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中國高等教育管理體制和財政改革的不斷推進,高校內部管理呈現出經濟業務復雜化、籌資渠道多元化、資金使用廣域化的趨勢。高校內部會計控制存在的制度不完善、監督力度不強等問題也逐漸凸顯,高校內部會計控制難以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加強高校內部會計控制,建立起完善的監管和評價機制,已成為高校工作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
關鍵詞:高校;會計內部控制;問題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31-0076-02
一、當前高校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現狀
眾所周知,內部會計控制是保證企事業單位經濟活動規范運行的基本措施,內部會計控制作為一種相互牽制的防范制度,是因組織機構內部管理變量的日益復雜化和專業化而發展起來的。內部會計控制職能的實現必須要在企事業單位內部形成相互制約的關系,尤其要在重要經濟環節與會計工作環節之間確定監督與制約關系。
目前,中國對會計內部控制的理論和實踐有一定的研究。但這些研究主要偏重于企業方面,對高校財務內部控制的研究則剛剛起步。所謂高校會計內部控制是指高校黨委、行政,為了確保學校教育事業活動有序和有效地運行,維護國有資產的完整性,提高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而制定的一系列組織、計劃和調節控制的制度。由于高校結合自身情況制定的會計內部控制制度不夠健全,妨礙了會計內部控制規范作用的發揮。高校應該適應中國經濟發展的要求,結合自身特點,盡快建立和完善高校內部會計控制制度。
二、當前高校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高校內部會計控制意識淡薄,沒有充分重視總會計師的作用
在《高等學校財務制度》中明確規定:“高等學校財務工作實行校(院)長負責制。” 《內部會計控制規范——基本規范》也規定了“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內部會計控制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實施負責。”但長期以來,高校管理者大多只注重教學、科研、擴招等工作,缺乏內部會計控制管理理念,對學校內部會計控制建設認識不足,忽視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和實施。有的高校管理者違背學校已制定的內部控制制度,按個人意愿越權管理內部控制,阻礙內部控制的正常運行。
高校管理者大多是各個學科的專家,但對財務法律知識了解得很少。《高等學校財務制度》規定“符合條件的高等學校,應設置總會計師,協助校長全面領導學校的財務工作。”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和高校的改革,迫切的需要高校設置總會計師,充分發揮其作用。但是設置總會計師進行專業理財、專家管理的高等學校并不多見,總會計師的地位在高校財務工作中還未得到共識,財務管理未實質性地進入高校管理決策層,而在多數高校中,總會計師的職位還是虛位以待。
(二)高校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不夠健全和完善
內部會計控制體系是為了實現既定目標所采取的措施、方法,是系統化、制度化和規范化的一套嚴密的控制措施。但目前大多數高校都缺乏全方位、多元化的內部會計控制體系。
主要表現在:第一,機構、崗位設置和權責分配上不具有科學合理性,各崗位相助制約、相互監督力度較弱。目前在實際工作中,還有一些高校沒有按照會計內控的基本要求實行不相容職務的分設,造成職責不清,甚至出現會計、出納工作由一個人擔任的現象,一旦出現問題難以追究責任。第二,內部會計控制范圍及內容不夠全面。高校內部會計控制更多注重對會計事項的反映與控制,沒有將教學科研、后勤管理、融資投資、招標采購等業務事項納入內部會計控制的范圍。此外,高校一般較為重視校級預算資金控制,對二級創收、科研經費與附屬企業等其他資金的實際控制相對薄弱,監管也不到位。
(三)高校缺乏風險監控機制,風險防范意識薄弱
當前社會,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為高校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同時不可避免會為高校帶來各種風險。高校的財務風險主要來源于籌資風險和投資風險,現階段籌資風險表現更為突出。籌資風險是由于舉債而帶來的。很多高校由于學校重組、合并或升本的要求,學校需要大規模的擴張。在國家財政撥款有限和學費標準難以提高的前提下,向銀行貸款獲取資金已成為高校籌資的一條重要渠道。一旦無力償還,就會陷入財務困境。這種普遍存在的盲目決策行為忽略了內部風險管理,缺乏對舉債融資及還貸能力的科學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論證,缺乏風險識別、風險預警和風險評估等風險防范措施。有效地防范金融風險,成為高校內部會計控制的重要環節。
(四)缺乏有效的外部審計機制,內部會計控制的監督力度不強
目前作為高校主要外部監督力量的審計、財政、稅務部門,大多偏重于對高校財政資金的運用是否合法進行監督,較少對被審計單位是否建立有效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以及有效執行加以實質性檢查,缺乏有效的外部約束和監督機制。
大部分高校設有的校內審計及紀檢部門是在學校領導下的校內部門,缺乏獨立性,不能實施有效監督。在實際內部審計工作中,審計部門更多的是對單位一定時期內財務收支情況的審查,或者是按紀檢部門的安排,對個別違紀的個案進行審查,對經濟活動中的深層問題很少觸及。這種事后審計模式,不能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職能,極易造成發現問題不及時、查處的問題不好處理、經濟責任難以界定的狀況。少數高校還未設置專門的機構或人員對內部會計控制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而由內部會計控制執行部門自己進行監督檢查。從而使內部監控流于形式,沒有起到懲戒當事人、警示他人的作用。這些外部、內部因素的存在,導致了監控力度的欠缺,影響了內部會計控制在高等教育發展中作用的發揮。
三、完善高校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對策分析
(一)強化高校內部會計控制意識,充分重視并發揮總會計師的作用
高校建設和執行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關鍵在于領導層,只有領導認識到內部會計控制的重要性,才能使內部會計控制落實到位。首先,應對高校領導進行個性化的管理、法律、財務方面的培訓,讓他們真正認識到財務管理及內部會計控制的重要性,加強內部會計控制的意識,參與指導學校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實施和監督。其次,高校領導應當按照《高等學校財務制度》的要求,在本單位內部建立總會計師制度,突出總會計師在會計工作中的地位,加強其對財務內部控制的組織領導和協調。高校設置總會計師,有利于增強財務預算編制的合理性、增強財務預算的執行力;有助于高校建立更加規范的信貸計劃、財務收支計劃和資金籌措使用方案;有利于建立健全高校財務內部控制制度,強化資金管理,提高高校財務管理效率;并且能在各項經濟研究決策、審查等方面發揮其積極的作用。
(二)健全、完善高校內部會計控制制度
第一,合理設置會計及相關工作崗位,明確職責權限,形成相互制衡機制。各高校內部會計控制應當保證單位內部涉及會計工作的機構、崗位的合理設置及其職責的合理劃分,堅持不相容職務相互分離,合理設計會計及相關工作崗位。記賬人員與經濟業務事項和會計事項的審批人員、經辦人員、財物保管人員的職責權限應當明確并相互分離、相互制約,確保不同機構和崗位之間權責分明、相互制約、相互監督,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和減少發生錯誤、舞弊的可能性。第二,內部會計控制應當涵蓋高校內部涉及會計工作的各項經濟業務及相關崗位,應針對業務處理過程中的關鍵控制點,落實到決策、執行、監督、反饋等各個環節。即內部會計控制應當貫穿于高校整個經濟活動,包括高校各項業務過程和各個操作環節以及所有的部門和崗位。
(三)建立風險監控機制,加強對籌資活動的會計控制
高校應將控制風險作為實施內部會計控制的重要環節,切實防范和控制財務風險。要合理確定籌資規模和籌資結構、選擇籌資方式,降低資金成本,防范和控制財務風險,確保籌措資金的合理、有效使用。要系統地分析高校財力資源的配置情況,保證高校有一個優化的資本結構及合理的負債規模,防止舉債過度引起財務風險的增大。建立健全風險評估體系和應對機制,對風險進行防范和規避,把風險降至最低,保證高等教育事業健康持續發展。
(四)明確外部監督各方權責,加強校內監察和審計力度
審計、財政、稅務是代表政府利益的經濟監督部門,在執法中,應加大力度、合理分工、各負其責,把掌握財權的領導干部和具體辦事人員作為監督的重點對象,把財會權力尤其是資金管理權力的行使過程作為監督的重點環節,努力從源頭上預防違規和違法行為的發生。各級財政部門應加強對高校財務內部控制的指導和檢查,從外部有效促進高校內部會計控制規范的實施。
高校應設立專門機構或專門人員對高校會計內部控制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建立健全監督檢查制度。高校內部審計部門必須充分發揮免疫功能,正確履行咨詢和評價雙重職能,積極查找、揭示內部會計控制體系中的薄弱環節。關鍵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的有效性評估方面,同時注重審計結果的運用和適時公開審計結果,不斷加強校內監察和審計力度,這是高校財務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 王欣.淺議中國高校內部會計控制問題[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0,(10):171-172.
[2] 黃巖.高校內部會計控制的現狀與對策[J].教育財會研究,2010,(6):56-59.
[3] 王慧蔚.中國高校內部會計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會計師,2010,(7):73-74.
[4] 林雪麗.高校財務內部控制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福建金融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2):33-41.
[5] 翟政蓮.芻議中國高校內部會計控制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經濟研究,2011,(18):93-94.
[責任編輯 陳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