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季里你記起了誰,是當年那個你一直暗戀卻未曾說出口的姑娘,是曾經替你回答問題卻不幸也被提問的哥們兒,還是當時那個因觀點不同而與你爭得面紅耳赤的朋友?當年的年少輕狂是否還在,當年的夢想是否依舊懷揣?幾經波折,當年的情誼可曾存留,昔日的情感可曾依舊?俗話說真金不怕火煉,真情應該經得起磨礪。可以一路走來的不僅僅是伴侶,還有可能是同學,康康、李偉就是其中之一。
康康和李偉都是山東大學生物科學專業的畢業生。在學校期間,二人已經共同創業。喜歡團購的人肯定對團濟南導航比較熟悉,這就是李偉和康康共同創辦的。因此康康說,他們創業的時間比畢業的時間還要早。這兩個典型的80后并沒有按照傳統的畢業就業路程來發展,而是選擇創業。因為團濟南導航發展已經步入成熟階段,操作基本靠程序維護,康康和李偉開辦了濟南九章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談起創業初期,二人是如何起步的?康康說,是從網絡打印開始的。因為生物科學的專業特點,打印實驗報告是一項大工程,因而李偉和康康二人一合計,簡單的網絡打印室便為他們日后創業積累了第一桶金。對于創業的預期,康康說,他們現在的項目一一身邊匯,投資較小,風險可控,可以根據項目的發展情況隨時調整路線。當被問及為什么放棄從事生物科學相關工作而選擇電子網絡作為創業方向時,一直默默傾聽的李偉給出了理由。首先,隨著電子商務的推動和發展,電子網絡發布已經成為流行趨勢。其次,市場的需求,隨著大量產品的上市,能夠足不出戶就掌握自己所在城市每個自己關注的店里的產品,成為消費者的渴望,而身邊匯則恰好滿足了這份需求。再次,可以在身邊匯的發展過程中發現新的機會。這個大方向是一定的,但是在前進的過程中會不斷迸發出新的商機。最后,也是康康剛才提到的,這個項目風險可控,而且因為他們團濟南導航的基礎掌握了這部分資源。
訪談過程中,明顯可以看出他們二人性格迥異。康康比較外向,用他自己的話說,自己思維是發散性的,比較寬泛;李偉則是具象性思維,很有邏輯性,考慮問題比較深層。而這樣互補的性格恰好適合全面思考,做出更適合公司發展的決策。當被問及兩人并不像是大家慣性思維中的好哥們兒、好兄弟時,他們笑了,而且觀點一致:客觀、冷靜,不講江湖義氣,這就是他們能夠一起創業的原因。這也是一種極致吧,因為共同的目標、共同的理想,他們理性而謹慎,年輕卻不張狂,用深厚的友誼積淀奮斗的力量,用睿智的目光聚焦當前商場。
有一種友誼叫君子之交淡如水,這分如水淡交詮釋的是一種睿智,一分理性。秉承這些品質,愿他們創業路上再創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