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的詩詞是中華文化的傳統瑰寶,是祖先留給我們豐厚的精神財富,也是學生感受中華文明和傳統文化的窗口。在初中階段加強古詩詞教學,既可讓學生感受我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可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蘊,讓學生更好地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作為語文老師,應該怎樣有效地進行古詩詞教學,引導學生學好古詩詞呢?本人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個人的做法。
一、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生詩詞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任何新知識的學習,興趣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只有具有了興趣,學生才會自覺主動的投入知識的探究中,促進學習的成功。同樣,學習古詩詞也需要培養學生強烈的興趣。那么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呢?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設計靈巧的導語,激發興趣。俗話說:“好的開頭等于成功的一半。”精彩、新穎、引人入勝的導語,可以極大的吸引學生,將學生引入新知識的學習中。如在教學《中秋詠月詩詞三首》時,我運用以下導入方式:同學們,中國的三大傳統節日是哪三個(學生回答: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中國古代的文人騷客對于詠月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同學們知道哪些?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再來學習幾篇有關中秋詠月的詩篇,從而激發了學生繼續探究的欲望。
2.真情誦讀詩詞,激發興趣。古語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新的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初中學生必須要能背誦一定數量的古詩詞,具有初步鑒賞古詩詞的能力。因此,在古詩詞的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真情朗讀古詩詞的習慣,讓學生在充滿真情的朗讀中引領學生直達詩詞的意境,感悟作者的內心,體會詩詞的韻味。
3.引導學生思緒馳騁,展開想象。古詩詞大多語言精練,意蘊深遠,如果教師僅僅停留在讓學生在表面感悟,學生進不了詩詞的內部,不能感悟詩詞的內涵,則也不可能激起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因此,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展開想象,讓自己的思緒隨著作者的思想起飛。通過從單調的文字符號演化出生動形象的畫面,讓學生穿越時空走近作者,與主人公展開對話,拉近與作者和主人公之間的心靈距離,使遠古的畫面嵌入學生腦海,讓學生感覺新奇,從而激起學生強烈的探究興趣。
二、構建詩詞教學情境,促進學生領悟詩詞內涵
古詩詞遠離學生生活,其描寫的事物以及作者的情感,作為初中學生很難理解,這就需要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在生動形象的情境中領會內涵,提高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和文學修養。
1.走近文本,體會情感。優美的詩詞必然緊密聯系著作者所處的年代,背負著作者的生活經歷和情感。想要真正的理解一首古詩詞,就必須走近作者,了解作者的生活。為此,我在教學中通過引導學生了解詩人情感世界,設身處地的體會作者的創作背景,從而感悟這首詩詞的內涵。如我在教學《春望》的時候,讓學生在課前自行查找資料,了解杜甫創作這首詩的背景:唐肅宗至德二年(757年)三月,長安被安史叛軍焚掠一空,滿目荒涼。詩人觸景生情,抒寫了傷亂的感慨。詩的前四句寫春天的長安城的敗象,包含感嘆;后四句寫心念親人境況,充溢高情。全詩沉著蘊藉,真摯自然。“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開篇即寫“春望”所見:國都淪陷,城池殘破,雖然山河依舊,可是亂草遍地,林木蒼蒼,一個“破”字觸目驚心,一個“深”字,令人滿目凄然。然后我讓學生來扮演詩人的角色,想象人物的動作神態,那“濺淚”、“恨別”的苦悶,“白頭搔更短”的痛楚,在學生的表演中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這一刻,學生即幻化成詩人,杜甫強烈的感情變化被學生準確地把握住了。通過這樣的情境,學生詩詞學習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熟讀詩詞,感悟意境。詩詞表現的意境,融合了作者濃厚的思想感情,具有獨特的情感內涵。如“圓月”、“明月”,往往寄托著人們親友團聚,美好祝福的愿望;而“殘月”則更多是別離的象征。教師在詩詞教學中要善于指導學生找出詩中的意象,引導學生感悟意境,創造濃重的學習氛圍和情境,讓學生沉浸其中。
3.巧妙鋪墊,創設情境。古典詩詞追求的是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對古典詩詞的感悟需要學生多維感官的共同參與。因此,古詩詞教學中巧妙地運用現代媒體,創設相應的情境,從而豐富學生對古典詩歌形象的感受,形象準確把握詩歌的意境。如教學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可配上古琴曲《陽關三疊》,深情演繹送別情;教學岳飛的《滿江紅》可配上古曲《十面埋伏》,烘托壯志凌云、征戰沙場英雄氣概等。
三、將古詩詞運用在學生生活中,拉近學生學習情感
古詩詞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璀璨的明珠,我們不僅要教給學生誦讀的方法,讓學生學會理解,學會鑒賞,更要培養學生將古詩詞的知識運用在生活中。比如在春游時,在登上了高山之巔之后,可以啟發學生:“此時大家最想用杜甫的哪一句詩來描述自己的心情?”很多學生都能答出:“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當學生考試失誤時,可以用“差以毫厘,謬以千里”來總結;激勵學生奮發努力,可用“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等等。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對詩詞的運用進行藝術的再創造,讓學生充分理解詩詞,善于運用到日常生活中。
總之,古詩詞作為中化民族燦爛文明的重要部分,它的內涵極其豐富。通過對古詩詞的教學欣賞,可以有效促進學生深刻體會中國古代詩歌的博大精深,激發學生對母語的熱愛之情,同時更能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作者單位:江蘇省清江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