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河北司機的微博成了網絡焦點。這位司機說自己因身體不適在高速公路服務區睡了一覺,第二天下高速時,本來只需40元的高速費竟變成了385元。工作人員說,多出來的部分是“超時費”。該微博迅速引發網友熱議,高速公路還有“超時費”,這個費用合理嗎?
法
無論《道路交通安全法》還是《收費公路管理條例》,有關高速公路的多個法律法規中,并沒有收取高速公路超時費的明文規定。相反,《收費公路管理條例》第35條明確規定,收費公路經營管理者“不得擅自提高車輛通行費收費標準”、“不得在車輛通行費收費標準之外加收或者代收任何其他費用”、“不得強行收取或者以其他不正當手段按車輛收取某一期間的車輛通行費”。
《收費公路管理條例》第27條規定,收費單位有告知義務,但高速路管理方沒有在高速路入口、收費口或者收費卡等地方做醒目提示,司機的知情權沒有得到保障。在司機并不了解這個規定的情況下,收取超時費并不妥當。
超時費并非單純的收費,而更像是一種罰款,這種罰款于法無據,于理不合,不管有多少省份出臺此政策,它依然是一種不合法的“土政策”,依然是侵犯民眾權益的霸王條款。
——《法制日報》
結論:于法無據
我國憲法規定,法律、行政法規已經作出規定的,地方性法規不能與之相違背。
《河北省收費公路貨運車輛記重收費等有關問題的通知》等地方文件與上級法規嚴重沖突,明顯違背《憲法》和《立法法》。
理
服務區的主要功能是為駕駛員提供休息、餐飲等服務,以防止疲勞駕駛,怎么就“睡”出個“超時費”來?
你說下高速時可以向收費處工作人員解釋,“車主只要保留好服務區住宿的發票或其他證明(服務區的消費憑證),收費站工作人員不會跟駕駛人多收費用”。
且不說停在收費站窗口費力“解釋”影響“高速公路的使用效率”,就說睡在自己車上哪來憑證?不就是想要饑餓、疲勞的司機在服務區食宿消費嗎?可是很多司機怕在這壟斷或半壟斷的場所消費,消費不起啊。
——《錢江晚報》
一面制定強制性處罰條款,一面指定固定的休息飲食場所,這樣的規定,難免讓人懷疑“打擊換卡逃費”的理由。
結論:于理不公
按照交通法規規定,駕駛員長時間駕駛必須按時休息,于是要么面對服務區賓館高昂的住宿費。要么繳納高額的“超時費”。為了經濟考慮,尤其是對于跑長途運輸的大貨車司機來說,為了運輸節約成本,唯一的辦法就是選擇長時間地疲勞駕駛,而疲勞駕駛將嚴重威脅道路安全。
權
從行政職權來看,《收費公路管理條例》并沒有授權高速公路方面收取所謂的“超時費”。
收取“超時費”,依據的是高速公路內部的自行規定,這是高速公路經營者逃避法定義務、減免自身責任、限制消費者權利而制定的“霸王條款”,依據合同法的規定,這樣的“霸王條款”應當無效。當然,更重要的是,有關行政主管部門更應當及時調查處理,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
——《檢察日報》
責
各地公路管理部門的意思是,收費是防止“換卡逃費”現象。但是這種一刀切式的懶政,其執法針對性和精準度都很低,極易誤傷那些只是因中途休息而超時的守法司機。
——《華西都市報》
盡管高速公路上部分貨運司機會為了節約成本換卡逃費,但可以利用技術手段進行甄別并依法嚴加查處,完全不必搞“一刀切”。高速公路管理部門懷疑并主張司機有錯,就必須承擔舉證的義務,而不是把義務推給司機。
對于防止“換卡逃費”的解釋,網友們大多表示懷疑,一位網友提出:“現在上高速時車子都是拍照領卡,下高速也會查車號吧?‘換卡’的情況,仔細點兒查就行了嘛!”
結論:懶政卸責
不論收費還是罰款,必須有嚴格的甄別體系;必須能夠懲處違規逃費的司機,又不誤傷無辜。在科技如此發達的今天,技術已經不是問題,思想才是關鍵。
主持人:
無論透過法、理、權、責,我們都找不到“超時費”的正當性。不少言論在探討“超時費”時都用了“退一萬步講”的方式證明了“超時費”的不合理、不合法。但在廣大車主、司機的正當權利面前,憑什么要退一萬步?在筆者看來,維護合法權益一步都不能退!用自己的合法權益與違法違規的地方“土政策”妥協,傷害的不僅是公眾的,更是國法的尊嚴。
國務院頒布的《收費公路管理條例》第37條規定“收費公路的收費期限屆滿,必須終止收費”,但實際情況是不少高速公路仍在違法“超時收費”。這才是應該退還給廣大車主、司機們的“超時費”。