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主要對影響保險學教學質量的幾個主要因素進行了分析和思考,并提出應以保險學應用性本科人才培養目標為導向,結合保險學的學科特點和主要內容,綜合運用鞏固強化教學法、辯論研討式教學法、案例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來提高保險學理論教學質量。同時通過開設保險實訓實驗課、到保險公司參觀實習、成立實踐性教學團體等不同教學方法靈活運用來提高實踐教學的質量。并注重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兩者的有機結合,優化師資、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等措施以此來提高保險學整體教學質量。
關鍵詞:保險學;教學質量;理論教學;實踐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31-0296-02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保險業是現代金融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保險在有效分散和管理風險、穩定經濟和社會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風險意識的逐步增強、保險業的迅猛發展及保險業的逐步規范對中國保險學教學提出了新的挑戰。目前,保險業出現了對保險人才的巨大需求,保險公司人才缺乏現象比較突出。保險人才的培養離不開保險學的教學與學習。保險學是金融學專業的專業主干課,是保險學專業的基礎課,具有很強的理論性和應用實踐性。由于目前保險學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影響到了保險人才的培養。
一、以保險學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目標為導向
為了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培養高質量的保險人才,保險學教學要進一步完善和提高。首先必須要明確保險學教學究竟應培養什么樣的人才,是主要培養保險研究人才,還是主要培養保險實務型的保險人才。保險學研究生、本科生與高職生的培養目標與定位各有側重,研究生主要側重對保險高端產品的研究與開發,在經濟學、金融學、保險學和數理統計與分析等方面應具備厚實的理論基礎;高職學生的培養目標為緊跟就業市場,理論夠用,技能過硬為目標,在培養模式上強化實習、實訓、實戰。本科生教學則注重二者之間的銜接,在掌握專業理論的基礎上,在管理與業務創新方面有所側重。因此我們所培養的保險學本科人才,應當是具有扎實的保險學理論基礎,同時具有較強的保險實務操作能力,具有廣泛的保險知識和其他相關知識的保險應用型人才。
保險學具有多屬性、廣泛性、法律性和實踐性等特點。保險學是研究保險基本理論的課程是一門數理、技術與社會學等學科領域相互滲透的交叉性、多屬性學科,不僅理論性強,而且實踐性和應用性也十分明顯。應對社會發展對保險人才的要求、結合應用型人才的特點、本科層次人才培養目標等方面的因素,這就要求在保險學的教學過程中必須要把理論與實務相結合全面地學習保險學的相關知識,把學生培養成培養理論知識扎實,實踐能力較強的應用性本科保險人才。這就要讓學生一方面系統而深入地掌握保險學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理,同時要加強實踐教學,通過實務操作,使學生進一步加深理論知識的學習和實踐經驗的積累。從而實現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在培養保險學應用型本科人才方面的有機結合。
二、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保險學理論教學質量
為提高保險學理論教學質量,首先要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觀念,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充分發掘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應改變“填鴨式”的以教師講授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運用啟發交互式的教學模式,加強教師與學生的雙向交流,把教師的角色從以“教”為主逐漸轉化為以“導”為主,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興趣性,進而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學方法上,應根據保險學應用型本科人才的培養目標,每個知識要點盡可能與實際應用相結合。
1.鞏固強化教學法。為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和理解,鞏固基礎知識,教師在課堂上應該重在引導、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原則的基礎上,更重要的是要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為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做些保險代理人和保險經紀人考試題、經典疑難案例題,幫助學生真正理解、鞏固所學的知識,并將知識轉化為實際應用能力。
2.辯論研討式教學法。在強調充分發揮學生學習自主性、獨立性的同時,也要注意激發學生在一起學習時相互鼓勵、互相啟發的作用。學習保險學課程可組建大小不等的學習小組,結合中國保險業改革和發展的實際進行有針對性的討論。比如圍繞如何更好地保護保險消費者的權益?如何樹立保險業的良好形象?如何應對保險市場上信息不對稱問題?如何看待目前人壽保險產品的功能側重性等問題來展開討論,從而提高同學們的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性。
3.案例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即通過對一些真實的、典型的實例講解、分析和討論,使學生掌握有關專業技能、知識和理論的教學方法和過程。在案例教學法中,教師可以先不告訴學生應該如何分析,而是讓學生看到案例后,要學生自己去思考,并查閱各種他們認為必要的相關知識,并發表見解,通過互相交流、討論,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有助于調動課堂氣氛。通過典型保險案例的分析,有助于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保險基本理論、保險法律與法規、保險原則及保險條款等具體內容。有利于引導學生從投保人與保險公司兩個方面來看問題,依照保險法律及合同條文來進行分析,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
同時,在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的基礎上,教師應該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例如多媒體、網絡教學、交互式教學等等,使教學手段多元化,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進一步提高保險學理論教學質量。
三、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提高保險實踐教學質量
保險學是理論與實務相結合的課程,是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在保險實務中的險種開發、保險展業、保險承保、查勘以及理賠等各個環節都需要一定的實務操作經驗,而這就需要通過一定的實踐環節來培養。實踐教學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組織學生通過一定的實踐活動,培養實際運用知識、技能、技巧的能力的方法。學生參加實踐是保險學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有利于引導學生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有利于學生從實踐中獲得更多的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
1.開設保險實訓實驗課。保險實訓實驗課是提高保險學應用型本科人才質量的一個重要途徑。保險學課程在學習理論課的基礎上應開設實訓實驗課,使學生進一步鞏固保險學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了解保險公司業務管理工作基本流程,以及客戶服務業務的主要內容和流程,解決承保和理賠中的具體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為以后從事各類商業保險公司、保險中介機構、保險相關企事業單位中的展業、核保、理賠、風險評估、客戶服務等一線崗位打下扎實的專業基礎。結合相應的保險實務模擬實驗軟件來進行模擬保險業務操作,其主要內容包括財產保險核保、核賠流程方面;人身保險核保、核賠方面;機動車輛定損方面等保險實務操作。
2.安排學生到保險公司實習。采用安排學生到保險公司實習的方法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實踐知識??赏ㄟ^學校與當地保險公司協商建立保險實習基地等途徑,在寒、暑假或者學期中定期安排學生去保險公司參觀與實習,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把課堂上所學的保險知識與具體實踐結合起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保險實務操作能力。
3.成立實踐性教學團體。為加強保險學教學的實踐性,可以在高校成立“保險咨詢小組”、“保險興趣小組”等實踐性教學團體。通過成立“保險咨詢小組”組織學生到城市社區等地方進行義務咨詢活動,這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也有利于學生積累實踐經驗、增強實踐能力,同時也能服務廣大群眾,有利于保險意識的普及與增強。
四、優化師資,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為了提高保險學整體教學質量,還需要進一步優化師資,加強保險學師資隊伍建設,提高保險學教師綜合素質。
1.提高保險教師的綜合素質與能力。鼓勵保險學教師去繼續深造學習,不僅可以提高他們的理論水平,同時也有助于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進而提高他們的綜合教學能力。
2.要充分發揮保險業界與學界的聯動作用,優化保險教育師資。充分利用業界的各種資源培養和提高師資隊伍,即建立充分利用和有效培養的聯動交流機制。例如,鼓勵保險學教師到保險公司進行掛職鍛煉,以此來加深對保險公司經營管理各方面的認識,進而來豐富自己的實踐教學經驗和提高自己的實踐教學能力。另外,可考慮高校和保險公司實行聯合辦學。保險公司可以通過博士(后)工作站、實驗基地、課題合作等方式,為師資隊伍建設,尤其是青年教師的培養提供一個平臺。通過這個平臺使教師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保險行業的實際情況和存在的問題,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從而提高保險學整體教學水平。
3.改善師資隊伍結構,從保險行業內部聘請部分業界精英擔任一些操作性強的課程的主講教師,不僅可以彌補校內專職教師實踐操作技能差的缺點,也可增加校內教師與保險業內人士的交流、溝通,了解業內人士對保險高等教育的評價,從而及時調整保險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計劃,推進保險教育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 張超.《保險學》課程教學模式改革研究[J].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8):105-106.
[2] 牟元軍.高校保險教學改革思考[J].中國科技縱橫,2009,(7):164.
[3] 范喬希.保險學教學改革之我見[J].統計教育,2007,(4):14-15.
[4] 陳曉安.《保險學》教學的幾點體會[J].廣西工學院學報,2006,(6):85-87.
[5] 孫祁祥.保險學:第4版[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9:7.[責任編輯 陳 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