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底白字的2012中國IT財富(CEO)年會和中國信息主管(CIO)年會“中國IT兩會”道旗掛滿成都南北走向的交通大動脈天府大道兩側;紅藍兩色的背景板象征著紅海、藍海快速變化與交織的IT產業,惟有產業融合與創新方可拼出一片新天地。
八場主題演講、兩場高峰對話、三場高峰分論壇,圍繞“融合、創新”,才能“凝聚中國經濟發展的科技驅動力”。
政策利導產業融合
最近流行的一本書《第三次工業革命》中提到,智能制造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標志。智能制造實質上就是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各領域技術的深度融合與應用。
有預測顯示,2012年全球IT投資規模將達到8.89萬億美元,同比增長4.4%,IT行業將維持較高景氣度,并成為其他行業業務增長的主要驅動力。為此剛剛結束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四化”同步發展,兩化深度融合的戰略部署。“十八大”報告中明確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納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之一,并明確提出“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
工業和信息化部軟件服務業司司長陳偉在2012中國IT兩會上表示:“發展和提升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對于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創新型國家,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提高國家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和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此外,陳司長還指出,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移動互聯網和智慧城市這些當前最熱的概念和技術,透射出的是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發展趨勢和良好前景。
客戶體驗推動創新
對于今后IT產業的發展趨勢,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軟件研究室主任陳新河提出, 2013年智能終端、平板電腦將繼續蠶食PC,多種因素促使IT產品大戰愈演愈烈、生態競爭驟然加速。硬件基礎方面,集成電路工藝已經到達28納米,等到下一個工藝節點成熟,需要幾年的時間;軟件應用方面,智能終端已經進入平臺期,各軟件平臺將進入精耕細作階段,生態系統的競爭將從應用向數字內容擴展,以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應用體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應用軟件、智能電視、體感終端的新機遇難得,稍縱即逝。
這與東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兼CTO、CKO張霞的觀點不謀而合。張霞表示,過去客戶更關注操作系統,以及應用軟件如何幫他們獲得更高效的業務流程,現在客戶談的更多的是業務體驗。
在這樣的背景下,技術與商業模式的創新,共同驅動IT產業新一輪的變化。
物聯網、移動互聯網、大數據的興起,提高了IT的集成化程度和終端運用的復雜程度。軟件的創新應用和組織模式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創新模式轉向開放式,商業模式轉向以服務為核心,開發和技術模式轉向動態滿足用戶的需求和提升客戶體驗,技術和商業模式爆發了強大的創新推動力。
20年前,IT從業者無法設想100億級以上的設備規模,也無法想象社交網絡的應用從根本上改變了人和人之間交流和協作的模式,而正是由于智能移動設備的普及、社交網絡的發展以及物聯網技術的推動,數據正在以每年50%以上的速度迅速增長。物聯網、大數據已經成為云計算落地的最主要驅動力之一。
放眼全球IT產業環境,IT產品的競爭已經開始演變為生態體系的競爭。以移動互聯網領域為例,蘋果、谷歌和微軟以iOS、安卓和Windows Phone移動操作系統,構建起“軟件+硬件+服務”的垂直整合的一體化的生態體系。這種競爭正在進一步延伸到智能電視、車載信息系統和云計算等領域,其影響將會十分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