入、使用分散、效能不高、難以形成合力等問題。推進新農村建設,要正確處理政府與市場、農民的關系,合理劃分投入責任,充分發揮政策引導和財政資金示范帶動作用。

(五)創新發展思路,著力提高農村發展水平

必須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不斷提高生產力水平,以鄉鎮工業為主體,以高效農業為基礎,以商業、服務業為紐帶,形成一、二、三產業互相促進,協調發展的經濟格局。要加速推進工業化進程,借中原崛起東風,建設初級產品的加工基地和輔助產品生產基地,形成縣域經濟的核心競爭力。要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在創造市場、打造品牌等方面的作用,引導做大做強,并通過建立多樣化的利益聯結機制,引導農戶走上市場化,引導農業走向工業化。要大力推進農村城鎮化,堅持分類指導、分步推進原則,重點扶持有區位優勢、交通優勢、資源特色優勢和規模優勢的中心鎮,增強聚集效應和輻射效應,搭建區域經濟發展平臺,提高農村城鎮化水平,打造縣域品牌形象。

(六)大力提高農民素質,培育中堅力量,著力提高農民文化素質

造就一支有文化、講道德、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隊伍,是新農村建設最為迫切的要求。首先要更新觀念,使廣大農民擺脫封閉陳舊思想和落后觀念的束縛,改變精神面貌,激發內在動力。包村幫建干部應引導村民充分利用已有的條件,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加強監督,促進基層組織的政治文明建設。其次是加快普及農村義務教育,提高農村人口文化素質,并讓有較高文化素質的青年農民和復轉軍人扎根農村。再次是加強技能培訓,大力發展農村職業技能教育,深化“陽光工程”。包村幫建系統和干部要注重送思想、送科技、送文化,從全面提高農民素質入手,打牢發展的基礎。尤其是要想方設法與各部門聯系,為外出務工人員和返鄉農民工的技能培訓提供方便。要讓留在農村的農民掌握先進、適用的農業技術,形成現代文明的生產生活方式;讓走出農村農民具備較強務工技能,適應現代城市和工業文明,最終把農村人力資源轉化為人力資本。

(七)發展社會事業,著力提高農村保障水平

建設新農村,要求加快發展農村社會事業,培養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新型農民。大力支持發展農村教育事業,重點鞏固農村九年義務教育,加大農村學校危房改造力度,逐步消化鄉村辦學債務包袱;加強農村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大力實施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加大改水改廁力度,整治臟、亂、差現象;繼續提高鄉鎮衛生院和行政村衛生所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實現覆蓋全市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逐步完善農村大病醫療救助制度;加強農村文化和體育設施建設,切實加大政府投入力度,不斷提高用于鄉鎮和村的比例;要逐步推進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將農村低收入家庭逐步納入救助范圍。要繼續努力做好農村的垃圾處理、新能源推廣、衛生設施和文化大院建設等工作,實現鄉風文明、村容整潔。

(八)建立健全各類組織機制,提高基層黨組織“造血”功能

基層黨組織以及村委會是農村發展的主心骨和領導者。新農村建設包括政治文明建設,而建設新農村也是一次對農村基層黨組織工作能力的檢驗。村基層組織應加強自身建設,及時向村民傳達中央政策。通過民主決議等形式,聽取村民意見,調動村民積極性,在村民建設新農村過程中提供及時有效的服務。加強村莊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村民生活質量。要充分發揮村民自治小組的民主作用,定期召開村民代表大會,定期更換村務公告欄內容。

(九)統籌安排農村各項建設

要統籌安排農村各項建設,增加農民實惠,以促進新農村建設步伐。新農村發展應落實公共財政政策,加強規劃、推進基礎設施建設,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推動城鄉統籌協調發展。要堅持科學規劃,突出重點、統籌安排、協調發展。從解決好農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抓起,選準突破口,扎實穩步推進,讓農民真正得到實惠。要切實為群眾解決“路水電醫學”等方面的問題,保障新農村建設有序進行。要改革產權制度,按照“誰投資、誰擁有、誰受益、誰負責”的原則,加快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對農村水電、灌溉等工程,可通過承包、租賃或拍賣轉讓等方式,搞活經營權,落實管理權。

(十)推進移風易俗

推進移風移俗,加快提高農村文明程度。要革除陋習、樹立新風,倡導文明新風尚。通過多種形式活動,如開展“五好家庭”、“五星家庭”、“全能家庭”、“文明家庭”的評比表彰等活動,引導農民崇尚科學、抑制迷信、移風易俗、破除陋習、提倡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在農村形成文明向上的社會風貌。同時,加強農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打擊“黃賭毒”等社會丑惡現象,建設平安新農村。

結束語

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政府部門應該做好自上而下的宣傳工作,在部門內部轉變觀念,做到以服務為主。村基層組織應加強自身建設,及時向村民傳達中央的政策,通過民主決議等形式,聽取村民意見,調動村民積極性;在村民建設新農村的過程中提供及時有效的服務,加強村莊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村民生活質量。村民應充分利用已有的條件,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加強監督,促進基層組織的政治文明建設。

參考文獻:

[1] 趙驥.焦作市新農村建設研究——以焦作市公益事業和產業調整為例[D].武漢:湖北工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5):1-31.

[2] 郭凱.經濟欠發達地區新農村建設的主要問題與對策建議[J].安徽農業科學,2008,(12).

[3] 張芳.麗水山區新農村建設問題研究[D].武漢:華中農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6):1-51.

[4] 文斌,吳建萍.涼山州民族地區新農村建設中存的在問題以及對策[J].安徽農業科學,2010,(4)

[5] 邱剛.郫縣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4):1-41.

[6] 劉紅云.淺論新農村建設背景下鄉鎮政府改革[D].濟南: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3):1-36.

[7] 陳啟新.欠發達地區新農村建設路徑研究——以吉林省為例[D].長春:吉林農業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6):1-54.

[8] 趙欣.清水河縣新農村建設評價與規劃研究[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6).

[9] 蔣瓊.洪江市新農村建設研究[D].長沙:湖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4):1-79.

[10] 馬寶成.推進新農村建設的幾個關鍵問題[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06,(2):28-31.

[11] 崔明,覃志豪,唐沖等.中國新農村建設類型劃分與模式研究[J].城市規劃,2006,(12) :27-32.

[12] 任貴苓.中國新農村建設中的公共服務問題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2).

[13] 陳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的鄉村旅游模式研究——以陜西鄉村旅游為例[D].蘭州:蘭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5).

[14] 張長江.新農村建設中農民主體作用問題研究——以河南省為例[D].西安:西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6).

[15] 楊帆.沿海地區新農村建設問題及對策研究——以青島為例[D].青島:中國海洋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6).

[16] 石海斌.諸暨市新農村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D].上海:上海交通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2):1-50.

[17] 汪波.中部地區新農村建設的冷思考——以湖北曾店鎮大汪村為例[J].安徽農業科學,2009,(20).

[18] 劉彥隨.中國東部沿海地區鄉村轉型發展與新農村建設[J].地理學報,2007,(6).

[19] 申端鋒.新農村建設若干問題研究[J].農業經濟問題,2006,(2):42-47.

[20] 鄭風田,劉璐琳.新農村建設中的農村文化:現狀、問題與對策[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08,(1):112-115.

[責任編輯 吳高君]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2tv国产人成在线观看| 日本道综合一本久久久88| 乱系列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99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婷婷| 无码aaa视频| 亚洲91在线精品| 尤物成AV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高潮流白浆视频| 伊人久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99| 国产香蕉97碰碰视频VA碰碰看| 成人亚洲天堂| 午夜视频www| 日韩欧美91| 国产成人亚洲无吗淙合青草|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 男女性午夜福利网站| 成人福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久操中文在线|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777777麻豆| 久久国产av麻豆| 一本综合久久| 久久动漫精品| 一级不卡毛片| 免费A级毛片无码无遮挡|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中文字幕| 国产粉嫩粉嫩的18在线播放91| 亚洲综合色婷婷中文字幕| 露脸国产精品自产在线播| 全部无卡免费的毛片在线看| a毛片在线播放| 国产麻豆精品在线观看| 精品小视频在线观看| 日本免费a视频| 男人天堂亚洲天堂| 中文字幕 91| 国产好痛疼轻点好爽的视频| 日韩欧美国产成人| 成人一级黄色毛片| 国产拍在线| 欧美在线中文字幕| 欧美成人免费午夜全| 国产AV毛片| 成人伊人色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中文字幕在在线不卡| 欧美精品不卡| 亚洲精品麻豆| 亚洲第一区在线| 情侣午夜国产在线一区无码| 国产91精品久久| 久久亚洲黄色视频| 亚洲第一中文字幕| 天天综合网色| 久久国产精品无码hdav| 91福利免费视频| 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观看热2| 亚洲a级在线观看| 伊人网址在线| AV天堂资源福利在线观看| 一本综合久久| 99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 91视频精品| 国产成人91精品免费网址在线| 亚洲精品自拍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片在线观看手机版 | 国产高清国内精品福利| 91国内外精品自在线播放| 午夜日韩久久影院| 亚洲毛片一级带毛片基地| 精品国产美女福到在线不卡f| 亚洲床戏一区| julia中文字幕久久亚洲| 97无码免费人妻超级碰碰碰| 在线a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国产| 黄色免费在线网址| 国产国模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jizz国产视频| 国内熟女少妇一线天| 国产区在线观看视频| 99久久精品国产综合婷婷| 久久毛片网|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蜜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