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孩子都是家庭的未來和希望,都是父母心中的太陽,每個家庭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出人頭地,特別是實行計劃生育的當今社會,孩子較少,父母及家庭對孩子,尤其是對獨生子女寄予的厚望太多太多,怎樣實現這一夢想,不同的父母,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方法,下面談談自己的拙見。
一、和諧家庭是孩子成功的基石
人是漂泊的小船,家是溫暖的港灣。一個安全、民主、和諧、溫馨的家庭,對于一個天真無邪、心靈疲憊或情感受傷的孩子來說是多么的重要!父母首先要處理好丈夫與妻子之間的關系,不是要求時刻相敬如賓,但也不能經常山雨欲來風滿樓,使一個小家烏煙瘴氣,子女一進家門就覺得無所適從,這樣易使孩子形成抑郁、內向的心理傾向,進而衍生出對父母的反感。即使有小插曲,雙方要顯示大人的風范,以博大的胸懷相互諒解、忍讓,化干戈為玉帛,握手言和,重歸于好。其次,父母應處理好與爺爺、奶奶的關系,這就要求父母要孝敬老人、尊敬長輩。要知道:情感教育永遠大于道理教育,在自己的言傳身教中潛移默化地使孩子形成高尚的品格,繼承光榮傳統。第三,父母應處理好與子女的關系,很多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最可愛,應當受到別人的體貼、忍讓:自己的孩子處處應當占便宜,不能受到一丁點兒傷害,所以從小嬌生慣養、寵愛有加,以為長大就什么都知道了,其實不然,子女越大越難管,所以對孩子的教育應從娃娃開始,從小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同時,不管孩子大小,要把他看作一個正式的家庭成員,要關愛、體貼、尊重孩子,要尊重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發言權。父母錯誤時要虛心接受孩子的批評,同時又要求孩子不得信口開河,使孩子從小就形成明辨是非的能力。
二、培養子女的個性
所謂個性是指一個人能具有的能力、氣質、興趣,性格等心理特征的總和。個性需要培養,需要磨煉,需要優化。
培養孩子的個性,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意志品質的培養,一個人有所成就,無不得益于堅強的意志。父母應注意自己的表率作用,在日常生活中辦事應持之以恒,有始有終,要幫助孩子認真對待每件細小的事情,不能半途而廢。培養孩子的個性,嚴格約束是成功的保障。培養孩子的個性,信任孩子是一個重要手段。信任的前提是尊重,學生階段是學生心理發育的逐漸斷乳期,他們盼望人格的獨立,很多時候還有叛逆精神,這是他們的天性,也是身心發展的必然結果。面對這些實際,父母不能盲然,應沉著應對,應尊重他們的人格,處理涉及他們生活學習等有關事情時,先征求他們的意見,再做決定。家庭中除隱私以外的事情應盡量公開,甚至讓他們參與重大事項的決策討論,讓他感到他也是家庭的主人,用溫暖的情懷去滋潤正在發育的心靈,逐步培養他們獨立的人格、對家庭的責任,讓他們在身心和悅的氛圍下感悟人生。
另外對孩子的期望要適當,要求要適度。當期望過高,脫離孩子自身能力范圍時,就會變成束縛、壓力,甚至成為精神障礙。所以對孩子學業或成才上的要求要理性、適度,要實事求是,要符合家庭、學校實際,更要符合學生身體、能力、素質的實際,切忌好高騖遠、吹毛求疵。家長要學會寬容,相信并欣賞孩子的每一點點進步。當他成功時,及時鼓勵:“你很不錯”,“你肯定會更好”,當他失敗時,告訴他:“失敗是成功之母”,“只要不放棄,成功是肯定的”。給學生的目標要有彈性,把家庭變成學生的減壓器。
三、處理好幾個關系
正確處理孩子與網絡、游戲的關系。從小開始,讓他們慢慢學會上網,玩游戲,但也不是無限制的,首先和他們約定好次數和時間,時間到了要自覺遵守承諾,不然下次肯定會受到影響,當他遵守承諾時要及時給以肯定、表揚,從而增強條件反射、形成習慣。這就要求父母不能憑自己的興趣情緒任意放寬或壓縮約定條件,雙方意見一致,講信用,重承諾,這樣不僅提高父母在孩子們心中的威望,而且通過反復的訓練養成習慣,習慣的反復形成品質。
正確處理孩子與金錢的關系。有的家長對孩子的未來充滿憧憬,認為小孩子不能沾錢,也不用花錢,以免以后養成亂花錢的壞毛病。試想一下,小時候由家長包辦理財,沒有這方面的經驗,長大了,若你一次給他十萬元,讓孩子怎么消費呢?所以從小就要讓孩子花錢,哪怕是買五角錢的雪糕也好,不妨也讓他們適當存點私房錢,滿足孩子小小的虛榮心,同時教育他們什么時候該省錢,什么時候該花錢,好鋼要使在刀刃上,從而逐漸培養他們健康的理財觀念。
正確處理教育與打罵的關系。打罵孩子不等于教育孩子,打罵不能解決孩子的教育問題,只能說明父母方法簡單、粗暴,甚至是黔驢技窮的表現,只能宣泄父母的急躁情緒。經常靠打罵教育出的孩子,要么是唯唯喏喏,惟命是從的懦弱者,要么是物極必反,徹頭徹尾的叛逆者。教育孩子要摸清孩子的個性,對癥下藥,恩威并重,方法要靈活多變,這樣才能使其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要知道:好孩子是夸出來的,而不是棍棒打出來的。另外,及時的心理輔導是孩子健康成長的一個重要方面。父母在為孩子提供富裕的物質條件的同時,要為他們創造豐富的精神食糧。
注重生活中對孩子的評價,不要總是說“孩子笨”、“不如人”等喪氣話,這類話會損傷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使其心理蒙上陰影,自認為“我真的很笨”,“真的不如人”。如果這句話變成家長的口頭禪,一個沒有主見,沒有自信,呆頭呆腦的笨孩子可能真的會誕生。父母要善于發現孩子的優點,有意淡化不足,這樣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要相信:對于孩子,缺點不說漸漸少,優點說了不得了。不信你試試。
子女的教育包括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子女是父母的寫照,孩子習慣的80%是在家庭中形成的,家庭教育中父母要率先垂范、身體力行,建立和睦的家庭,培養孩子獨立的人格、良好的習慣,使其成為一種資本,在成功的人生中慢慢享受它的利息吧!
(作者單位:甘肅省民勤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