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美國產區大豆旱情告急,市場供應偏緊預期升溫的影響,國內豆類價格也節節高升。9月12日,國內豆粕期貨主力合約收于4341元/噸,較前次結算價格上漲2.65%,再次刷新歷史紀錄。此外,黃大豆主力合約9月12日也上漲2.36%,報收于4997元/噸;豆油漲2.4%,收于10238元/噸。
豆類行情走高,對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將產生較大影響。像豆粕漲價,直接導致了養殖成本激增。加之臨近中秋節和國慶節,正是消費的旺季。筆者近日從廣州多家超市以及肉菜市場了解到,豬肉價格半月來漲了2毛-4毛,雞蛋價格一周時間則漲了4毛-1.2元。另外,筆者從好又多超市獲悉,5L裝的大豆油今年以來已經上漲了十幾元。
國內豆粕價8個月漲約六成
美國大豆主產區今年6月份遭遇了半個世紀以來最嚴重的旱災,美國農業部已經在7月、8月份連續兩個月調低大豆產量的預測,豆價隨之進一步飆升。數據顯示,2011/2012年度,整個南美大豆比上一年度共計減產1750萬噸,減產幅度達14%。這使得全球大豆供應處于緊張狀況。美國旱情使這種緊張狀況進一步加劇。截至上周末,美國大豆生長優良率僅為30%,去年同期為60%。
數據顯示,今年1月1日至8月31日,國際市場上玉米、大豆、豆粕分別上漲23%、44%、71%,而國內現貨市場也分別上漲9%、10%、60%。大連期貨市場也分別上漲11%、16%和58%。
然而這種漲價的趨勢延續的可能性仍大。市場人士認為,目前來看并無因素支撐上述農產品價格降溫,國際市場上豆粕價格仍然會漲,國內豆粕現貨價格也仍然會上調?!皣鴥壬a和飼料企業缺少了轉移漲價風險的工具,只有被動承受壓力。到那時,現貨企業為轉移原料漲價風險,可能會把現貨出廠價調得更高?;蛘咭徊糠制髽I停產、壓縮生產,市場供應會進一步減少,現貨價格同樣會漲得更高?!?/p>
肉蛋價格已現漲勢
浙商期貨農產品行業首席分析師徐文杰告訴筆者:“豆粕價格的上漲,暫時來說,導致飼料原料價格上漲,養殖戶沒有利潤。生豬等出現集中出欄,壓低當前現貨價格;而更長期來看,養殖無利潤,后期養殖積極性降低,豬肉價格將長期上升?!?/p>
據了解,豆粕的剛性需求大。作為最主要的蛋白飼料,是畜禽、水產養殖的主要飼料來源,其余品種對豆粕的替代性有限。而眼下,豆粕價格的上漲,也已傳導至豬肉價格。商務部監測數據顯示,自8月以來,豬肉價格已連續3周環比反彈,反彈幅度逐周擴大。其中8月20日至26日,36個大中城市食用農產品價格繼續上漲。其中,豬肉價格比前一周上漲0.8%。
筆者在好又多超市石牌路店看見,精瘦肉價格為15.9元/斤。而在海珠區的一家肉菜市場,瘦肉售價為16元/斤。一位豬肉檔主告訴記者,眼下的豬肉價格比半個月前已經漲了2毛—4毛錢。根據廣州物價網的統計信息顯示,與6月初相比,廣州市場上的豬肉批發價格目前已上漲了0.2元/斤。
而雞蛋價格則漲得更快。上述商務部監測數據顯示,8月20日至26日的雞蛋零售價格比前一周上漲3%,其中北京、上海和廣州價格比前一周分別上漲6.8%、5.9%和2.9%。
筆者從海珠區的百佳超市了解到,雞蛋每斤5.2元,已比上周漲了4毛錢。而在海珠區的肉菜市場,雞蛋價格更比上周漲了1.2元,賣到5.8元/斤。多家檔主告訴筆者,最近一段時間雞蛋價格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漲,雖然進貨成本也在增加,但由于銷量很好,進貨量目前還沒有受到影響。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日前也表示,農牧業下半年不太樂觀。美國大旱將導致全球糧食減產,從而使中國的原料和期貨價格呈上漲趨勢。他認為,原料價格上漲,肉、蛋價格一定會上漲,但短期內可能不會大幅上升。
食用油價格整體上漲
大豆價格上漲也直接影響到食用油價格。我國80%以上的大豆依賴于美國進口,國內大豆價格跟漲也引發食用油生產企業生產成本上升,導致近兩月來,關于食用油生產企業被發改委約談要求平穩價格的消息不絕于耳。
商務部數據顯示,8月20日至26日,花生油價格比前一周上漲0.5%,比3月底上漲8.2%。菜籽油、豆油價格比前一周分別上漲0.3%和0.2%。
在上述好又多超市,5升魯花花生油售價148元,較廣州物價局公布的8月19-25日監測價格再上漲了1.3元。而益海嘉里代理的5升五湖一級大豆油售價48.9元,據超市工作人員介紹,其售價已經從年初的30多元漲到了現在的價格。
中華油脂網分析師金森森告訴筆者:“8月下旬開始,廣州、秦皇島的食用油零售價格每件(4桶5L)上漲5元錢,其他地區也有上漲10元?!?/p>
有媒體統計分析,目前三家食用油業務上市公司西王食品、東凌糧油及金健米業中,今年上半年,中金健米業虧損915萬元,西王食品及東凌糧油分別贏利3912萬元和330萬元。原材料存貨類比得知,上述3家企業均有不同程度的原材料存貨下跌,其中,西王食品原材料本期存貨3724萬元,上期則約為5724萬元,同比減少35%;東凌糧油本期約9.7億元,上期則約為14億元,同比減少31%;金健米業本期約6345萬元,上期則約為1.06億元,同比減少40%。
由于原材料存貨具有穩定未來生產的作用,分析人士認為,食用油原材料存貨的驟減,也從側面反映了原材料短缺,而由于原材料短缺,價格上漲已是必然。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分析師認為,中秋節和國慶節的到來,也將助推食用油價格漲至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