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高職院校學生違紀行為為切入點,概述目前高職院校學生違紀問題現狀,并深入分析大學生違紀行為的原因,有的放矢,針對違紀行為和原因采取措施,更好的解決高職院校學生的違紀行為。
【關鍵詞】高職院校學生;違紀行為;分析
近些年來,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與變革,使得處于社會轉型期內的大學生思想觀念、道德信仰均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高職院校中違紀現象甚至有攀升的趨勢,如何根據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和思想特點,采取積極有效的管理和規范措施,應對新形式下的大學生違紀行為,同時制定出有針對性的教育和管理措施,預防和減少高職院校學生違紀行為的發生,使高職院校學生管理工作走向正規化和科學化,是當前大學生管理研究的熱點和難點,也是本文要著重探討的問題。
一、當前高職院校學生違紀問題現狀
筆者通過多年的學生管理工作經驗出發,初步將目前高職院校學生的違紀行為分為三類:首先是學習方面的違紀行為,例如曠課、遲到早退、考試作弊等行為。值得強調的是,近幾年學生考試作弊行為愈演愈烈,已經蔓延成一種普遍現象,而且與之前打小抄的作弊方式有所不同的是,目前很多學生作弊借助于高科技手段,由個人作弊發展成為團伙組織,作弊手段紛雜多樣。其次是男女關系違紀行為,隨著社會開放程度的提高,各大高校對男女同學戀愛采取了中立的態度,但是很多大學生缺乏正確的交往觀和生理衛生知識,導致了許多無法補救的惡果,對自己的人身健康和校園風氣造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再次是觸犯法律的違紀行為,如打架斗毆、盜竊、賭博、吸毒、傳銷等行為,這些違紀行為性質最為惡劣,不僅擾亂了學校的正常教學、生活秩序,而且對社會造成了極大的危害,是需要采取果斷措施嚴厲制止的違紀行為。
二、高職院校學生違紀的主要原因
1.自身原因
高職院校學生違紀行為的關鍵原因在于學生自身,對于很多學生來說,踏入大學大門便實現了自己的夢想,但是同時也失去了方向和動力,沒有鋪天蓋地的試卷作業和逼迫自己學習的老師,很多學生就把大把的時間用于吃喝玩樂上,最終導致違紀行為。高職院校由于生源素質與本科院校相比相對較差,學生自覺性不強,這一情況尤為明顯。此外,由于缺乏基本的道德素質和法律意識,在特殊情況下缺乏自控能力,導致過激行為的發生,也是很多學生違紀的主觀原因之一。
2.高職院校學生教育管理存在的問題
高職院校以培養面向生產一線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為目標,但由于一些教師教育思想有失偏頗,過于重視知識和技術的傳授,而忽視對學生情感和價值觀的引導,對學生的心理健康也不夠重視,導致學生思想上的松動和心理的失衡。另外,很多高職院校對于學生的管理較為寬松,雖然有各種規章制度,但是全憑學生的自覺性而不積極監督落實,規矩形同虛設。對于課堂、考場和宿舍的管理也并不嚴格,對于學生的逃課、作弊、夜不歸宿、校外租房等行為采取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態度,使得學生有機可乘。
3.家庭和社會原因
社會風氣不正、道德水準下降,是造成大學生違紀行為的重要誘因。伴隨著經濟繁榮而滋生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觀念,侵蝕著人生觀、價值觀尚不成熟的大學生,這些污濁不堪的歪風邪氣使原本天真活潑的高職院校學生陷入了思想的泥淖之中,各種自甘墮落的違紀行為也就跟隨而來。除了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家庭環境也是造成高職學生違紀行為的重要因素。其中最為突出的是家長對獨生子女的溺愛,使得這些獨生子女目中無人、自私自利,凡事以自己為中心。另外家庭離異導致家長對孩子疏于管教,在單親家庭成長起來的孩子往往具有自暴自棄、冷漠殘忍的性格,這些學生最容易發生違法亂紀的過激行為。
三、加強高職院校學生違紀教育的措施
1.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高職學生自身素質
高職學校必須重視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調查工作,將對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貫徹于教學的各個環節,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做好德育滲透工作,強化高職院校學生的道德觀念,使之內化為一種自覺的行動。通過各種豐富、生動的社會實踐活動和社團活動,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和奮斗心態,調動起高職學生加強自我修養,提高法律意識的主動性,幫助學生樹立起高尚的人生追求和正確的價值取向,明白人究竟怎樣活著才有意義。
2.高職院校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生教育管理工作
高職院校在管理工作方面,首先要積極向學生落實院系的校規校紀,定期檢查,并鄭重聲明處罰措施,嚴格按照規矩辦事,對違紀學生進行公開、公正的處理,讓全校所有學生都能夠認識到違反紀律的后果。另外,學校要針對受罰學生展開教育工作和跟蹤管理,嚴慈并濟,將學生拉入健康、正常的發展軌道。
3.建立“學校—家庭—社會”聯動的違紀學生教育機制
實現學生和諧的全面的發展,離不開學校、家庭和社會這三個方面的密切聯系和協調一致的配合。高職院校要積極通過信件、電話等方式與家長聯系,告知家長學生的最新動態,與家長聯手做好學生違紀行為的預防和解決工作。同時,高職學校要積極與相關部門配合,揭發檢舉學校周邊的違法犯罪機構,對高職院校周圍的治安環境進行有效的整治,努力為學生塑造一個和諧、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1]張丹竹,王卉,對當前大學生違紀違法行為的透視[J].行政與法,2003(5)
[2]閆超棟,高校學生違紀現象分析與探討[J].教育育人,2005(1)
[3]熊志忠、楊得利,大學生違紀狀況調查[J].當代青年研究,2005(12)
(作者單位: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