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一門藝術,而數學教育是這門藝術中的精華。生活中從看菜吃飯、量體裁衣到電腦的制作、宇宙飛船的發射,所有這一切都離不開數學,都是用數學算出來的。可以這樣說,數學滲透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可見一個人要想有所成就,就離不開數學。這里,我就如何對學生進行成功的數學教學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心理教育
我認為數學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題目的講解,還應涉及到學生成長的方方面面,包括生理、心理、氣質等各個方面。高中階段,有很多學生認為高中數學難度太大,枯燥乏味,興趣不濃。這使得學生陷入了越沒興趣成績越差,成績越差越沒興趣的惡性循環怪圈。這就要求我們數學教師對數學教學加以潤色,調味,增強數學的魅力。
(一)聯系實際,變抽象為形象
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是很廣泛的,在數學教學中不能泛泛而談,而要多多聯系生活實際。比如,高一的分期付款問題是很多同學比較頭痛的。我在講解時就現在很流行的買車或購房分期付款的方式,讓學生假設成是自己的事,采用這種方式貸款,就必須注意自己付款的多少。
(二)實施感恩教育,擁有健康的心理
只有擁有健康的心理品質的學生,才能以正確的態度待人處事,學習各科知識。知恩圖報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當今社會,很多家長對孩子疼愛有加,甚至發展到嬌慣縱容的地步。孩子視父母的關愛、老師的關心、同學的關照為天經地義的事,認為根本無所謂。一次,我問學生:“你們的父母為你們買過花糖嗎?”從學生輕率的表情可以看出在他們看來這是很正常的事情,還用問嗎?我又問:“從呱呱落地到長大成人,你們給父母買過花糖嗎?”教室突然變得鴉雀無聲。顯然學生的良心受到了譴責。這時我因勢利導,要求學生想想自己的父母,每天面朝黃土背朝天,手心淌油,脊背流汗,起早貪黑,含辛茹苦,為了誰。衣食無憂,虛度光陰,能對得起誰?從而引起學生的共鳴,為了自己的前途,為了父母的希望,為了老師的期盼,要抓緊時間,好好學習,以優異的成績來回報所有關心自己的每一顆心。這樣讓學生有了學習的內在動力。
(三)為人師表,尊重學生
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人,一個具有尊嚴的人,他會嚴格要求自己,當他的成績得到充分肯定時,他會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完成自己的責任。學生也是人,尊重學生的人格就顯得非常重要。首先,老師在學生面前要真正做到為人師表。在學生面前做到舉止大方,行為得體,不在學生面前口出狂言,甚至污言穢語。不到萬不得已就不批評學生,尤其是不能當眾批評學生。因為這樣很容易讓學生覺得很沒面子。對問題學生可以采用個別談心或個別教育的方式,使學生感到老師很大度,自己很有面子。其次要充分肯定學生。要知道,好學生是夸出來的,而不是批評出來的。學生只有樹立正確的榮辱感,找到自己的人格尊嚴,才有自知之明,知恥而后勇,增益其所不能。
二、傳授知識
(一)親其師,信其道,使學生成為老師的朋友
勤奮是成材的條件,紀律是學習的保證。首先,老師要嚴格要求自己的學生,組織好課堂教學。其次,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老師要在業務上下功夫,加強專業學習,使自己有足夠的知識儲備。還要精心備課、上課,知識的傳授要做到高屋建瓴,準確無誤,使學生從心底佩服老師。拉近學生與老師的距離,增強相互的信任感,使學生樂于學習。
(二)緊扣學生思維,實施主體教育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圍繞學生展開教學。這里我專門就概念課與習題課的上法談點看法。概念是思維的基礎,數學離不開概念。在概念課的講解中,教師不能忙于給出概念,再進行大量的習題練習來鞏固概念。這樣得到的概念,學生會覺得膚淺,容易遺忘。為解決這一問題,教師要創設適當的問題情境,留給學生足夠的思維空間。要善于多角度,全方位地提出有價值的問題。使學生在思考、探索和交流的過程中自主構建新概念,了解概念的生成過程。在過程教學中全面理解概念的內涵與外延,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當然,也有個別學生不能跟隨課堂的思維進度,甚至走神。對于他們可使用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個玩笑等簡單的人體語言或一個簡單問題的點名提問等多種方法使其思維回到課堂討論中來,而無需大動干戈,費時費力。
(三)適量的解題訓練,注重通性通法
在數學教學過程中,題海戰術已經過時,但是適量的訓練必不可少。在近幾年的高考中,應用問題和直線與圓錐曲線問題使多數學生望而卻步。高考考察要求教師通過正規、適量的訓練,使學生在訓練中感受高考,培養學生良好的解題習慣,解題格式,使其明白對于一個題目應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對于解答題,要求學生寫全步驟,因為步驟是思維的反映,步驟越清楚,思維越清晰,從而在解題中整理自己混亂的思維,同時也訓練了學生的運算能力。高考中,有學生說出現了失誤,那是一個美麗的謊言,其主要原因是基礎不實,運算能力不足。高考對學生的運算能力要求相當高,將以前學習的數字運算轉化為字母或參數運算,這就大大增加了數學運算的難度,通過訓練,使學生明白參數運算與數字運算其實質是一樣的,從而減輕思想壓力,提高心理素質,樹立戰勝困難的信心。
另外,常規教學和訓練中,不刻意追求技巧,要知道,幾個簡單題目相加等于一個難題。重內容,輕形式,重思想,輕技巧,要將常規方法熟練應用,上升到一種近乎“自動化“的程度,形成一種高于技巧的技能。
以上是我十幾年教學中的點滴心得,如有不妥之處,請同仁批評指正。
(作者單位:甘肅省民勤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