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會的多元化與復雜性使現代的中學生的思想變得越來越復雜,信息技術的日益普及,使成長在網絡時代的中學生見多識廣。由此,學校的管理難度越來越大。而身處管理第一線的班主任手中制約學生的東西也越來越少。學生是需要管理的,但又如何實施和運作,這是擺在班主任面前的一個新的課題。
【關鍵詞】構建;和諧;關愛;公平
作為職業學校的一名班主任,多年以來,我一直在思考著、探索著、實踐著。從而悟出:努力構建一個和諧的班集體,是班主任運作過程中的重要課題。那么,又如何來構建一個充滿活力而又充分和諧的班集體呢?
一、從精神上關愛學生
精神關愛,它對于學生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是構建和諧班集體的前提基礎。
我們都知道,對于職業中學來說,很多學生的素質比較差,叛逆性很重,更關鍵的是這些“后進生”在班集體中往往充當“領袖”的作用,他們對班集體的影響是很大的,引導的好,可以增強班級的凝聚力,否則就可能會破壞班集體。
在開學初,學校要班里提供一幫一名單時,我沒有提供一個同學,目的是想讓他們知道在老師眼里沒有一個“差生”。在上個學期班里的一位同學因為一起打架事件受到留校察看處分,我就主動向部主任問及了關于撤消處分的一些條件,并及時的告訴了他,這件小小的事情就令他感動不已,因此在班級的各種活動中,他做得都異常賣力。
精神關愛從根本上講究“用情之道”。班主任要激勵學生奮發向上,就要善于把握情感、善于用情,以情激勵。
二、多一點鼓勵,少一點指責
作為班主任應該以平和、客觀、公正的心態去正視、理解、寬容、接納我們的學生的每一個錯誤并找到科學的處理方法,這對構建和諧的班集體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2006年我擔任06106班的班主任。班里有這樣的一個學生:他在同學中有著很強的號召力,可是他的脾氣非常的暴躁,總會惹事生非,大有“黑幫老大”的架勢。有一天,他和另外一名同學為了一點小事而大打出手,被帶到了訓導室。當時我剛想發火,可忽然之間想到了一句名言:“在你生氣時,千萬別作出什么決定!”于是我慢慢地走到他面前,細心的詢問了他的受傷情況,輕輕地拍打他身上的灰塵,然后拿出紙巾說:“快擦擦汗吧!”我的態度讓他很吃驚。雖然他沒有道謝,但從他的舉動中,我感覺到了謝意。課間我發現他一反常態,一直坐在自己的位子像是在思考著什么。身上的灰塵可以拍落,思想上的灰塵也一定能拍落。以后的幾周當中,我有時和他聊天,有時和他在校園里散步,慢慢的他有了很大的進步。期中考試后,又把勞動委員的擔子壓在他身上,發現他能把每一次勞動任務管理得井井有條,到了期末,我又將班長的重任加在了他身上。就這樣對他不斷加溫,加壓,他果真把班級管理的井井有條,受到老師們的一致好評,也被評為了優秀學生干部。
治班治學,從實從嚴是必要的。但要嚴而有度,嚴而有格,嚴而有情。老師,尤其是班主任從事滋潤心靈、孕育心靈的事業,對學生的教育管理應當重開導,重熏陶,重鼓勵,而戒重壓,少懲戒,不傷害。
三、樹立“團隊”理念
在班級管理中,樹立“團隊”理念,是我多年以來所信守的一個信條,我認為要構建和諧的班集體,就必須要有這種“團隊”理念。
互相介紹:走進一個新的班集體,同學們的自我介紹必不可少。著重要展現各自的興趣愛好,特長,對我們班集體的期望。這有利于學生增進了解,使同學們盡快融入一個新的集體。
簽名贈卡:一個學生過生日了,提前購買一張賀卡,全班同學在上面簽名,各任課教師寫上祝賀詞。這個活動拉近了學生與學生,學生與老師之間的距離。
相互欣賞:每一學期,利用班團隊時間,同學之間說出真誠贊美的話。這樣保證讓每個人都被贊美一次。
共享勞動:三月份是學雷鋒月,我組織班里的學生清洗學校所有辦公室的窗簾。面對一大堆的臟窗簾,學生開始無從下手。通過分組合作,他們很快解決了面前的難題。從中他們深刻的體會到了團結協作的力量,學會了在工作中如何與他人溝通合作。
這些活動的開展,對學生樹立健康的交往觀念,對學生之間的親近感受的養成,對樹立“團隊”意識,構建和諧的班集體是非常有意義的。
四、引導競爭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師生彼此尊重,同學互相友愛,最終還要達到學生個體素質的全面和諧發展。我常常剖析給同學們聽,“你們以后到了工作單位,都是要面對競爭的,當今的社會就是優勝劣汰的社會,如果你們現在不認識到這一點,逃避對挫折感的體驗,缺乏面對挑戰的心理素質,今后怎么能面對社會的生存壓力。”我給學生打這樣的比方:“平時不好好學習文化知識,不好好練習技能,就像是把青蛙放在鍋里用小火慢慢的烤,當發覺危險時已經來不及逃生了。”
引導同學們保持良好的心態,作積極的心理疏導。面對每一次考試和技能展示,引導他們能正確認識自己。了解自己這一階段學習和練習程度,然后制定下階段的學習計劃。
作為班主任著力點應放在對學習基礎較差的同學身上,不歧視,多親近,幫助他們樹立信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更為重要的是要培養他們敢于競爭的心理品質。
這方面對構建一個和諧的班集體是最為重要的一環。
構建和諧的班集體,必須抱定以人為本和主體性教育理念,即充分尊重學生在班級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他們在學習中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特別要強調發揮學生的主動精神。
構建和諧的班集體,就要營造出一種健康向上,積極進取的班級氛圍,學生能夠把班級視作精神家園,使人人得到關愛,得到尊重,得到發展,是班主任運作的一項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1]陳著,《教師實用心理學》北京教育出版社,2006年
[2]王松泉著,《教學藝術論》海南出版社,1993年7月
[3]朱仁寶著,《21世紀班主任工作藝術》浙江大學出版社
[4]王素真著,《愛在溝通》,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8月
[5]唐思群、屠榮生著《師生溝通的藝術》,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年8月
(作者單位:江蘇省溧陽市職業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