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育的目的是培養人才,民族地區高校的英語教育專業本著為民族地區培養建設人才,必須在專業教學上加以改革,體現特色。只有認真研究本地區的實際情況,了解英語專業教學改革的背景,確定民族地區英語教育專業教學改革的目標和指導思想,理清改革的基本思路,制定出合理的改革方案,才能落實好這一任務,為民族地區的發展培養出更多更好的中小學英語教師。
關鍵詞:民族地區;英語教育專業;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31-0324-02
高等學校英語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提出:“21世紀要培養學生具有扎實的基本功,寬廣的知識面,一定的相關專業知識,較強的能力和較高的素質。也就是要在打好扎實的英語語言基本功和牢固掌握英語專業知識的前提下,拓寬人文學科知識和科技知識,掌握與畢業后所從事的工作有關的專業基礎知識,注重培養獲取知識的能力,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創新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和心理素質。”[1]。
一、民族地區英語教育專業教學改革的背景和依據
當前我們面臨的國際環境是:中國加入了WTO,中國和世界的經貿往來更加頻繁,各行各業與國際接軌成了時代的潮流。從國內環境來看,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和博鰲論壇等等國際活動在中國舉行,國際交往日漸增多。
從英語教育專業的行業要求來看:首先,由于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單一的英語人才培養模式已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再則,英語教師隊伍也日漸飽和,社會對英語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英語教師要通過不斷進修學習掌握新知識、新信息和新方法,不斷提高學歷層次。最后,由于中國的國情和地域特點,民族地區的英語教育還相當落后,英語師資力量薄弱,還需要培養大量的民族地區中小學優質師資。
從英語教育專業的社會需求預測分析:社會對英語教育專業的人才需求從類型上來講,一是需要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即既要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同時具備能獨當一面,有創新精神,善于不斷吸取新的營養來充實自己的人才;二是對于從事小學英語教學的英語教師,要能正確引導兒童培養學習英語的興趣,掌握英語學習的基本方法,養成自覺有效的學習習慣,同時具備良好的藝術修養,即要有一定的歌舞、繪畫能力和一定的心理學知識;三是民族地區往往具有優質的旅游資源,這也為英語教育專業的學生拓展自我,接觸涉外旅游提供了一定條件。四是在邊遠的少數民族地區,英語師資還相當薄弱,尤其是能勝任民族地區民族語言和英語雙語教學的師資更為緊缺。
不管是我們面臨的國際國內環境,還是社會和行業的要求,都對民族地區高校的英語教育專業教學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的英語教學只有適應時代和社會的需要,及時作出調整,才能培養出滿足社會需要的人才。
二、民族地區英語教育專業教學改革的目標和指導思想
目標是轉變單一的、呆板的教學模式,以適應民族地區對英語人才的要求。根據民族地區中小學師資的現狀,加大英語教師的進修力度,提高他們的教學水平,培養出職業素養高、綜合能力強的復合型人才。指導思想是應不脫離國家英語教育專業教學大綱對英語教學的基本要求,結合本地特點,為加快西部大開發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出更多更好的人才。
三、民族地區英語教育專業教學改革的基本思路
1.體現特色。民族地區高校尤其是地處民族地區的高等師范??茖W校,擔當著培養民族地區中小學英語師資的重任。從招生上來講,可以適當多招本地區的民族學生,因為他們熟悉本地區的情況,有甘愿為家鄉建設服務的思想,在錄取時適當降低門檻是完全正確的。學生入學后還應該繼續加強他們為民族地區服務的思想教育,給他們講政策,展望西部大開發后民族地區的美好未來。加強民族地區現狀教育,讓學生了解民情、社情和民族地區教育現狀以及對英語教育的要求和英語人才的規格要求等等。在英語教育的專業教學中應融入民族教育,體現民族地區的英語教育特色,利用地區資源優勢培養旅游英語人才。
2.加強英語教育專業人才的知識、能力和素質培養。民族地區的高校在英語專業教學上,首先還是要打好專業基礎,培養聽、說、讀、寫、譯基本技能,同時,通過各種途徑,給學生提供廣泛的實踐機會。校內的“英語角”,英語廣播站,學生英語社團,英語文化沙龍,各種英語比賽和圣誕節慶祝、英語電影欣賞等英語文化活動,都是學生實踐英語的有益的機會和場所。其次,除專業學習之外,加強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也是非常重要的。對于一個合格的英語教師來說,教師職業技能訓練也是重要的環節,比如“三字一話”的訓練,現代教育技術的掌握,新的教學方法的學習和組織能力、協調能力培養等等。最后,提供學生盡量多的社會實踐機會,安排參觀、聽講座、教學觀摩、教學實習、英語導游實踐等等,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促進學生認識社會了解社會,促使學生不斷調整自己專業學習的方向和內容,充分發揮學生個性,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爭取早日成才。
3.建立與培養目標相適應的理論教學體系和實踐教學體系。本著為民族地區培養英語師資的目標,在專業理論教學體系上必須對這一目標要有所體現。要注重調研,反復實踐,形成行之有效的,富有民族地區特色的理論教學體系。時刻不忘培養的是符合民族地區需要的,一線的英語教師。這應該是一群理論水平高,專業基礎扎實,素質過硬并且具有創新精神的復合型人才。
四、民族地區英語教育專業教學改革方案
1.專業培養目標和畢業生的業務規格要求。要培養既懂得一定的教育教學理論,又能安心從事民族地區中小學英語教學工作人才;既要具有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又要有良好的師范技能,綜合素質較高的師范畢業生。
2.調整培養計劃。筆者認為英語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教學時數可以做些壓縮,以適當增加學生教學實踐的量。讓學生在實踐中拓展自我,充分得到教學鍛煉,為學生走上工作崗位以后順利實現角色轉換打下堅實基礎。根據目前民族地區高校英語教育專業教學的實際,適當壓縮理論教學時數是可行的,這能為學生的教學實踐騰出不少的時間。從學生的發展角度來看,由于知識在不斷更新,新信息、新技術的不斷涌現,高校也應該更加注重讓學生從實踐中去學習,讓他們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充實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在實踐中根據本地教學實際來補充,調整自己的知識儲備。
3.教材及師資隊伍的建設。英語教育專業課教材在內容上應立足原有的基礎,適當增加實踐活動的內容,注重理論和實踐的銜接。同時更加重視民族地區教育的特點,增加民族地區民情、風情和現狀介紹,加強國家關于民族地區教育政策,民族地區經濟發展政策和發展規劃等的宣傳。
專業教師隊伍應加強進修學習,提高學歷層次,提高專業素養。專業老師在課程講授方面要做到一專多能,讓那些對該課程有深入研究,學術水平較高的老師能發揮特長。教師要不斷更新知識結構,及時了解和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掌握新信息,實現知識的更新。
4.實踐教學方面的改革。加強多媒體教室、英語語言實驗室和英語自主學習平臺的建設,增加學生在學校語言實踐的機會,提高實踐的質量。同時,在校外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英語教學見習機會。在實習方面,我認為應該盡可能的提供學生集中實習的機會,選定幾所長期合作的實習學校,選派專業水平較高,實踐經驗豐富的老師帶隊指導。“因為集中實習,同學之間可以相互觀摩,學生實習的時間充足,任務明確,教師指導到位,實習流程規范。因此,集中實習比分散實習更有利于學生的成長?!盵3]
結語
民族地區高校英語教育專業的目標應為本地區經濟建設培養人才,這一目標要求給民族地區高校的英語專業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如何適應本地需要,培養合格的民族地區中小學英語師資,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亟待解決的任務。只有認真研究本地區的實際情況,了解英語專業教學改革的背景,確定民族地區英語教育專業教學改革的目標和指導思想,理清改革的基本思路,制定出合理的改革方案,才能落實好這個任務,為民族地區的發展培養出更多更好的中小學英語教師。
參考文獻:
[1] 高等學校外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英語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4.
[2] 劉雅靜,孫世明.高等教育理論與實踐[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5:4.
[3] 張茂軍.教育實習——“教和學”的試金石[J].海外英語,2010,(7).
[4] 周濟.周濟部長在高等學校教學質量和教學改革工程新聞通氣會上的講話[J].高師英語教學與研究,2003,(4).
[責任編輯 陳 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