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教學理念的逐步深入和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推薦,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日益成為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主要課題任務。考慮到當前初中音樂課堂合作學習的現狀,我們有必要通過采取以下措施積極推進學生間的合作學習:1.營造互助氛圍,培養合作意識;2.強化參與意識,激發學習欲望;3.精心設計任務,提高學習質量。
【關鍵詞】初中音樂;合作學習;音樂教學
孔子曾說:“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隨著新課程教學理念的逐步深入和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日益成為初中音樂課堂教學的主要課題任務。當前,“合作學習”已經成為音樂教學中的熱門話題之一。所謂“小組合作學習”,就是指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以小組形式為學習群體,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合作為手段,開展的有組織有指導的互教互學互幫的一種學習活動。
一、初中音樂課堂合作學習現狀
合作學習是一種非常具有創意與實效的教學方式和策略。但是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初中生好奇多動的性格特點決定了小組合作學習在他們之間開展的難度。
首先體現在課堂秩序的混亂。初中學生大多對合作學習的概念模糊,對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和重要性認識不充分,音樂課堂上常常出現嘻嘻哈哈、討論激烈、偏離主題的現象,更甚者,音樂課教學時間變為學生放松娛樂的時間。這就使小組合作學習變得膚淺,在教學中失去了實在的意義。
其次難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些老師在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選取上較為簡單,表面上看人人都可以參與,但是實際上沒能引起人過多的探究欲望和深思,久之,就讓學生覺得這些知識可有可無,從而失去參與學習的興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學習的動力之源,如果缺乏學習的動力,對學生而言,不啻為一種學習的負擔,讓小組合作學習的理念與課堂的實踐背道而馳。
最后,教師未能合理規劃合作時間和合作任務。教師也是影響合作學習最終效果的關鍵因素。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組織小組學習活動比較隨意,沒有做好時間和任務方面的規劃,以至于學生探討問題時不是有的放矢,而是隨性漫談,這樣不僅影響課堂效果,也影響到整堂課的質量。
二、初中音樂教學開展合作學習的對策建議
1.營造互助氛圍,培養合作意識
《音樂課程標準(實驗稿)》明確指出:“充分利用音樂藝術的集體形式和實踐過程,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在群體中的協調能力。”我們在開展初中音樂合作學習的時候,必須有意識地去培養初中生團結、互助的合作精神。通過多年的音樂教學實踐我們發現,學生之間的友好關系與他們討論的積極性成正比例關系,友好度越高,他們就更愿意與教師相處,也就更能促進學生的合作意識。
在教學中營造一種和諧、友好的學習氛圍,可以采用以下方法:①建立合作小組。通過建立人員相對固定的合作學習小組,小組學習成員在經過長期的合作學習之后,便會感覺到他們是一個共同的學習團體,自己是這一團體中的一員,長期以往便能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②開展競賽活動。在音樂課堂教學中,通過適時開展一些小組合作的競賽活動,如小合唱比賽、“我愛記歌詞”、“歌詞大接龍”等,采用多元的評價方式,能有效激發學生合作學習的積極性,逐步形成良好的合作品質。
2.強化參與意識,激發學習欲望
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我們要鼓勵學生充分地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來,鼓勵他們分析觀點,互相請教問題,最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和熱情。第一,讓學生學會表達和傾聽。初中音樂課堂的學習內容需要學生們善于表達和傾聽。任何單方面的傾聽或者表達都不足以達成實質性的合作。第二,讓學生學會互助和支持。比如在音樂模仿教學中,樂感能力強的學生可以主動幫助那些有待提高的同學;音樂表演或者舞蹈教學中,讓學生明白合作互助會使他們表演得更好。音樂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之間這一寶貴的合作互助資源,要從各個方面以鼓勵的形式褒揚互助。
3.精心設計任務,提高學習質量
在目前的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更多的是流于一種形式,交給學生的那些任務即使不通過合作也能獨立完成。因此,要想有效提高音樂合作學習的教學質量,我們必須精心設計若干教學任務,讓學生意識到只有通過小組成員之間以及小組與小組之間的合作學習才能順利地完成任務。這就需要我們合理地、適時地、恰當地安排任務,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而且對他們也能夠形成一種挑戰。
總而言之,通過初中音樂課堂的合作學習,我們可以培養學生合作互助、思維敏捷的個性,同時也能使學生體驗合作學習中的情感共鳴,有助于提升學生之間的團結友愛和互幫互助的高尚情操,從而真正實現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芮永紅,《淺析初中音樂教學中的合作學習》,《音樂時空》2011年12期
[2]陸波,《合作學習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運用》,《成功(教育)》2011年2期
[3]湯燕銘,《合作學習在初中音樂課堂中應用的思考》,《大眾文藝》2010年7期
(作者單位:遼寧省盤錦市興隆臺區第一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